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纯鸿·赵孟頫书《汉番君庙碑》缘起王都中

2020-03-17 13:51:55来源:王纯鸿 赤岸王氏史话

打印 字号: T|T

    元延祐六年(1319年)已未三月,饶州路(今江西省鄱阳县)总管王都中主持重修的汉番君庙立碑,碑文由著名书法家赵孟頫书丹,即著名的《汉番君庙碑》。
      这是赵孟頫晚年楷书的代表作,运笔酣畅稳健,线条流畅滋润,结体宽博缜密,风貌清秀恬静,具有典型的“赵体”风格。
      碑毁于近代,拓本国家文物局有藏。
      根据明代徐火勃[bèi]笔记所载,制作番君庙碑的石料又厚又沉,因为赵孟頫人在大都(今北京),路途遥远,“乃锯其碑面寸许”,运到京城请赵孟頫书丹后,再运回饶州拼接,“其合缝宛然”,颇费一番周折。
      番君庙,为纪念汉初长沙王吴芮而建,北宋范仲淹迁州治西北。
      历经三百年风雨,元延祐四年(1317年)王都中就任饶州路总管时,庙已残破不堪。在乡人饶国公吴克已倡议下,王都中主持重修番君庙,当年乃成。
      王都中将新修番君庙绘制成图纸,寄给身在大都的好友吴全节(号闲闲,又号看云道人)。
      附言说:“昔日你曾对我说,有朝一日我能担任饶州的父母官,一定记得重修番君庙。今我不辱使命,庙当有记,就拜托你了。”
      原来吴全节(1269~1346)是饶州人,番君吴芮后裔,故曾与王都中有此戏言。
      吴全节儒道兼修,广交大臣显贵,历八朝,为元代有名的玄教道士。他接到王都中的信后,就委托挚友元明善撰写碑记。
      元明善(1269-1322),字复初,拓跋族,大名清河(今属河北)人,与张养浩、曹元用并称"三俊",与姚燧齐名,元代有名的文学家。
      元明善担任过“延佑复科”考官,取用进士张起岩(状元)、欧阳玄(探花)、许有壬、杨载等,均为一时之人杰。
      碑文中,不但介绍了吴芮生平、建设番君庙缘由,还不吝溢美之词赞颂王都中:“王君忠信而说礼,连治大郡,皆著能声。令守饶,又能迹前贤所为以为治。安知今日所思者,他日不以思王君哉?”
      汉番君庙立碑之时,王都中已担任饶州路总管三年。
      三年的风风雨雨,王都中在饶州任上恪守本职,以先贤为楷模,完成了许多宗大事,赢得饶州百姓爱戴,声名远播。
      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件:
      1.饶州救灾。
      任上遭遇饶州路大饥荒,王都中等不及审批,将粮食降到官价以下销售给灾民,缓解了灾情。
      上级怒其专擅,欲问其罪,王都中回答说:“饶去杭几二千里,比议定往还,非半月不可。人七日不食则死,安能忍死以待乎!” 由此可见王都中一心为民,勇于决断。
      江浙行省的王克敬为他辩解。老百姓听说此事,纷纷说道:“公(王都中)为我辈减米价,公果得罪,我辈当鬻(卖)妻子以代公偿。”
      2.治理东湖。
      王都中疏浚和改造了饶州东湖, 解决了灌溉问题,还使得东湖成为当地名胜,为文人墨客所重。杨载(元代四大诗人之一)时任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为此写下《东湖四景为大尹本斋王侯赋四首》。
      鄱阳县主簿吴存以及后来的古田人张以宁、画家倪瓒都写过和诗。明初凌云翰写《钱塘十咏》呈郡守,也特别提了一句“輙效杨仲弘为本斋王侯东湖之作歌,以颂侯。”
      3.调整赋税。
      饶州地区出产黄金,但是开采金矿的矿工贫富不均,征收税金却相同。王都中经过调查后,修订为根据实际情况征收,大大减轻了民众的负担。
      元代实施“包银法”,规定每户最高税收不超二两银子。王都中发现下属州县,有的竟征收税银高达十倍时,出示官方诏书并严厉斥责,要求各地按章办事,退还多收银两。
      林林总总,王都中在饶州惠政还有很多,无不彰显王都中以民为本,处处体恤老百姓。这不正是践行其祖父王伯大所言“留有余,不尽之财以享百姓”吗?
      老百姓爱戴王都中,曾经以田里出产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祥瑞,争相献给他。王都中说:“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祥瑞转呈朝廷,王都中更是声名鹊起。
      《番君庙碑》碑文提到“安知今日所思者,他日不以思王君哉?”的预言很快实现。元顺帝至元年间,番君庙升级为“文惠观”,虞集作《大元勅赐饶州路番君庙文惠观碑铭》。
      文中提及,“前太守、今浙省参政王都中能治郡,亦画像而事之。”可见王都中曾为饶州做出大贡献,老百姓不曾忘却。
      王都中母亲病危辞职归乡后,老百姓还为他建立生祠。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丁忧期间,他回到了家乡霞浦赤岸,奉旨为其父王积翁建设祠堂。期间,王都中通过吴全节,请来元明善、赵孟頫再度携手,元明善为祠堂作神道碑文,赵孟頫书丹并篆额,此为后话。
 
      《汉番君庙碑》成为后世学习赵孟頫书法重要的素材。
      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就藏有清代乾隆皇帝13岁时临摹的《汉番君庙碑》一页,上有老师批注:“用墨太浓,字未端正。”
附《汉番君庙碑》全文:
      饶旧有番君庙,范文正公为守时,改作于州治西北,距今盖三百年。庙日以坏,延佑四年,三山王君都中为守,乃重作之。庙旁又作芝山道院,馆道士以为庙守。
      番君庙者,祀汉长沙吴文王芮也。方秦毒虐天下,秦吏亦乘之而毒虐其民,存者嚣然,咸思覆秦杀吏。独番阳令得江湖间民心,号曰番君。及诸侯兵起,遣梅将军镌助汉入关。得王长沙,功著汉令。然番人奚有王之功高哉?徒知令之德我而已。后虽去而他都,世世不忘,庙而祠之,尸而祝之。此民之心也,此文正公之所为改作也。
      王君忠信而说礼,连治大郡,皆著能声。今守饶,又能迹前贤所为以为治。安知今日所思者,他日不以思王君哉?庙成图之,以寄郡人玄教嗣师吴真人,曰:“此真人昔尝劝我者,今成矣,庙当有记。”真人属笔于明善,遂作《汉番君庙碑》。其颂曰:
翼翼新庙,有寝有堂,荐我溪毛,奠我酒浆。
灵舞灵歌,冀其来享。谁系君驹?番山之隅。
谁维君舟?番水之洲。君不来游,增我百忧。
灵风清凄,阴云冥迷,仿佛君旗,导以两螭。
君其假思,使我心夷,君既醉止,锡我繁祉。
庾有稻粱,仓有丝台,饱暖而嬉,疫疠不起。
太守作庙,从民攸好,春而有祈,秋而有报。
猗千万年,君子是效。
      翰林侍读学士通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元明善撰。
      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孟頫书。
      资德大夫中书右丞高眆篆额。
      延祐六年已未三月三日郡人荣禄封饶国公吴克已建。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最新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