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文成县王氏分布与源流(征询意见稿)

2018-10-14 15:23:51来源:网络

打印 字号: T|T
 
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文成县王氏有1416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6%,在文成103姓氏中排第9位。全县王氏主要分布与源流如下。,峃口镇(周山、金垟下公垟),樟台东升村,
1、洙川王氏:主要分布在大峃镇花园村、下田村、珊门村、周村(栖霞)、里村、黄岭的碎垄村、珠岭村(即原黄岭的半岭,今已并入岭脚村),以及百丈漈镇皇庄村、二源镇淡垟村。后裔还布及平阳县的晓坑、泰顺县,丽水的松阳、景宁梅歧,舟山嵊泗,桐庐,以及福建福鼎等地。
 
源自琅琊(langya)王氏第44世务琨公(706-775),为福建长溪县令而始居赤岸(今在霞浦县赤岸村)。务琨公第6世孙益公因避闽乱,由赤岸移居平阳,再由平阳移居瑞安湖岭芳山乡徐洋村,后益公长子纯公自徐洋村移居洙川(今文成县大峃镇徐村下手。一说纯公与吴姓和富姓两位至好朋友一起相约从瑞安陶山镇腾斗村迁至此处),与瑞安腾斗村王氏、溪坦村王氏、垟湾村王氏、东溪村王氏皆嫡亲。南宋淳祐时期(1241-1252)洙川纯公四世联公生三子,次子琰公分居下田村,后定居花园村;三子小十三赘黄坦石井。联公胞弟明公生四子,长子韶公移居栖霞(周村);次子朗公移居珊门村;乾隆年间,栖霞宗成公第九世守荣公移居大峃炉山底村。
行第:福魁尚承(一作成)守子邦启维明世应(一作方)日光大时昌有圣(一作声)朝(一作传)修身治国品性端良寿康安吉源远流长
2、黄坦王宅王氏:主要分布在黄坦镇王宅村,以及西坑、足山、黄垟、旺山、共宅、猪龙头、关山、排前龙潭背、中樟马路、樟台山坑岭头,以及双桂乡宝丰村等。
源自琅琊王氏后裔的开闽王。据青田彭栝的族谱上说,王曾公孙铣公迁徙青田彭栝,铣公九世孙迹公原为常州通判,1275年因元灭南宋避难,由青田彭栝迁居黄坦王宅,现繁衍32世,后裔布及黄坦、严州、西坑、丽水、景宁、云和等地。也有说,这一支非开闽王之后,而是琅琊王氏。
3、李井王氏:分布在珊溪镇李井村。
源自琅琊王氏,王倓(tan)曾经为闽王丞相,闽王朝到了后期大乱。王延义当上了闽皇帝,鞭尸王倓。王倓后裔为避难逃离到永嘉今温州锦春里隐居。王万三于元明宗至顺年间(1331年),由永嘉义翔乡迁珊溪井头王宅。
4、 峃口王氏:分布在峃口镇(周山、金垟下公垟)。
源自琅琊王氏,自温州永强英桥迁来。始祖惠公,字振卿(1257-1340),后裔尊称其为万十一公,为福建长溪县令务琨公之后。居福建长溪(今霞浦),惠公祖父于1256年迁居永嘉,惠公父母卒,独自去霞浦寻祖未遂,返回途经永强二都英桥村被收为账房,留居英桥。
明朝天启年间(即公元1622年)景山公第16世方二公、方三公由英桥迁徙文成峃口和下公垟居住,至今已有388年。繁衍子孙19世,衍子孙3800多人。
本支派排行字:万肃怡允平安诚福庆荣显守谦仁贵隆端礼则会爵靖忠勤开先祈敏达裕绪展恢因奕纪覃彬萃胤禄永延申。
明思宗崇祯年间(1628-1643)王国美公由平阳迁居大峃炉山底村。
5、 东升王氏:分布在樟台东升村
源自琅琊王氏后裔的开闽王。世祖元斋公系开闽王审知公后裔,清康熙年间(1662-1722)由平阳腾蛟迁居樟台塔石头(今为东升村)。方言:闽南话。
6、 中堡樟坑王氏:
属于琅琊王氏后裔的开闽王。世祖王彦复与开闽王为堂兄弟,同时入闽。赤岸10世守公由福建赤岸迁移温州永强区天湖镇天凤村三甲,到了第16世吉公,生于公元1655年,以担行贩(卖干水产)为生,路过大峃樟坑,时遇大雪,便夜宿崖石下,次日清晨起来,见四周白雪皑皑,惟有对面有一处没有积雪,认为此地温暖,便移居于此,以种山为生。至今已繁衍13世。第17世保公有兄弟移居毛山,现为毛山王氏。
行第:百八桂福寿端定恒循守德惠庆深覃吉昌保悠久
      勉当兴让仁允宜全孝友继序善贻芳本原良固厚
区睦法先箴恪勤铭座右济美多英贤重休长承受
7、西坑畲族镇湖背村王氏
属于开闽王氏。150多年前,从福建古田搬到湖背村发祥。
(因时间紧迫,福建霞浦赤岸宗亲准备据此编入《赤岸王氏》一书!对上述文字如有不同意见和建议,请务必加王荣的微信13777794151对接,也可将你这一支的谱序拍照了发王荣的qq10329867,补充订正之,迟者不侯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