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先民们置身移民大潮,挽草落籍,开垦创垂,
伍子胥,天下之圣人,千古之名相。
人口学家认为,人口迁移活动不是一种生理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受到社会经济、政治、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而在其中,无数先民演绎了“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壮烈史诗,一个“填”字表现得是那么的生动形象!
元末明初的连年战祸和兵燹,使得湖广(湖南、湖北)地区大部分田园荒芜,庐舍成为废墟,原有居民大量散亡。随后,苏、浙、皖、闽、赣人,特别是江西人大批涌进两湖区域,“插标占地”,从而助推了“江西填湖广”的移民浪潮,形成了“居楚之家,多豫章籍”局面。

◆江西填湖广
明末清初四川战乱,人口锐减,广阔的四川盆地一片荒凉,形成全国各地移民涌入巴蜀的浪潮,由于迁入的移民中以湖广籍最多,故历史上称之为“湖广填四川”,而这其中,有不少是先“填”湖广的江西人。递进迁徙,何其壮哉!

◆湖广填四川
有资料显示,伍姓主要以长江沿线分布,长江以南地区多于北方地区,故伍姓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姓氏,尤以湖北、湖南、广东居多,三省伍姓约占全国汉族伍姓人口的64%。现以约占全国伍姓人口四分之一的湖南省为样本,对伍氏的迁徙源流进行探究,来看看这个伍姓大省是如何形成的。
湖南纂修最早的伍氏家谱,有史可查的是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所刻新化《伍氏族谱》。民国十四年(1925)新化《伍氏十修宗谱》序曰,伍子胥被赐死后,“其子度公隐武陵,后裔著滋,散处江浙闽粤川广等省,虽各祖其祖,皆推本于武陵,别无所宗”。伍氏从今湖北监利发源,其后裔先后隐居今湖南常德,繁衍生息,武陵成为伍氏郡望之一。
可如今的湖南伍氏,除了极少数是武陵“留守部队”后裔外,绝大多数是从外地尤其是江西所迁入,这与整个湖南的移民史相一致。现所见湖南家谱中,在缕述世系源流时,有60%以上的家谱都称始迁祖在宋元明之际来自江西。张国雄著《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之附录《移民档案》,收湖南各地家谱197部,其中迁出地为江西的148部,占75%。

◆湖南永州市冷水滩区牛角坝镇交三院古建筑群,为元明之际伍氏宗族聚族而居之所
据曹树基教授《简明中国移民史》推断,湖南省人口,元末明初移民占总人口的39%左右,即105万,其中江西移民占74%左右,则有78万(其中一半以上来自吉安区域,二成多来自南昌诸县)。清代以后,湖南人口逐渐饱和,外省移民日渐停止。
现据相关书籍及族谱等,对湖南伍氏的迁入和繁衍情况进行综述。其中,很多人是“江西填湖广”的亲历者。与其他江西人一样,伍氏先民也大都为稼穑耕垦而来,少有在城市繁华之地,多在穷乡僻壤之间,族谱上记载的很多地名,刻上了时代的印记,有的还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湖南伍氏始祖多为长史伍醇或其后裔,从江西庐陵安成(今江西吉安市安福县)迁入。

◆清同治江西安福《伍氏族谱内集》
清同治五年(1866)续修江西安福《伍氏族谱内集·旧序》,录有孝节处士伍端厚十三世孙伍理撰于明洪武戊申年(1435)的《明初修谱序》云:伍乔的曾孙伍醇“仕闽王,为福州长史,因乱由宁化麻仓乡迁于吉[安]之安城家焉。安城之有伍自长史始。”族谱以其官职称“长史”,相当于今之称“市长”,伍醇被尊为安福伍氏一世祖。
该谱还录有“长史十七世孙”伍骥撰于明景泰壬申年(1452)的《明三修谱序》,开头便说:“吾祖自闽徙安成之邑东,二世遂分为前街、后街,至今一十七世,累经兵燹,散居四方。旧谱虽存,乃后街[伍]世昌所重修。吾前街略存五世祖[伍]诰诗文行派,余悉未详。”从这里可以看出,伍醇的长子伍端厚居后街,其世系是从孝节处士伍端厚开始的;而伍醇的次子伍杰(一作端杰)居前街,其世系则是从其父亲、长史伍醇开始的。
耒阳伍氏、安仁伍氏、汉寿伍氏、湘潭伍赵氏、洪江伍氏、长沙伍家井伍氏都尊伍醇为始祖。

