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金初·心系群众履职为民彰显人格魅力

2019-11-07 11:58:19来源:世界王氏网

打印 字号: T|T

心系群众 履职为民 彰显人格魅力
——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初先进事迹
     有这样一位普通的村支部书记,以民为本,带领村民建新村,兴产业,闯市场,将一个负债50多万元的贫困村建设成资产2000多万的文明新村;有这样一位全国人大代表,以为立位,将乡亲的点点滴滴刻在心里,四处调研走访,积极建言献策,从根本上为老百姓谋福祉;有这样一位村干部,以身作则,几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廉洁奉公,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她,她就是来自大别山山区的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初,担任村干部48年,其中任村主职28年。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3年连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第七、八、九、十次党代表。

      她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十大女杰”、湖北省劳动模范、黄冈市“劳动模范”、黄冈市“十大女杰”、黄冈市优秀党支部书记、2006年感动黄冈十大人物、黄冈市一届和二届优秀人大代表。也先后被组织和群众推行为省七、八、九、十届党代表,黄冈市三、四届党代表, 2008年至今当选为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接见。
      其家庭还获得全国第八届五好家庭文明标兵光荣称号,她甚至还得到温家宝总理的亲自接见和亲笔回信。
     临乱受命,她用真情大爱温暖大家,“对农民有感情才能得到老百姓的爱戴,才能当好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1991年,乡党委挑选她接任村党支部书记。百丈河村被人们戏称是“山高石头多,出门便爬坡。姑娘都外嫁,小伙愁老婆。”打架斗殴不断,抹牌赌博盛行,干群关系紧张,上访告状常有,不到1000人的村集体负债达50多万元,年人均纯收入只有300元,九年换了7任村支书。亲戚朋友都劝告:“男人都干不好的事,你一个女人就别逞这个强了!”一时间,担心、质疑、讽刺各种议论都传到了她耳边,想到自己是一名党员,想到群众的企盼和党的召唤,她毅然接过了这个重担。 
      治穷先治乱。上任伊始,王金初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全力扭转计划生育被动落后局面,大力整顿财务、压缩债务,不折不扣完成国家税费任务。她雷厉风行、不遗余力的工作作风,让那些拖沓惯了的村民很不适应,积怨记恨。不久,家里养的鸡、猪、蚕被怀恨在心的村民毒死了;田里的庄稼和带头新种的茶苗被连根拔起;家里的电视机被人砸坏了。
       “一定要对得起党和组织的重托,一定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王金初不仅原谅了村民对他的不敬,并且以更广阔的胸襟向村民们送去自己的真情厚爱。村民查保蓉是有智力障碍的残疾人,丈夫过世,家里十分困难,王金初掏钱为她两个孩子交学费,她家住在危房里,王金初曾六次到省妇联争取安居工程,最终为她家争取了单身特困母亲救助款,帮她盖起了两层新房子。70多岁的孤寡老人徐新生无人照料,她三天两头上门为他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逢年过节还把老人接到家里。村民高庆树家生孩子,找她接生,孩子生下来闭气了,她就用嘴去吸孩子口腔里的脏物,孩子才活了过来…… 
     1991年,她看到一小组村民吴幼安过河摔伤了,王金初九回家和妈妈、爱人商量,并拿出了家里的所有积蓄3600元,为村民修建了村里的第一座钢混水泥桥。看着村民可以带着笑容过河,她心里是甜滋滋的。
      四十年来,全村209户人家的屋子里都留下过她亲切的话语、真切的关怀、耐心的劝诫。正是她不计得失、不计屈辱、拼命苦干、真心为民的扎实作风,打动了所有村民,赢得了全村人的认可和信赖。 
      勤思出路,她以智慧、胆识引领新农村科学发展,“把村民变股民,农民变工人,在家门口创业就业,让农民安心赚钱,生活幸福。”
      从接任村支书起,王金初一直思考如何让所有村民都过上幸福的日子。她提出了“兴产业助民富、解疾苦促民和、抓党建聚民心”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把百丈河建设成“充满实力的生态村、充满魅力的明星村”的奋斗目标。
      二十年来,她顶住困难与压力,先后实施了五大富村富民工程,一是发展茶叶兴特色。和部分开明的农户调整出当家田地率先示范,请来县里的茶叶专家为村民培训,先后调整种植生态茶园面积达460亩,建起村茶叶加工厂,年利润达到20余万元。二是“移民建新村”,把住在交通不便海拔750米高山的农户全部移民,统一规划,兴建农村农村住宅小区,帮助村民圆了楼房梦。三是创办了单亲母亲创业基地——1000头生猪养殖场。 在此基础上,筹集资金1280万元,其中村民集资460万元,建设了百丈河村万头养猪场,已成为村里龙头产业。四是动员村民共同集资600万元开发手工绣花鞋垫及手工艺品,成立英山田桂花绣品有限公司,从浙江等地招商引资,投资近千万购买机器设备,利用国家专利制造冬暖夏凉的空调鞋。五是从2009年起,最终用她执着的精神感动了台商李明锡先生,成为英山第一个成功引进台湾商人投资的项目,投资金额达5000万元。2011年村人均纯收入达到逐8000元的喜人成果。
 
