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宗教在中国:世界三大宗教,是如何在中国“面目全非”的?

一、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已经十分漫长,已经完全改造成为中国风格的宗教,中国化程度极深,中国人无论信奉与否,其思想观念中都有佛教的影响。故我们可以直接考察佛教关于神的观念在中国的变化。
在中国的两汉三国时期,佛教刚传入中国,此时的佛教只能作为道术的-种而存在,在当时的中国人心中,佛教等于与道家的方术。这一问题可以汤用彤先生的研究:“ 汉代佛教,历史材料甚少,极为难言。但余极信佛教在汉代不过为道术之一。华人视之,其威仪义理或有殊异,
但论其性质,则视之与黄老固属一类也。”。在士人的心目当中,佛教中的佛与中国传统神话体系中的神仙地位是一样的。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佛祖、菩萨并非是至高无上的。而且我们需要注意,在中国化过程中,佛教的神灵形象也按照中国人的审美进行了改造,例如观音的形象,在佛教经典中为男子形象,在中国却逐步演化为女子形象。

观音形象在中国的转变
《西游记》的神仙体系代表了中国人传统神仙世界的观念,在其构建之中,佛教的各种领袖完美的融入于中国的神仙体系,佛祖被认为是五方五老之一,仅是一-方天尊。佛祖释迦摩尼并非最高级别的三清,甚至并非次一等级的四御,而是西方如来佛祖、南海观世音菩萨、东方崇恩圣帝、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并列为五方五老之- -。佛教最高的佛祖被成功的融入了中国的神话体系,这是中国人对于外来佛教观念的改造与认识。

五方五老
二、伊斯兰教在的中国的改造
伊斯兰教在成立之时便开始向中国传播,在唐朝时期,通过唐朝与中亚交往的使节,商业往来中的商人、军事战争产生的战俘与军士来往,伊斯兰教便已经进入中国。伊斯兰教属于- -神教,真主安拉是神的唯- -使者,
《古兰经》明确规定“除真主外,你们不要祈祷别的任何神灵,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除他的本体外,万物都要毁灭。”这一点在阿拉伯教权与王权相统一的环境下很好解决,但在中国皇权与教权分离的情况下,穆斯林为了适应生存,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穆罕默德壁画
在中国的穆斯林出现了“二元忠诚”,穆斯林群体引用古兰经中“我必定在大地上设置-一个代理人”的经义,转为强调皇帝身份的特殊性。他们的落脚点仍然在于把真主安拉放在最高的地位,但也把皇帝加入他们的信仰体系。他们力图做到把真主放到最高地位,但现实的压迫使他们对于神的观念有了一点妥协。但这无疑为他们赢得了宽松的政治发展环境。
随着穆斯林群体在中国社会的壮大,他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以及提升社会阶级。他们也积极投身于科举考试当中,他们学习儒家经典,接受儒家经典浸染愈来愈深,便把儒家思想也援引到自己的经书当中。穆斯林中的一-些大学者,往往是“伊儒兼通”,甚至对于中国古代社会主要宗教佛教、道教也很熟悉。他们在翻译伊斯兰教的经典时,往往也借鉴了儒家思想,即所谓“既通天方之典,复通中国之经,融会贯通著为书以阐其教。”

中国建筑风格的西安大清真寺
而穆斯林取名的变化,也可以显示伊斯兰教的中国化。-直到元朝,外来的穆斯林都保持其原来的命名习惯,只有名没有姓。而且在明朝以前,他们的名字大多不改汉名。只有少数汉化极深的人才会给自己加汉姓、改汉名,这点我们可以观察《元史》中所谓色目人(- 般为穆斯林)的名字,如“保巴”、 “阿老瓦”等。明建国以后,-方面朱元璋以种族革命下诏,禁止蒙.古色目的生活习俗与文化习惯,另-方面中国穆斯林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穆斯林加汉名、改汉姓的现象实际成为一种潮流,而且穆斯林接受了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例如回族穆斯林同胞就接受了同宗同辈的人用-一个固定的字来命名的传统。- 些回族大姓之中,也兴起了修族谱、家谱的做法。
| 三.基督教传教形式的改变
基督教明末随着西学东渐便已经传入中国。在基督教的信仰体系当中,上帝 崇拜是基督教信仰的重要特征。基督教的十诫中说:“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

