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王氏家族的武术“太平拳”和掌门人王大庆

太平拳是山东省本土拳种,是优秀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发源于济南市平阴县。
平阴是千年古城,齐鲁名邑,它东望泰山,西临黄河,背靠济南府,南接东平湖,自古就是崇文尚武之地。这里俊采星驰,豪侠并出。明末清初,这块古老侠义的土地上出了一名武林高手,他就是“太平拳”的创始人王翀宇。在那朝代更迭、狼烟滚滚、贼盗蜂起的年代里,王翀宇凭借自身的武功和智慧,以平贼治乱为自任,誓保家乡平安;众人颂号“太平王”。他的事迹《任侠碑》、嘉庆《平阴县志》、《太平拳谱》和《王氏族谱》均有记载。顺治三年王翀宇解平阴之围,朝廷锡封“任侠”,顺治八年中式京闱武举,被征用为官,平贼治乱,专战南北,官拜吉安府、漕运总督。康熙年间领兵平藩,足迹几遍山陕与江南。戎马三十余载,战功赫赫,当天下大治,仕途飞黄腾达之时,他不惧权贵,为民除害,得罪圣上,被贬为庶民。回乡之后,潜心研修武学,集百家之长,自成一门“太平拳”。
太平拳的拳术和器械,是创始人依据多年的沙场经验所创,形成了稳、准、狠的基本特征;拳术既有北派功夫出拳快、发力重的优点,又具南派功夫轻灵、迅猛的特点。练功所用器械超过实战器械的重量,讲究重练轻战,具有鲜明的民间传统武术特色。
太平拳的拳术和器械,是创始人依据多年的沙场经验所创,形成了稳、准、狠的基本特征;拳术既有北派功夫出拳快、发力重的优点,又具南派功夫轻灵、迅猛的特点。练功所用器械超过实战器械的重量,讲究重练轻战,具有鲜明的民间传统武术特色。
太平拳有三套独立的拳术套路,即太平架(四路架),包括软腿、硬腿、弹腿、拷腿。太平拳,拳法五十六式,式无空式。太平掌,靠打五行桩,掌法二十四,一式化三式,化为七十二手。拳掌拆式各有对练,技法要决:“勾、捋、採、按、摔,粘、点、带、顶、拿”。技法特点:“快打慢,出似流星收如电。巧打拙,远腿近手身拷贴”。心法要领:“借力化力心神定,随行就势身得法”等。
太平拳有独立的器械套路,太平大刀、大枪、大铲、大斧、挂钺锥、飞龙剑、绳镖、司马刀、太平射艺等,并有器械对练。有四石功、舞垫刀、铁沙掌、合盘掌、二指禅、铁瓦鞋、磨地穴等功法。还有运行科学,医学性强,动作简炼,益于推广的“太平拳养生功”“太平王饮食”等。
太平拳练身修心,弟子要紧遵孔圣的教诲,崇仰关圣的忠义,恪守和圣的理念,发扬始祖的任侠精神。人为本、礼为用、和为贵、天下太平为之归,是太平拳的核心文化底蕴。
太平拳武术代表队,自2005年以来,多次代表省、市参加地方性、全国性和国际性武术赛事及文化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太平大刀”“太平大枪”“太平飞龙剑”为太平拳精典套路,“太平大刀”获全国刀王称号,“太平大枪”誉为“东枪代表”, “太平飞龙剑”誉为“东方神剑”。2013年“中国第十届艺术节”武艺开幕式的精彩表演,让“太平功夫”走向全国,誉满九州,被誉为“中华太平拳”。时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注册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济南市太平拳发展研究会”。2016年7月初,在山东平阴我们组织召开了《中国武术专家太平拳发展战略座谈会》。7月16日,以山东省本土拳种太平拳的魅力,承办了《山东省太平拳武术邀请赛》。2017年6月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对太平拳的传承进行了报导。8月25-27日我们举办了《全国传统武术交流大会暨太平拳文化高峰论坛》。来自黑龙江、广东、福建、河南、河北、四川,北京、香港、台湾及全国13个省市的56支代表队, 20余个门派96个拳种的武林高手登场献艺,切磋交流,太平拳在武林界引起巨大的反响,吸引全国各地太平拳习练者前来山东平阴县认祖归宗。该大会的举办起到了“为国家增光、为齐鲁添彩、为王氏添锦绣”的良好效果。
太平拳源于我们王氏家族,是王氏族人近四百年的武功结晶,他含着族人的心血和汗水,含着王家人的武术文化。创始人王翀宇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他少儿孤,苦习武艺;而立之年为侠,中年为将,花甲之年平番为督。当天下大治,仕途飞煌腾达之时,被贬为庶民。他既不高眼看官,又不低眼看民,一生侠义;侠义心中无官,天下大治已逢盛事,自知亦不会为官。轻仕如羽,自寻其乐,归里传武。