◆2016年11月5日,江西伍氏醇配公宗亲联谊总会成立大会在江西安福县召开
据《耒阳市志》载,耒阳伍氏始祖为伍醇,“到宋代,传端厚,其五世孙伍常迁衡州[今湖南衡阳市]积善坊,伍常孙宣义于元代由衡迁耒阳南城外”。由此可见,耒阳伍氏为孝节处士伍端厚的后裔,伍醇十一世孙伍宣义为耒阳伍氏始迁祖。其生九子,四子居衡山,二子居宝庆(今邵阳市),一子居衡阳,一子失考,一子仍居耒阳,后衍生有白羊房、野鹅塘、梅树房、大湾房、槐树房、长塘房、七甲湾房、樟隍岭房等。
族谱中的记载流露出伍氏后裔对先祖故地的眷恋和顾盼。伍醇的后裔伍贞一,“淹贯[深通广晓]经史,胸襟豁达。时值南渡,思楚为先世肇基梓里,因卜址安邑[今郴州市安仁县]益相[今龙市乡]之造福”(安仁《伍氏族谱》)。伍贞一于南宋末年,顺赣粤驿道跋涉,迁回到了湖南,成为安仁伍氏始迁祖,其后裔派衍“四大房系,蕃衍甚茂”。
伍醇的次子伍杰,其次子伍承俨生三子,三子伍隆于北宋熙宁(1068-1077)时迁都梁(今邵阳武冈市),复迁新化三塘(今娄底市新化县)老屋场;伍承俨长子伍陵的后裔于明洪武二年(1369)迁居龙阳(今常德汉寿县)南街铁巷,为汉寿伍氏开基。

◆恭贺江西伍氏醇配公宗亲联谊总会成立
伍醇的长子伍端厚,传八世至伍文英,明永乐二年(1404)迁居湘潭十四都(今湘潭市湘潭县青山桥镇一带)千户塅,承祀于赵,为湘潭伍赵氏开基。
伍醇的玄孙伍诰,其十世孙伍秀苾,元末授云南腾冲卫经历,明初迁居湖南黔邑曹垅(今怀化洪江市深渡乡牛溪村),为洪江伍氏开基,后裔散居于今怀化市洪江、芷江、新晃、会同、中方等地。
伍醇十八世孙明万历(1573-1620)时徙居长沙府治伍家井(今为长沙市天心区水井巷),数传后又迁长沙清都古华山(今长沙市长沙县福临镇古华山村),衍为三房,为长沙伍家井伍氏开基;二房伍新祥居长沙麻里桥(今长沙县路口镇麻林村),于清末转徙华容(今岳阳市华容县)城西万圣堂立业,子孙分居白顶山、三岔河及岳阳等地,为华容万圣堂伍氏开基。
新化三塘伍氏,邵阳东田伍氏,新化洞下茑松塘伍氏,新宁军田伍氏,双峰楠竹山、金家冲伍氏,湘潭伍氏,均尊伍隆为始祖。

◆2019年3月30日,伍隆后裔及各地伍氏宗亲在湖南新化三塘伍氏总祠前合影
伍隆,伍杰之孙、伍承俨之子,字顺昌,号龙山,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任大理寺评事,敕授文林郎,先徙都梁(今邵阳武冈市)之湖田,再迁新化三塘(今娄底市新化县孟公镇三塘管区)老屋场,为三塘伍氏始祖。生四子,长子无嗣,四子无传,故衍为伍德、伍华二房,后人散居于安化、宁乡、益阳、溆浦、邵阳等地。据称,自伍隆起迄今已繁衍30余代,共有后裔70余万人,遍布世界各地。
据伍锡权先生撰文称,宋神宗时,王安石秉政,熙宁五年(1072),章惇拜两湖察访使,设立新化县,开拓境土。伍隆被引为幕僚,并负责督办皖赣移民填补荆湖之安置事宜。在这伟大的社会变革中,伍隆以大无畏的精神和雄才伟略,协同章惇,把一片荒蛮之地整理成程序井然、人心归化的大好江南。同时在莽莽山林中,伍隆率领全家,以愚公移山的毅力与精神,披荆斩棘,沐雨凌霜,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三塘的山山水水,无处不渗透着祖宗的辛勤汗水,无处不凝集着祖宗的智慧与辛劳的结晶,无处不飘溢着祖宗宏恩厚德的芬芳。这芬芳,飘遍神州大地,飘过海洋,扎根于世界各地。