晚明传教士图
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遇到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中国人对于祖先和鬼神的崇拜。中国的传统观念与传统典籍之中,有许多关于“帝”、“上帝”、“天帝”之类的观念,明末的传教士便这些概念附会到基督教的上帝身上,但他们对于中国人祭祀祖先这- -行为是持不满态度的,利玛窦等传教士对于这一做法持默认态度,这引起了基督教内部的教俗之争,在1704年, 即康熙43年,罗马教皇格勒门十一向中国发出敕令,禁止教徒祭祀祖先。这无疑弓发康熙皇帝的反感,对于基督教已经开始限制。
康熙年间,诸皇子争储位是大家所熟悉的事情,而对于基督教传教士致命的的是,他们支持的雍正的对手八阿哥党,为雍正禁教埋下了祸根。雍正禁教的导火索源于福建官员的-封奏折,奏折称基督教徒私建教堂、聚众集会、男女混杂、有伤风化。这使本来就对基督教有成见的雍正帝更为不满,他敏感的意识到基督教的传播将危害他对臣民的思想控制,便实行严格的禁教政策。基督教很快在中国就销声匿迹。
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遇到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中国人对于祖先和鬼神的崇拜。中国的传统观念与传统典籍之中,有许多关于“帝”、“上帝”、“天帝”之类的观念,明末的传教士便这些概念附会到基督教的上帝身上,但他们对于中国人祭祀祖先这- -行为是持不满态度的,利玛窦等传教士对于这一做法持默认态度,这引起了基督教内部的教俗之争,在1704年, 即康熙43年,罗马教皇格勒门十一向中国发出敕令,禁止教徒祭祀祖先。这无疑弓发康熙皇帝的反感,对于基督教已经开始限制。
康熙年间,诸皇子争储位是大家所熟悉的事情,而对于基督教传教士致命的的是,他们支持的雍正的对手八阿哥党,为雍正禁教埋下了祸根。雍正禁教的导火索源于福建官员的-封奏折,奏折称基督教徒私建教堂、聚众集会、男女混杂、有伤风化。这使本来就对基督教有成见的雍正帝更为不满,他敏感的意识到基督教的传播将危害他对臣民的思想控制,便实行严格的禁教政策。基督教很快在中国就销声匿迹。
基督教正式传入中国是随着晚晴洋人的枪炮进来的,这-问题依然困扰着基督教的传教士。但基督教想要在中国获得更大的发展,基督教自身还是做出了做大的让步,晚清著名的传教士李提摩太在传教的过程中,也主动宣称中国人祭祀祖先既不是迷信活动,也不是偶像崇拜,而仅仅是一种孝敬亲人的表现,要求传教士不要干预,要尊重中国人的这种传统。现今的基督教在华传播,基本遵循这种态度。

李提摩太(后左二)与当时中国的翰林学士
|文史君说:
我们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宗教自由、各宗教平等的国家。世界三大宗教在我们广袤的土地上都有无数的信徒,而三大宗教却并非我们的本土宗教。且三大宗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不同、传播方式不同、传教地点不同。三大宗教在适应中国的社会环境时,都做成了许多的让步,其传入中国时间越早,做出的改变越多。如最早传入中国的佛教做出的改变最大,甚至宗教主要的神形象都进行了中国化。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一儒家文 化对于各宗教的影响无疑的潜移默化的。但这正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异文化的包容性啊!所以,今日之中国,难道我们不应该更加坚持文化自信吗?
|参考文献: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杨怀中、余振贵:《伊斯兰与中国文化》 ,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 。
吴伯娅:《关于 雍正禁教的几个问题》,见2003年《清史论丛》。
何玉红:《明清时期伊斯兰 教中国化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王一普: 《试析李提 摩太的传教策略及其特点》 ,《历史教学》 ,2009年 第10期。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外来宗教在中国:世界
杨怀中先生在《伊斯兰与中国文化》中引用中国民谚所说的:基督教是洋 [详细内容]
- · 外来宗教在中国:世界三大宗教,是如何在中
- · 微话题·6月21日并不是中国父亲节
- · 迎接父亲节·祝全世界王姓父亲节日快乐!
- · 20日新增确诊病例26例 本土25例
- · 王国东·惠山王文正公祠的前世今生
- · 图解:父亲教会了习近平什么?
- · 广西玉林福绵区王氏敬老助学,联宗修谱记
- · 王傳福比亚迪·中国第二家“华为”正式诞生
- · 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菖蒲
- · 福鼎市楹联学会王道最补齐柘荣王氏宗祠联
最新排行
- · 槐树典故:门前一棵槐 财源滚滚来
- · 闲话"贵姓":哪几个姓不能叫"免贵"?
- · 关于“岁进士”与进士的称谓
- · “王”为第一大姓 新百家姓排序出炉
- · 王氏分布图
- · 中国王姓宰相151人
- · 清明节
- · 新安联谊会会旗征集图案之一
- · 琅琊王
- · 历代姓王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