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祥教授:打新冠疫苗前,别忘了先接种“三理疫苗”

中国新冠疫苗的正式上市,为全球战胜疫情注入信心。如何科学认识、安全接种疫苗,最大限度的提升人类抵御新冠病毒的能力,亦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接种新冠疫苗,在先期要明确“优先特定接种人群”,更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用好新冠疫苗,其中对不适宜接种者,理清把握好“四高”要点:
一是高危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精神疾病史患者、患免疫缺陷或免疫紊乱的人群;
二是高危因素——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或对新冠疫苗已知成分过敏的人员;
三是高危病症——有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患有惊厥、癫痫、脑病等人员、恶性肿瘤患者;
四是高危时段——正处在发热、感染等疾病急性期的患者。
人类在与形形色色的病毒斗争中,形成了抵御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我们称其为免疫力。当我们认识接种新冠疫苗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重要举措时,切不可忽略生理、心理、伦理,这“三理”人体生存之本,否则即使接种了新冠疫苗而忽视了生存的基础,人们仍难以最终赢得这百年未遇新冠大疫的胜利。
如何栽种生理健康疫苗——把握好机体器官的生物功能、免疫机能、生活技能,这“三能”可谓是栽种生理健康疫苗,藉以维系人体这一有机体生命活动的“根苗”。笔者在《免疫力就是好医生》一书中倡导良好的免疫力是人类化腐朽为神奇的正能量,可以通过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积极地心态和充足的睡眠这“四大”健康基石来获取。
如何栽种心理健康疫苗——把握好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这“三程”可谓是栽种心理健康疫苗,藉以维系人体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的“心苗”。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当人产生了负面情绪时,七成以上的人就会以攻击自己的身体器官的方式消化这些情绪,“既来之则安之”的正确心态是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播下心理健康疫苗种子的土壤。
如何栽种伦理健康疫苗——把握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准则中体现天理、地理、人理道德准则,这“三理”可谓是栽种伦理健康疫苗,藉以维系人伦道德之理的“仁苗”。我们应该推崇“从我做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爱无疆”的社会风尚,在病毒传播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上做足功课。让我们撒下伦理健康疫苗种子的养料,构筑起抵御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防护林。
新冠疫苗接种之际,重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一典故,告诫世人任何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复存在了,呼吁接种新冠疫苗勿忘栽种“三理”疫苗——生理健康疫苗、心理健康疫苗、伦理健康疫苗。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安溪县华美中山宗亲拜
四月二十二日上午,泉州市华美中山的均德公裔孙王朝明等29位 [详细内容]
- · 安溪县华美中山宗亲拜谒桑梓坑王氏家庙
- · 王蒙谈“如何区分君子与小人”
- · 一大代表王尽美如何做群众工作
- · 启功:这是我摸索的土办法,比向王羲之、颜
- · 记江西万载开国中将王宗槐改名趣事
- · 疫苗不是百分之百有效 就不值得打了?
- · 佛系诗人王维,竟靠弹琵琶上位?
- · 王军宝·王羲之诞生地“琅邪”辨异
- · 王氏宗谱修编凡例,仅供王家人参考!
- · 广西柳州市融水县水东王氏举行清明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