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龙袍为什么不能清洗?原来有这些原因
在古代,龙袍作为“九五之尊”的象征,是帝王专用服装。

早在周代,就已出现画有“升降二龙”的服装,这种服装的形制为上衣下裳,龙纹一般绣在上衣。当时这种服装不叫“龙袍”,而叫“衮服”“皇裳”或“龙衣”,寓意天子受命于天。
秦汉以后,帝王参加祭祀典礼的礼服一律不用龙纹,因此,这一阶段并不存在龙袍。
隋唐帝王的冕服在形制上依旧保留上衣下裳的特点,在上衣上绣龙纹,但也不称“龙袍”。

元明之后,帝王袍服上绣龙纹的现象增多,明代皇帝穿着常服前后及两肩各缀金盘龙,但这种袍服仍不称龙袍。
直到清朝,“龙袍”这一专用服装的名称才被确定下来,并被列入冠服制度:
“龙袍,色用明黄。领、袖俱石青,片金缘。绣文金龙九。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领前后正龙各一,左、右及交襟处行龙各一,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宝立水,襟左右开,棉、袷、纱、裘,各惟其时——《清史稿》”
按照清朝礼仪,皇帝龙袍属于吉服范畴,只在一般的庆典活动中穿,比如过节、吉礼、军礼活动。在登基、大婚、祭祀天地时,皇帝所穿的礼服上虽绣有龙纹,但只能称朝服,不能称龙袍。皇帝穿龙袍时,需戴吉服冠,束吉服带及挂朝珠。

关于龙袍会不会清洗的问题,在正史文献里面没有找到确切的记载,但可以推断不会洗,理由有二:
第一,珍贵得不能洗。龙袍做工精细,用料讲究,连刺绣与纺织的工艺都是精益求精,完全是一寸锦一寸金。龙袍之上,列着许多弯曲线条,还立有山石宝物。按照常理,这么珍贵的衣服,别说水的浸泡与搓洗,就是平日的保养都要慎之又慎。

曹雪芹家有一次送龙袍去皇宫,因为走的是水路,加上天气湿热,等雍正穿上时竟然掉色。雍正因此还呵斥曹家,曹家无奈之下只好走陆路。
古代有没有干洗,黄袍如果在水里用手搓两下,断线、掉色的概率比较大,损坏龙袍,那可是要依法论处的。即使在现代,许多名贵的衣服,都没法用常规方式清洗。
第二,没有洗的必要。皇帝平时都是穿常服,穿龙袍的次数比较少,只在出席特定仪式的场合才会穿。仪式结束后,马上就会换上其他衣服。

龙袍一般密封于樟木衣柜,与所有的配件一起挂起来,还有专人“呵护”,极少与外界接触。再加上宫廷的灰尘比较少,龙袍也不容弄脏。
龙袍虽然做工比较难,但是一个皇帝可不止一件龙袍,在春夏秋冬四级分别还会对应穿夹、纱、棉、裘不同龙袍。在普通人眼里,龙袍是珍贵的,但皇帝坐拥天下,价值尺度肯定是不一样的,也许龙袍在他心目中,就如同常人眼里的一次性袜子。
精细而“脆弱”的衣服,不容易弄脏,穿得次数少,俨然就是一件艺术品,与天价普洱一路货色,不是用来“泡”的,而是拿来“装”的。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湖南王灏·“太原堂”
世界王氏网编者按: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王氏专业委员会常务副 [详细内容]
- · 湖南王灏·“太原堂”王氏寻根读后感
- · 老人去世后的旌表怎么写?
- · 家谱常识补充
- · 安徽打造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 · 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 · 武信骑尉王德宣
- · 文物古桥连遭两劫,谁在大撒把?
- · 四川五品官王定义
- · 王隆进·武略将军王晟等简介
- · 福清王其桃:七律·潇湘行吟(五首)
最新排行
- · 槐树典故:门前一棵槐 财源滚滚来
- · 闲话"贵姓":哪几个姓不能叫"免贵"?
- · 关于“岁进士”与进士的称谓
- · “王”为第一大姓 新百家姓排序出炉
- · 王氏分布图
- · 中国王姓宰相151人
- · 清明节
- · 新安联谊会会旗征集图案之一
- · 琅琊王
- · 历代姓王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