◆湖南新化县孟公镇三塘管区枫木村伍隆母曾氏墓
伍隆的后裔伍天继,元至元(1264-1294)时由新化三塘初迁东安县(今永州市东安县),后迁邵阳南乡留旗坪(今邵阳市邵阳县五峰铺镇留旗村),后居东田村(今邵阳县九公桥镇东田村),为邵阳东田伍氏开基。
伍隆十一世孙伍鉴,明洪武年间由新化三塘避难至洞下(今娄底市新化县孟公镇洞下村)茑松塘,为新化洞下茑松塘伍氏开基,后人分布于湖南益阳、沅江及广西资源、全州等地。

◆伍隆后裔聚会
伍隆十一世孙伍丙十郎,明洪武时由邵阳大富坪迁新宁(今邵阳市新宁县)油头村溇滩,为新宁军田伍氏开基。
伍隆十五世孙伍邦佐,明万历年间由新化三塘迁湘乡二十八都,置产于楠竹山、金家冲(今属娄底市双峰县)等地,为双峰楠竹山、金家冲伍氏开基。
伍隆十六世孙伍伯远,明成化(1447-1487)时由新化三塘迁居湘潭云湖七都一甲鸬鹚塘、碟子塘(今湘潭市湘潭县云湖桥镇),为湘潭伍氏开基。

◆伍隆后裔合影
还有几支也是从江西安福迁入,也有的从江西其他地方迁入,有的为伍醇后裔,有的世系不明。
桃江伍家洲伍氏,始迁祖伍性中(“万石长”),为伍醇后裔,明洪武时由江西安福徙今益阳市桃江县沾溪乡伍家洲村开垦,其后居伍家洲、董家坊等地。
祁阳伍氏,始迁祖伍顷十三郎、伍顷十八郎,元末明初由江西安福迁入,开基于祁阳县(今永州市祁阳县)保太乡、保定乡沿江一带,后人多分布于苏油坪、黎家坪、斗米冲、周塘江等地。
桃源剪市伍氏,始迁祖伍宪刚,明弘治二年(1489)自江西安福迁入桃源(今常德市桃源县),落业蹇市(今剪市镇)后沙田垅。

◆湖南桃源剪市伍氏宗祠
平江三墩伍氏,始迁祖伍叙绵,元至元六年(1340)自江西新昌(今江西宜春市宜丰县)迁入今岳阳市平江县三墩镇。
衡阳永兴伍氏,始迁祖伍旻一郎,元至正(1341-1368)年间由江西迁居衡阳城西伍家台,明洪武年间再迁今衡阳市衡阳县库宗桥镇永兴村。
慈利伍氏,始迁祖伍仕纯,原籍江西南昌府新建县(今江西南昌市新建县),宋宝祐年间任常德府通判,卸任隐居慈利(今张家界市慈利县)羊角山麓,宋景定元年(1260)又迁五里坪,今称伍家坪、贾家坪。
石门伍氏,始迁祖伍安广,为伍醇后裔,原籍豫章洪都(今江西南昌市),宋末迁居石门邑北渫阳(今常德市石门县维新镇古城堤村)。对于这位“弃龙门剑池之胜”的拓荒者,后人们永远景仰,并把他载入家谱,万载留名:“挽草落籍,开垦创垂[开创业绩,传之后世],忠厚传家,以裕后昆。”

