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拟颁文化传承特别奖·德化县王审知研究会

2020-11-03 12:02:19来源:世界王氏网

打印 字号: T|T
德化县王审知研究会
关于申请世王会“文化传承特别奖”的报告
 德王[2020]8号
 
第十五届世王会组委会:
      德化县王审知研究会自2014年成立以来,确立宗旨:发掘、整理和传播“开闽三王”文化,弘扬“开闽三王”精神,以血缘亲情促进海峡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为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设现代化绿色瓷都而努力奋斗。
      一、 创建德化王氏庙宇
      历经六年时间,筹集数百万资金,寻找到德化城东九钟林山地,建起占地1100平方米的三殿式德化三王庙,兼王氏宗祠、观音信仰、闽王祭祀为一体,按照闽国时期“皇宫起”格式,用榫卯结构建起,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影响,为全县王氏建立起精神家园,为海外王氏宗亲寻根谒祖提供了庄严的祭祀场所,形成了全县王氏同根共祖的团结和谐氛围。
      二、 征集百本王氏族谱
      历经多年努力,《龟洋王氏族谱》《东熙王氏族谱》《绍卿王氏族谱》《寺内王氏族谱》《继述王氏族谱》《白潭王氏族谱》《八逞王氏族谱》《仙华王氏族谱》《夏甸王氏族谱》《杨梅云溪王氏族谱》《闽清王氏族谱》《雁塔分支德化南溪王氏族谱》《湖洋余福堂王氏族谱》《祥光王氏族谱》《秀林口王姓族谱》等近百本清代、民国王氏族谱,完成扫描建档,为海内外王氏寻根谒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三、 理清德化王氏源流
      德化王氏支派达四十多支,历来源流难以识别,开支入德,久远的已达千年,数百年有许多支派,但由于历代兵燹以及社会动荡,加上文革浩劫,许多族谱遭水火之灾,荡然无存。德化王审知研究会自组建以来,到处搜罗资料文献,历经十来年的探访,基本上将各个支派的源头梳理清楚。德化王氏主要来源于“开闽三王”,比例约为90%;“临川王氏”有四个支派,都是由江西“洪武拨军”泉州卫而屯垦德化的;“北平王”王处直后裔是明代到德化任职后迁居的。
      四、 出版王氏宗祠专志
      深入德化王氏居住的村落,调查王氏宗祠,组织编写20座有代表性的祖厝,将其历史源流、建设年代、宗祠坐向、历史名人、开支去向等等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在《泉州王氏百家祠》一书出版,反响很好。宗祠文化,是一种庄严、理性何温柔敦厚之美。透过庄严神龛,透过一砖一瓦,感受历史风云、世事沧桑的无穷变幻。宗祠是一座丰碑,承载了昔日的辉煌与苦难,启迪心智,教化人生。
       五、 开展海峡两岸交流
       德化迁居台湾的姓氏众多,特别是在南明时期,地名中“德化里”“德化社”可以看出当初德化迁居人员的集聚地带,但许多至今失联。从已经寻亲成功的三班郑氏、南埕陈氏,开支台湾超过十代,每一个开基至今有数百人至千人不等,以此推算,台湾至今应有五至十万人的德化人。近年来,王审知研究会积极组织人员往台对接,两岸交流实现常态化。2019年6月2日,德化三王庙举办“海峡两岸朝天三圣文化节”,台湾派人参加的近百人。通过交流,台湾人了解到晋江水其实就是德化水输送金门;德化制瓷技艺早在明末清初就已经传播到台湾,从而形成了今天的台湾瓷都莺歌;德化进士王必昌叙写了“十八世纪台湾百科全书”。
      六、 普查闽王文化史迹
      王审知研究会组织专家学者,依托民俗专家张英主先生,深入德化县十八个乡镇的村居角落,调查所供奉的闽王“大使公”神像寺庙宫观达120多座,将供奉地点、神像位置、祭祀时间、建设年代等等,基本普查清楚,编入《德化寺庙大观》一书,备受社会关注。德化县委统战部将“大使公”祭祀列入德化几大宗教仪式之一。
      七、发行王氏文化刊物
      近年来,德化县王审知研究会出版《德化王氏志》1500本、《世界王氏——世界瓷都德化专刊》(总第13期)3000本、《泉州王氏百家祠——德化部分》1000本,编辑《德化王氏通讯》第1期100本,组织专家撰写德化王氏历史文化文章上百篇数十万字,搜集王氏相关图片,发掘王氏陶瓷文化踪迹,极大的提升了世界瓷都王氏的对外影响力,堪称一次文化盛宴。
      综上,德化县王审知研究会自成立以来,确实发挥了研究会的文化实力,团结了宗亲,扩大了影响,增强了交流。现特向第十五届世王会组委会提出申请“文化传承特别奖”,请予以审核。
 
 德化县王审知研究会
2020年10月30日
  
       《德化王氏志》 德化王氏通讯》
        世界王氏——瓷都德化王氏专刊 《德化王氏宗祠》20座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最新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