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总编随福鼎市楹联学会柘荣采风行

世界王氏网福建省讯(陈竞雄 郑斯汉 耕夫 网工)5月17日,本网总编随福鼎市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立华率领的班子成员和热心楹联创作的会员等一行10人,分乘两辆小车馳往柘荣县采风。

上午九点,停车104国道线管阳与南阳交界处远眺栩栩如生的鸟石


随后抵达柘荣县南洋村,应邀参观在建中的王氏大宗祠,了解南洋王氏历史渊源和宗祠建设情况及宗祠楹联背景故事,以便创作。
据南洋会长王阿民介绍,南洋村是王氏聚居地,肇基始祖尊六公系唐末光州固始开闽王从弟·福州守城都督王彦复后裔,也是福安穆云民族乡闽王桂林祠的分支族亲,于500多年前迁居南洋,秉承王氏忠孝处世,耕读传家祖训,在这块世外桃源里开基立族繁衍生息,建祠修谱,勤劳创业,至今后裔达70多户,300多人。解放初期因国家建造104国道需从王氏宗祠经过,南洋王氏弘扬家国情怀,支持祖国建设,任由政府拆祠造路。此后,由于种种原因,宗祠未能重建,宗亲望洋兴叹。

今逢盛世,祖国重视传统文化建设,南洋王氏宗亲经相讨,请堪舆先生选址,在南洋后门山水竹湖地方,龙虎环列,吉水环廻的风水宝地,坐东北向西南,坐艮加寅申向坤地方,建造五榴两进,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占地3亩的王氏大宗祠。于2012年开始动工,历经8年风雨春秋,在村两委的关心支持下终将竣工,并择今年农历九月落成晋祖,目前,工程正在加班推进,急需7到9字的楹联10副,祖庭前面一副11字对联将诚挚邀请福建省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赤岸王家人王雪森宗长撰写外,他们感恩福鼎市楹联学会老师们前来实地观察帮助创作,必将让老师们的妙联佳句播誉双城流芳千载。




上午十点,采风团在柘荣负责《人大志》编纂工作且爱好诗联的摄影家吴维泉和柘荣县委报道组总编、资深诗家游松柏的引领下,前往英山村感受留存的乡土文化,参观陈姓耕读传家的老宅,耕作农具、


乡村古炮楼、




旧粮站、


农村辟邪安宅的民俗物件、






英山人民公社旧址,许多文革期间的文件、实物收藏品


古树名木红豆杉等

并带着各自收获的喜悦奔向下一站。

闽东柘荣不负山美水美村美盛名,要看的风水宝地目不暇接






闽东柘荣不负山美水美村美盛名,要看的风水宝地目不暇接





由于时间关系只能走马看花。车过半岭村,分享仿野生黑木耳基地,此处千峰迎眸、万山叠翠、人工点缀的蘑菇、风车,更是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古语云“秀色可餐”,不仅是对欣赏美女而言,美景也一样,大家今天的表现都应了这句活,时间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可听说柘荣土楼独具特色,不顾饥肠辘辘,又兴致勃勃地赶往楮坪洪源一饱眼福。

不错,永定土楼、延安窑洞都在这里克隆成功,像模像样地坐落在黄土高坡上。习主席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名言,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诠释,来张合影吧,别辜负了收藏这难得的美景。

楹联会长李立华的车技特好,山路蜿蜒奔驰如飞,却苦了福鼎市公交公司书记宜丁先生和交警原大队长张鼎泉先生这对爱好诗联的老搭档,他们穷追不舍,结果还是到下午1点多才回到柘荣县城用餐。





下午赶往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山环水秀的游朴故里上黄柏村,瞻仰明朝清官游朴历史遗迹:游氏宗祠、

古民居、




闲堂、




寒泉冽井、






柏峰八景、


尤其别具一格的舒园,你一定猜不出来,那是乡村厕所,文明也!



抢时间穿山越岭傍花随柳、踏福迎寿揽胜拍照,不觉进入下黄柏




这里也写着游扑故里,还有游氏文化公园,高立的游扑石像,匾额镂金的游氏宗祠,游扑读书山洞,如此精心打造的人文景观,确能令人流连忘返,柘荣的旅游文化值得借鉴。


夕阳西下时,我们返回柘荣城关拜谒游扑陵墓,陵园在一中旁边,四面围墙刻满了游扑的诗词作品,牌坊下的圣旨牌和世受天恩四个金字,让人肃然起敬!从管理处边门步入园中,宽广的墓园、挺立的华表、守护的双柏以及那嵌满回廊的题词都在默默地传递着柘荣传统文化在复兴的信息!



生命在于运动、社团在于活动,周末一天的柘荣采风行,行程匆匆、收获满满,快把诗囊聨框装满,别忘了联债要还噢!
山川无恙、草长莺飞,前程风景更优美、人文更厚重,准备着迎接下一次美丽乡村采风行,为福鼎楹联创新发展携手向前!
山川无恙、草长莺飞,前程风景更优美、人文更厚重,准备着迎接下一次美丽乡村采风行,为福鼎楹联创新发展携手向前!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迎接父亲节·祝全世界
6月20日,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一足球训练营举办父爱如山,快乐相 [详细内容]
- · 迎接父亲节·祝全世界王姓父亲节日快乐!
- · 20日新增确诊病例26例 本土25例
- · 王国东·惠山王文正公祠的前世今生
- · 图解:父亲教会了习近平什么?
- · 广西玉林福绵区王氏敬老助学,联宗修谱记
- · 王傳福比亚迪·中国第二家“华为”正式诞生
- · 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菖蒲
- · 福鼎市楹联学会王道最补齐柘荣王氏宗祠联
- · 历史上的六次人口大迁移,快看看你的老家在
- · 一篇绝世好文,句句胜读十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