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的拳种逐渐的消声隐迹,王家太平拳所受的措折更为频繁清同年间清军首领被太平军杀死在鲁西南,当时“太平”二字犯了大忌讳,多数太平拳习练者为避嫌,将太平拳改为他名......清末民初,正当武术各门派形成名拳之际,太平拳却成了无门之术。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大力宣扬太平军的精神,一度使太平拳习练者六神无主。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提倡下,太平拳逐渐复苏。1964年正当我承祖业学武艺的时候,文革风波聚起,父辈拳师们被打成牛鬼蛇神,传统武术视为四旧,使太平拳又一次跌入低谷并迷失门户,那时提倡“造反有理,谁穷谁光荣”,无奈把太平拳和太平军又连系在了一起。
我出生于1956年,和祖师爷的命运一样,10岁丧父,母亲奔走他乡,为承祖业幼年跟伯父习武。我是太平王第十二世孙,太平拳第十一代传承人,传承祖上功夫,自知承前启后的责任重大。我是一个农民,为传承弘扬家传的太平武艺,50年来一身正气,一鼓作气,怀着自强不息的尚武精神,与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传统武术文化,回报社会,回报前辈醇醇教诲,使太平拳在中华传统武林中能占有一席之地,多次的抛弃个人利益,组织实施太平拳的各项活动。挖掘整理、保护继承、创新普及,传承发展太平拳文化事业竭尽全力,在所不辞。目前我所执教独轮车队和太平拳武术队,象雏鹰要展翅飞翔、象幼苗在茁壮成长。一后的路即坚巨而又慢长,但我有决心把这项事业干好,借古人的一句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王大庆简介:
大庆现为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山东省杂技协会会员,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拳第十一代传人,平阴县第八、九届政协委员,济南市太平拳发展研究会会长。几十年来他不图名利,以德育人,在当地义务教授传承武艺。由于王大庆对武艺的酷爱,业绩突出,2006年被载录《当代中华武坛精英名录》,2008年载入《中国传统武术名人大典》,《中国当代武林人物志》。2011年被平阴县委授于“农村拔尖人才”光荣称号,3月王大庆被山东省文化厅评为“山东省优秀文化人材”。所执教的团队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文化团队”。 2015年9月,王大庆被“平阴县委宣传部,平阴县文明办”评为第四批“最美志愿者”。自2011年起,王大庆连续五年获得平阴县政协颁发的“先进工作者”。 2016年11月,省委宣传部、省政协办公厅、省文明办等举办的“不负重托 奉献齐鲁——政协委员履职故事展演”, 王大庆属于弘扬文化组参加了展演并获得大会颁发的证书和奖杯。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山东王氏家族的武术“
太平拳是山东省本土拳种,是优秀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 [详细内容]
- · 山东王氏家族的武术“太平拳”和掌门人王大
- · 王光兴·国企改造创新的良将 弘扬传统文化
- · 王金平访问大陆将会面刘结一?本人回应
- · 王金镭·大英博物馆的中国白德化瓷塑“朝天
- · 男子凭微信记录起诉朋友还钱并付利息 法院
- · 王家大院商业联盟大健康行业交流会4月27日
- · 其实,你本来就很美!
- · 李彦宏、王传福候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完全名
- · 致敬劳动者:拼搏逐梦,劳动光荣
- · 英雄烈士谱王先臣:抗日英烈 身先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