      以为立位,情系百姓。她用瘦弱的双肩扛起人民代表的神圣职责;她用别扭的方言式普通话积极代民建言献策,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诺言。 
     自从担任人民代表后,王金初深知肩上的责任更大了,紧紧围绕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的“六民要旨”切切实实为民请命,造福百姓。
      记得2008年3月7日第一次作为代表去北京开会抢到话筒发言时,几乎没有人听得懂她的英山方言,最后在别的代表的帮助下才以将大别山山区的声音带到了国家,她内心早在那一刻就已经下定决定学好普通话。
      对于说了几十年方言的她,加上平时压根没人和她对说练习普通话,可想而知困难重重,但她也明确意识到,语言不通,是根本无法在全国两会上为民请命的。就这样,年近半百而倔强的她开始自学普通话。跟着自己六岁的孙子学,一句又一句,一天又一天,从当初的害怕到现在的从容自信,个中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在说了几十年家乡方言的她的心里,能说普通话就能更加大胆把基层人民的心声带到国家去。
     她坚持早晨三点到五点起床,只为了能挤时间出来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提高工作能力,拓宽思路,她学习法律,领悟会议精神,翻看国家政策等等。村里的人都笑说她是“王半夜”、“王五更”。为写一份建议,她调研走访10个县市的362个村;为传达百姓的心声,她敢说敢言;积极发言,大力建言献策25条。2010年3月7日,在人民大会堂的全国人代会的一次湖北团体全体会议上,她一口气提出了关于建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改善农村村级医疗卫生条件、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村小型水利重点县等五条建议,王金初事实说话、感情真挚的发言,得到当时与会的吴邦国委员长的高度赞赏,期间3次鼓掌。
       在百丈河村的村部的办公室里悬挂着几张她与中央领导人的大幅合影照片。她这样对人说:照片挂在这里,并不是作为炫耀自己的政治资本,为了让村民时刻感觉到国家领导人就在身边,村民每次开完会都会主动拍照留念,也是为了时刻鞭策和激励自己当好一名人大代表,为百姓多做些有益的事情。
      五年来,她用履行着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留下的只是瘦弱的背影和坚实的脚印,还有那永不退色的人格魅力。2008年,长安公司因官司被错判,就托王金初代表上北京援助。王金初在北京人生地不熟,可她并没有忘记答应别人的承诺,更不愿放弃,于是请求黄石的全国人大代表王月娥一起三次进京,每天就着煎饼,风餐露宿,最终帮助长安公司在河南霸州法院追回了错判的480万元,展现了她不轻易放弃的人格魅力。
 
     2009年,为感谢党和国家对农村的扶持,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王金初代表受89岁的田桂花老人之托给温家宝总理送去了来自基层的问候——一双绣花鞋垫,引起无数媒体争相报道,传为一段总理与老百姓的深情佳话。同年11月份,一群农民工听说了她的感人事迹,就想请她帮忙追回欠下的血汗钱。她深知自己的使命,顾不上风餐露宿,更顾不上前方未知的危险,她就这样独自一人骑着摩托车,就着方便面开始了困难重重的讨债之路,她一心为农民工谋求基本权益,切实履行代表职责。五年累计帮助涉及三个省份的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达1000万元。2010年,王金初代表将十六个年迈的老人的四句话“英山云雾茶,帮我建新家,致富不忘党,感谢好国家”带给温家宝总理,温家宝总理还亲自回了王金初一封信。
      去年百丈河村被授予“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荣誉。在去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更是得到全村村民一致认可,高票当选。
      五年代表路,她走的艰辛,却走出了一个大山里最底层的支部书记的责任与意义。事无巨细,她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履行一名共产党员的承诺。
 
