重温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推动宁德“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新网福建新闻2月18日电 (记者 吕巧琴 叶茂)“今天的座谈会,主要目的是回顾过去5年全市脱贫攻坚历程,对总书记视频连线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再学习、再领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宁德各项事业特别是‘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宁德市委书记郭锡文18日表示。

图为座谈会现场。叶茂 摄
2016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通过视频,同宁德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村民交流。在视频里,习近平向乡亲们问好,叮嘱他们保护好绿水青山,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路子。
当天,宁德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福鼎赤溪村重要讲话精神5周年座谈会召开。座谈会上,福鼎市委书记包江苏、参加视频连线的代表、各领域扶贫代表等,一同重温连线赤溪村视频,回顾5年来的发展变化,畅谈感悟、交流体会。
“回想5年前的2月19日,倍感激动,倍感鼓舞,倍感幸福!”参加视频连线的代表、闽东日报社原总编辑王绍据表示,5年前的这场具有特别意义的视频连线,不仅轰动了福鼎和宁德,而且影响到全省和全国。尤其是激励着赤溪村人民群众更加艰苦奋斗,顽强拼搏。
1984年6月间,一封《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来信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反映了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22户畲民贫困的生活状况。由此,贫困地区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官方启动全国规模的扶贫工作,赤溪村也被誉为“中国扶贫第一村”。
1995年5月,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22户畲民成为福建省第一批“造福工程”实施对象,整村迁到赤溪村中心地带,住进了砖混结构两层新楼房。此后的20年,12个自然村350多户畲民陆续迁至赤溪行政村所在地,搬入宽敞明亮的新居。
历经“输血”式帮扶、“换血”式扶贫和“造血”式发展,赤溪村闯出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新路子。数据显示,2020年赤溪村集体经济收入215.18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0127元。
“赤溪村已经迈向乡村振兴的广阔大道。”赤溪村党总支书记杜家住表示,将在旅游扶贫、脱贫攻坚的基础上,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争做闽东特色乡村振兴的典范。
以赤溪为示范,福鼎市以乡村振兴PPP项目为抓手,坚持“抓两头、带中间”,重点推进2个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24个重点示范村以及21个产业薄弱村建设,加大培育“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一批不同类型的典型示范。
福鼎市委书记包江苏表示,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和期望,探索创新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赤溪经验”;实施好乡村振兴PPP项目,以产业兴旺为主攻点,开发乡村旅游、福鼎白茶、海洋渔业等特色产业的新业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赤溪村的发展变化,是宁德市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宁德市市长梁伟新表示,我们总的脱贫工作靠的就是“精准”二字,靠的就是大力弘扬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倡导并践行“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
在过去的五年,宁德市实现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453个贫困村全部摘帽,7.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退出,彻底撕掉了绝对贫困的标签,全市人民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同步迈进小康社会。
在过去的五年,宁德市探索推行金融扶贫、科技扶贫、龙头带动、造福搬迁等十种扶贫模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8+1”特色产业,组织开展“一户一增收”产业扶贫行动,走出了一条具有宁德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
在过去的五年,宁德市全力补齐群众收入短板的同时,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农村公路1626公里,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结点、建制村为网点的交通网络初步成型,进一步打通了乡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在过去的五年,宁德市共有2090名驻村第一书记、蹲点干部和1000多名科技特派员驻扎在脱贫攻坚一线,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引导贫困群众破除“等靠要”思想,不断增强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郭锡文表示,面向未来,全市上下要持续奋斗、苦干实干,顺势而为、乘胜而进,着力在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中,不断开创我市“三农”工作的新局面,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完)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重温总书记重要讲话精
中新网福建新闻2月18日电 (记者 吕巧琴 叶茂)今天的座谈会,主要 [详细内容]
- · 重温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推动宁德“三农”
- · 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你知道多少呢?
- · 王绍据:三十六年践初心 殚精竭虑为扶贫
- · 中共中央 国务院2021年农村工作1号文件
- · 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 首任局长王正谱亮
- · 乡土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元宵节快乐吉祥
- · 热烈祝贺王绍据宗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
- · 湖南省王船山专业委员会开展新春走访活动
- · 平平无奇的王氏家族,不仅出了书圣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