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据:三十六年践初心 殚精竭虑为扶贫
从敢于呼吁扶贫的记者,到锲而不舍的扶贫参与者,甚至退休后还坚持投入脱贫攻坚,36年来,王绍据初心不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王绍据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他淡然地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无数人为之付出努力、留下汗水甚至献出生命的,我只是这浩瀚大海里一朵小小的浪花,代表他们走上领奖台。”

感激与感知——
他身体力行扶贫、著书立说攻坚
“这次获评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有61位已经不在世了,所以说,扶贫工作不是‘唱唱歌、敲敲鼓’就能做到的,它犹如一个战场。相比那些日夜奋战在扶贫战线上、默默无闻地为贫困群众操劳的同志们,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王绍据坦诚地说。
回想起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与福鼎赤溪村干部群众代表视频连线时的谆谆教导,王绍据仍倍感激动:“总书记嘱咐我要‘帮助大家总结宁德的扶贫经验,为下一步全国全面摆脱贫困、建成小康,发挥余热’,这5年来,我铭记在心,毫不懈怠,没有辜负他对我的殷切期望!”
在视频连线的当晚,王绍据就开始思考:怎么总结赤溪这30年来的扶贫经验?在春寒料峭的深夜里,他不顾腰椎间盘突出的剧烈疼痛,开始奋笔疾书,用整整28个昼夜,撰写出一部10万多字的《赤溪——中国扶贫第一村纪实》,从“输血”就地帮扶,“换血”异地搬迁,到“造血”产业致富这三个历程的变化,总结出“中国扶贫第一村”7个方面的经验。
很快,该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至全国。此书后来被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国家图书馆联合评为第三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教材。紧接着,王绍据受宁德市政协文史委的委托,又主编了40多万字的《滴水˙筑梦》一书,这本书更加全面地总结了脱贫攻坚的“宁德模式” 和成功经验,出版发行。
近期,又一本由王绍据主笔的扶贫专著《下党在向上》即将出版。这是他在2018年的早春冒着-2℃的严寒来到下党,住村深入采访撰写而成的13万字新书。“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三进下党调研指导扶贫工作,留下了‘异常艰苦、异常难忘’的下党印象。30年来,下党的变化非常巨大,它的脱贫经验同样值得总结推广。”王绍据激动地说。
为了探讨怎样使“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2016年10月,王绍据自费前往位于浙江杭州的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考察调研,认真总结当地发展林下经济,以及林产权抵押贷款、碳汇交易等扶贫经验,采写了《叶子变票子,鼓起钱袋子》的调查报告,被《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为全国的生态扶贫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除了著书,王绍据还不遗余力传授宁德的扶贫模式和经验,为全国各地来宁德学习取经的各种培训班、研修班开讲座192场次,听众(含视频收看)达55万多人次。他还不顾古稀高龄,远赴宁夏、陕西、内蒙、贵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传播精准扶贫经验。“在‘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指引下,宁德这些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做到了脱贫、致富。我们能做到的,相信这些深度贫困地区也能做到!”王绍据坚定表示。
2020年11月23日,随着贵州省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宣告完成。“这是历史性的一刻,是人类伟大的创举!能够为全国的脱贫攻坚添砖添瓦、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我感到这是人生的自豪!”王绍据颇为欣喜地告诉记者。

尽心与尽力——
他退而不休发力、锲而不舍奋斗
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里,宁德在脱贫攻坚和高质量发展上,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创造了“宁德速度”,体现了“宁德温度”,收获了“宁德热度”。“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王绍据说,当前,宁德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我虽然快75岁了,但我感到还有使不完的劲,我还要继续当好不断进取的‘拓荒牛’,乐为埋头犁地的‘老黄牛’,甘做服务人民的‘孺子牛’。”
如何把闽东乡村振兴这一战略落到实处?是王绍据正在思考的课题。他认为,人是最关键的。“现在很多乡村,特别是边远地方的村庄,几乎成了‘空壳村’,人都在外地或城镇不回来,怎么振兴,振兴给谁?”王绍据感慨地说,要把乡村建设好,先需把人引回来,振兴乡村才有意义。
更重要的一点,是乡村要有领头人。“派驻第一书记是脱贫攻坚的一项重大举措,但我觉得这不是长久的办法,应该有土生土长的支部书记成长起来,由他们带领全村的群众巩固好脱贫成果。”王绍据深有体会地说,一个村能不能振兴好,关键在领头人,也就是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先培养当地的领头人,管理好一个村,让他们去发掘、发现、引进一批能人,这样我们乡村振兴就大有希望。”
为了脱贫攻坚、为了乡村振兴,年逾古稀的王绍据始终奔波在路上。很多人问他:“为什么你退休之后却越来越忙?”家里人、老朋友、老同事有时也不理解,说你生活上儿孙满堂,连孙子都考上公务员了,工作上什么荣誉都获得了,还这么拼搏、这么劳累,在图什么?可王绍据心里有数:“唯图有生之年,能为人民、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这才是晚年的幸福之事”。
对于自己的“退而不休”,王绍据说,年满60岁,行政职务必须有退休之日;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却永远没有退休之时。而今拥有48年党龄的王绍据告诉记者,人不管活到多少岁,从概念上说仅是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已经过去了,谁都没有办法挽回;而明天还是个未知数;只有活在当下,把握好每一个今天。“人生的长度我们没办法掌控,但人生的宽度、人生的浓度、人生的厚度,完全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尤其像我这样上了70多岁的人,距离终点站越近,越显得生命的宝贵,越显得使命的重要,就越要抓住每一个今天,为人民多做一些好事,这就是我不变的初心。”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王绍据:三十六年践初
从敢于呼吁扶贫的记者,到锲而不舍的扶贫参与者,甚至退休后还坚持投 [详细内容]
- · 王绍据:三十六年践初心 殚精竭虑为扶贫
- · 中共中央 国务院2021年农村工作1号文件
- · 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 首任局长王正谱亮
- · 乡土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元宵节快乐吉祥
- · 热烈祝贺王绍据宗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
- · 湖南省王船山专业委员会开展新春走访活动
- · 平平无奇的王氏家族,不仅出了书圣王羲之,
- · 探究琅玡王氏的盛衰
- · 黄陂长堰王氏宗族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