      一心为民,她以纤尘不染的操守、无私奉献的情怀永葆清廉本色,感染家人,“这都是老百姓的家底,我怎么舍得乱花一分钱呢?”
      “风正一帆顺,清廉得民心。”王金初深知,要想群众信任,就得自己清廉。多年来,她以身作则、严格管理,带出了一个风清气正的村两委班子。刚上任时,为整顿工作作风,她首先约法三章:“村组干部不准吃群众的,不准占集体的,不准参与抹牌赌博”。四十年来,村里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规矩:村干部不报销一分钱交通费、通讯费,不在餐馆吃饭,也不接受请吃。每个月,村里的每一项开支,哪怕一毛钱,都通过村民理财小组,都登上村务公开栏,让村民清楚明白的监督。
王金初在公私问题上把得严,对于村里的钱,哪怕是一分一厘她都很节俭,她家里却过着简朴的生活,对来自乡亲们的感情式“馈赠”,她总是“友情拒绝”,并且学会“防范”。   
      但家里人却感觉她是公私不分。王金初的爱人是一所中学的教师,孩子在县政府部门工作,应该说经济条件在当地还算不错。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家至今还是“负翁”,外欠10多万元,替别人垫钱的欠条倒是不少。是啊,每次只要村里需要资金,她就“公私不分”,个人掏腰包为村办事。刚开始号召种茶时,村里既缺技术又没钱,她咬咬牙,从自家积蓄中拿钱,请县里的茶叶专家来为村民培训。从2001年起,她开始了移民建新村的艰苦工作,因为一些农户条件很差缺乏资金,她先后以个人名义向亲戚朋友借债30多万元,将钱借给他们作启动资金。
      润物无声,耳濡目染,闪耀在王金初身上的这种大公无私、先人后已的奉献精神,也感染了家人。2008年7月,王金初的爱人吴老师,看到全体村民入股建设的万头养猪场工期紧,就在暑假期间免费当起了义工。不幸的事发生了,修建养殖场沼气池时,吴老师从五米多高的架子上摔到水泥地上,腰椎粉碎性骨折,差点下身瘫痪。出院结帐,医药费、生活费花了三万多,很多热心的村民提出来,这可以算公伤,由村里来报销这个费用,可王金初摇摇头:“不用,这费用我们自己承担。”有人问她:“那如果受伤的是别的村民呢?”她回答:“那可以由村里承担,但我是支书,不能带这个头。”无论怎么劝说,她就是不肯报销一分钱。2009年农历24日,万头养猪场的养殖刚刚起步,缺乏周转资金,欠下许多工程款无力支付。情急之中的王金初想到了儿子在县城买的商品房,可这是儿子儿媳好不容易借钱买下的房子啊,正面对儿子,王金初几次要说又难以开口,儿子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妈,是不是村里资金周转有困难?我能帮上什么忙吗?”当得知母亲的打算时,儿子一下子愣住了,但他马上就理解了母亲。
      在她的带领下,以往的那个贫困的百丈河村如今华丽蜕变成村容整洁,富裕文明,环境优美的旅游示范村。在百丈河,大家都这样传唱着;“走进百丈村,茶叶绿茵茵,楼房遍地立,富裕又文明,姑娘不远嫁,小伙选爱人。”如今的百丈河更是获得无数可喜的成绩: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全国协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妇女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湖北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旅游示范点、省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村、省百佳村民委员会、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全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总支)、湖北省卫生村、全省妇联组织建设示范点、全省农村党的建设五好村党组织、全省“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村、“十一五”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市文明村、市首届十大秀美乡村、县生育文明合格村、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生态村等等。而这些光环的背后离不开王金初四十年如一日的艰辛努力。
      
      在致力公务之外,她还是位敬祖思源感恩报本的王家好宗姑,亲自参加英山王氏的颁谱庆典和宗祠活动,引领宗亲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家国情怀,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王氏优良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奉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