◆湖南石门伍氏宗亲会
新田长信伍氏,始迁祖伍幼四郎,宋时自江西泰和因避难迁入,开基于新田县长信乡(今永州市新田县新圩镇)伍家村,后人分布于龙水洞及宁远县大源洞。

◆湖南新田伍家村伍氏宗祠
零陵伍氏,据1942年(零陵)《伍氏合修族谱》称,始迁祖荣五郎、荣六郎、大二郎、华三郎、贵四郎明初自江西迁来,因代无谱录,相沿平列,世次不明,难以序辈,下从第四世另起。有伍继宣者,原籍江西泰和县鹅公坵,明景泰元年(1450)随军来湘,卜居永郡零邑(今永州市零陵区)西乡咸阳里,后移居白源塘。后裔孙蕃衍于娘和、班竹塘、大车甸、东湘桥等处,以及江华、道县、宁远、广西全州等地。

◆湖南《伍氏族谱》
以上都是从江西迁湘的伍氏始祖,迁徙时代多在元明时期,而元末明初三四十年间尤为突出。现在,湖南人一讲江西人,多称江西老表,虽对其解说不一,但无可否认其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邹华亨先生在《湖南家谱简》一文中这样解读:“表,有表亲之意,指父亲姊妹和母亲兄弟姊妹所生的孩子都称表亲;老,祖宗之谓也。‘老表’即祖宗的表亲。‘江西老表’,指江西、湖南两省人的祖宗存在表亲关系,是湖南人对江西人的一种昵称。”
另有两支伍氏在清朝迁湘。麻阳岩门伍氏,先世原居福建,清乾隆年间迁今怀化市麻阳县岩门镇。炎陵城东石玉伍氏,清雍正年间自今广东梅州市梅县迁今株州市炎陵县霞阳镇石玉村。
还有两支伍氏自今湖北荆州松滋市迁湘,为伍文定后裔。有一支清初迁今常德市石门县雁池乡宜竹溪村,为石门竹溪伍氏开基。明朝时,吉安知府伍文定奉命西征,留次子伍显国驻松滋老家,率长子伍开国过洞庭至今湖南娄底市新化县宦地安家。至明末,伍开国之后伍绍鉴、伍纬鉴由新化迁今张家界市桑植县南岔乡定居,为桑植伍氏开基。尔后生齿浩繁,分支迁居伍家峪、胡家湾、鸣鼓山、赤溪、长坪、新街、蹇家坡及打鼓泉等地。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三湘四水以她宽广的胸怀接纳了这些异乡伍氏人,他们在这里安家乐业、繁衍生息,他们在这里辛勤劳作、年复一年,为湖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文化积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也逐渐融入到这片沃土,成了这里的土居人士,伍氏也在湖南成为名门望族。当然,其中有一些人又在省内移居,有的又辗转迁徙到了外省以至海外,而成了当地的分房始祖。
如果说上面所述就是民间流传的“江西填湖广”一个缩影的话,那么,另一次大规模的移民就是民间流传的“湖广填四川”了。这场自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历时百余年、移民人口过百万的移民大潮,伍氏先民也跻身其中,垦荒入籍,而成了川渝伍氏始迁祖。

◆2015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川渝伍氏宗亲第三届一次理事会在重庆梁平伍记山庄(伍仕俊处)成功召开
据川渝伍氏宗亲联谊会常务副理事长伍仕俊介绍,川渝伍氏宗亲先祖乃清康熙、雍正、乾隆期间朝廷实施“湖广填四川”政策时,从湖南、湖北两地携妻带儿长途跋涉陆续迁来的,当时共计有宗祖500人左右,主要为伍隆、伍进仪和伍端厚支后裔。历经数百年的生息繁衍,伍氏枝繁叶茂,人丁兴旺,其中伍隆后裔占70%以上。
重庆开县《伍氏谱书》录有伍隆二十七世孙伍发照于咸丰四年(1854)所作续修谱序云:“大清定鼎[建立王朝],因张献忠自号‘八大王’,屠戮西蜀,几无余民,故康熙主降旨,谕‘湖广填四川’,初来者人烟极稀,插边为界。至康熙四十六年[1707]丁亥岁,有曰丽祖率五子迁夔府开县。”这位名叫伍丽的伍隆二十二世孙,自今湖南娄底市新化县迁徙至今重庆市开县,初居九龙山,最后在大池山龙王堂定居,成为开县伍氏始迁祖。
另据四川蓬安《伍泰信一支族谱》载,先祖于宋熙宁年间从今江西吉安市吉安县迁至今湖北黄石市阳新县定居,清乾隆八年(1743)伍泰信奉旨政令,又从湖北徙至今四川南充市蓬安县利溪镇播田为业,成为利溪伍氏始迁祖。

