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拟推荐表彰·峄阳王氏宗祠文明祠堂奖

峄阳望族小山子王宗祠
峄阳王氏始祖元初迁峄居高山社下所村,至明初占籍小山子,明朝永乐年间立村,小山子原名凤山,位于原峄县南部(今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镇)。《四修家谱采访序》记考:“溯吾族迁峄,初居下所村,七世名讳,湮没无考,家乖缺如,卜吉始大,肇基小山”据《峄阳王氏谱》记载,吾族康熙乙亥年(1696年)创修族谱至同治甲戌年(1874年)三修族谱,其谱牒均称《兰陵王氏谱》,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四修族谱改为《峄阳王氏谱》。这是吾族首次使用峄阳王称谓,其因,据《峄县志》关于峄县历史沿革述:峄县、兰陵历史渊源,地域多变,密不可分,并多次易名,实属一地;据《峄县志》记载,峄州之南称峄阳,故称峄阳王氏,是兰陵王的延续。发展兴盛于明清时期,人丁兴旺,枝繁叶茂,人才辈出,明清时期富甲峄县地区四大望族之一。
2009年11月2日,山东峄阳王氏家族第一届代表大会在山东台儿庄国际大酒店召开,家族筹备委员会全体人员、各分会负责人及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台的峄阳王氏族人代表共360余人参加了大会。联合国世界银行金融总监峄阳王氏二十二世孙王昌南从伦敦来电,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全国各地王氏宗亲发来贺电、贺信,祝贺大会圆满成功。
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家族委员会领导机构,通过了《家族委员会章程》,安排部署重建家祠、大会展示了恢复重建家祠效果图及六续家谱等族务工作。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山东峄阳王氏家族委员会正式成立。
大会民主选举王克银为第一届家族委员会主持人, 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在欢乐的气氛中胜利闭幕。
祠堂是中国的“国粹”,是人们灵魂的栖息地,是乡愁的陈列馆,是我们敬祖爱族的圣殿,祠堂还是爱国教育基地。


峄阳王氏《创修家祠碑记》记载,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峄县知县张玉树(陕西武功人)路经峄阳王氏小山子祖茔,夸赞祖茔风水很好。张知县又在祖茔上下看了几遍后说 :“唯独东南方向受煞。如果在祖莹后边盖上一座祖祠挡住,祖茔就会更好”。当时族人王先 、王栏、王榓诸公听后,欢欣踊跃,兄弟几人共同商议创建家祠。 由族人王理主持在祖茔后修建家祠,坐北朝南,有主堂五间、东、西厢房、门厅各三间,建筑为石、砖、木青瓦结构,总占地面积3.3亩,牌坊、碑碣布局合理,外观典雅,结构精巧,石雕、木雕、砖雕、人物塑像等均精雕细凿,共花费二百余两。家祠建成后成为吾族祭祀祖先的活动的场所。后因战乱、天灾等历史原因而毁,仅存残碑遗址。2010年开始重建。

王杭,字华远,监生,建业祖四子,性情磊落,多才多艺,任孔府百户,诰授昭武都尉。与71代衍圣公昭焕四服妹妹孔兆祥结婚。生于乾隆十八年,卒于嘉庆十七年,享年五十九岁。妻兆祥诰封恭人。其岳父孔广楣,官四品。(碑立涧头集镇徐楼村后)乾隆皇帝为褒奖峄阳王氏功德,御赐王氏家祠“龙章置范”金匾和宫灯两盏于小山子王府。因此有朝廷官员路经王府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说
先祖们从祖居地下所村到发祥地小山子,历经数百年逐步形成为鲁南苏北地区望族。弘扬祖德,孝宗睦族,敦本追远,励志为学的家风与今天国家倡导的传统文化是一致的,应当发扬光大,它所创建的家族文化, 为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贡献 。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中华锹溪王氏代表团参
凝聚家国情怀 增强文化自信;记中华锹溪王氏联谊总会代表团参加第十 [详细内容]
- · 中华锹溪王氏代表团参加第十四届世王大会花
- · 第二届中华锹溪王氏联谊大会在江西瑞昌召开
- · 三槐世泽余姚王氏
- · 【王氏历史人物】筹运军需王鸿翔
- · 三千年“非遗”古阿井冬至解封取水
- · 怎样理解“治大国如烹小鲜”?
- · 广东出台港澳台居民养老保险新政
- · 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28条意
- ·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 · 王氏七字歌 ,王氏精神,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