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拟颁道德模范好媳妇奖·海南省儋州市王英

2020-11-12 17:29:24来源:世界王氏网

打印 字号: T|T

孝老敬亲   扶弱帮困

——记好军嫂、好女儿王英二三事

     王英,女,黎族,1964年8月出生于海南省儋州市排浦墟。曾任儋州市自来水公司妇女主任,现任儋州市三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儋州市旗袍协会副会长。王英曾经是一名光荣的军嫂,不管是在工作、生活中,她都一直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家人,感恩社会,孝老敬亲,扶弱帮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华传统美德。
一、全力支持丈夫工作,无怨无悔。1987年王英和丈夫走进婚姻殿堂,军嫂生涯将近十年。虽然嫁给军人就意味着奉献和付出,但王英独立自强,乐观向上,为支持丈夫对国防事业的执着追求,用柔肩挑起家庭重担,结婚后长期两地分居,王英独自撑起家庭的责任,悉心照顾孩子和双方的老人,全心全意支持丈夫的工作,把辛苦默默地埋在心里,无怨无悔,为了支持丈夫的的工作 她还经常利用休假的机会,到部队看望慰问官兵,为官兵带去军嫂的祝福,使部队官兵加深了把驻地当作第二故乡的感情。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让丈夫没有后顾之忧,全身投入连队建设,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多次被评为优秀基层主官,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
二、用爱传递良好家风家教,相知相守。夫妻二人相识相知相守三十余年,一起承受过逆境中的风雨,也一起收获过生活中的甜蜜,育有一女儿。丈夫是中共党员,又是单位业务骨干,自己的工作也很多,即使各自工作很忙,但他们重视家风建设,坚持对孩子的教育不缺席、不松懈。两人经常通过用英雄事迹,传统美德,典型案例教育小孩。在生活中,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努力以身作则、用言传身教教会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说军婚不易,在部队时由于军人的特殊性,家庭聚少离多、孩子见爸爸的日子屈指可数,但夫妻俩常常教育孩子“有国才有家”,爸爸守卫国家的大爱,泽被千家万户,同时也包含我们的小家。孩子从小树立尊崇军人、巩固国防的意识,孩子为爸爸的职业感到骄傲,孩子小小年纪就能体谅爸爸“舍小家为大家”的付出,孩子对生活在和平年代充满感恩之心。由于家风的传承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逐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三、传承中华优良传统美德,孝老敬亲。王英与丈夫结婚30多年来,无微不至,悉心照顾双方父母及养父母6位老人,让他们都度过幸福的晚年。2017年,本来多病的父亲因车祸瘫痪,丧失了自理能力,全家人都悲痛不已,为了照顾好父亲,王英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饮食起居、洗澡、擦背,为了排遣父亲的孤独感,一有时间,王英就坐在父亲房间陪伴他,帮父亲翻身、按摩,偶尔还推着轮椅带父亲出门和乡亲们聊聊天,缓解一下父亲的心情,尽管劳累却毫无怨言。王英就是这样,像母亲照顾小孩,悉心照顾着瘫痪在床的老父亲,直到两年后父亲去逝。“他们老了,这个时候最需要我们。”在王英眼里,服侍老人是儿女应尽的责任,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情诠释了“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

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扶弱帮困。王英是个助人为乐,热心公益的热心人。她虽然不富裕,但总是急别人所急,尽量去帮助别人。儋州王氏宗亲投股购置商铺设立三槐会馆,她不但积极参与投股5万元;而且还积极发动身边的人投股、入会。面对需要帮助的人,她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2019年1月她积极为因重病困难的叶海娥筹集捐款5万多元,自己还带头捐款3000元,为叶海娥解决燃眉之急。2020年9月,儋州市排浦镇大学生王二柳患肝硬化,因家庭贫困无钱治疗,王英得知后,积极奔走,为她筹集捐款8万多元,她自己捐款300元,帮助王二柳与病魔作斗争,让她尽快走出困境。多年来,她经常帮助别人,王英就是这种“心软的人”,对别人的困苦她能感同身受,看到别人有困难,她总会想办法去帮助一把。她说,给别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已;她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王英不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海南省儋州三槐文化研究会
                           2020年11月10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