◆2017年3月5日,由川渝伍氏宗亲联谊会组织来自全国各地部分宗亲代表在重庆梁平伍记山庄相聚一堂
据四川南充伍氏宗亲会理事长伍程鹏介绍:伍泰信入川后,便立下了“仁义走天下,书香传世家”的家风,要求我们伍氏后人讲大仁大义,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这支伍氏后人,他们世世代代尊崇着这一家风,家族中文人学士和朝廷官员迭出。清朝晚期以来,伍氏家族就走出了伍德全、伍桂芳、伍兰芳、伍非百等多名才子。“仁义走天下,书香传世家”也作为伍氏家训践行至今,并走进了四川广播电视台《廉洁四川》栏目。

◆《廉洁四川》栏目播出的第145期《仁义走天下 书香传世家》
如今,散落在全国各地原籍利溪的伍氏后裔已经有两千多人。每到清明,伍氏后人都会齐聚“大夫第”(伍氏祠堂),缅怀先祖,重温家风。

◆四川蓬安县利溪镇“大夫第”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大门前高悬着清嘉庆皇帝御赐的“大夫第”牌匾,以表彰伍氏一门三大夫清廉为官。现为利溪镇中心小学校
虽然民间的有关传说较之历史的真实有明显的扩大与渲染并且还有一定的偏差,但如今伍氏人口较多的川渝地区的先祖主要来自于湖南、湖北两省却是毋庸置疑的,这里因资料有限,仅列两例,以见一斑。
与祖辈们大多迁居穷乡僻壤相反,如今随着工业聚集、商品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指出:“中华民族形成是移民的产物,未来是移民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这些年来,每年大量的人口都在流动,只是因为受到制度和法律的缘故,在统计数字里面还很难反映出来,他们的根还牢牢扎在那个魂牵梦萦的地方。
族谱中记载的那些土得掉渣的地名,有的虽然已成了遥远的记忆,但却是中国历史文化中遗留下来的“宝石”和移民后裔的精神圣殿。族谱中记载的“某公”,有的连画像也没留下,但却是裔孙们虔诚崇拜的偶像,生怕辱没了祖先,在述及时必称“某公”以避讳。笔者在录入本书中不得已采取个简单办法,去掉后面的“公”,前面加上“伍”(如“醇公”即成为“伍醇”),有不恭之处尚祈见谅。裔孙们所说的某地伍氏,有的已成了故土的象征性符号,但却成了一根血脉相连的魔线,承载着寻根问祖的情结和同宗共祖的认同感。

◆寻根问祖
◆本文节选自李光荣著《万里寻访伍子胥》之《薪火相传》(七),并改正讹误,增加了些新内容。如仍有疏漏或谬误之处,敬请指正。请加李光荣微信nafa888,提出高见,以便书再版或另出书时参考。
◆伍贤光白发脱发专科医院提醒您——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幸福的首要条件在于健康!
☟长按此码关注本号 每周一期免费阅读
❦谢谢打发 越打越发
文章已于2019-04-15修改
阅读 941 在看13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寻根问祖|“江西填湖
伍子胥,天下之圣人,千古之名相。人口学家认为,人口迁移活动 [详细内容]
- · 寻根问祖|“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 · 这些蔬菜已被世卫组织列入黑名单,若常吃,
- · 王才路·中国品牌专家 青岛科技大学资深教
- · 习近平重磅讲话全文发表,这7段话语重心长
- ·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 · 王永全·马三垭王氏源流世系的几个问题探讨
- · 世王大会论文:王子文·对家谱编修中的世系
- · 鲁南峄阳王氏隆重举行己亥清明祭祖大典
- · 王昌龄一首离别诗,最后一句是千古名句!还
- · 南充王氏首届清明会
最新排行
- · 安氏家族简介
- · 班氏家族简介
- · 薄氏家族简介
- · 别氏家族简介
- · 步氏家族简介
- · 保氏家族简介
- · 毕氏家族简介
- · 祠堂——了解一个家族的开始
- · 姓氏始祖大全(4),您姓什么?知道始祖是
- · 王氏家族堂号大全速来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