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状元王式丹 家训传承三百年

今年八月是扬州历史文化名人、状元王式丹逝世300周年,欣逢扬州家风展示馆向社会开放,笔者走进汶河路阮元家庙旁的家风展示馆,瞻仰一代乡贤。只见展厅内宝应王氏“惟愿子孙辈宣力国家”的大字迎面扑来,彰显一代先贤修身报国的道德情怀和历代相传的家风懿行。
王式丹,字方若,号楼村,生于清顺治二年(1645),其始祖王德全从苏州迁居宝应白田,后人称白田王氏。祖父王有容年轻时就 “力学砥行”,提倡敦笃躬行。康熙二年(1663),78岁的王有容被选为江西泰和知县,其子王凝鼎等阻其行。王有容说:“余志存利物,今得作亲民官,敢以老辞耶?”王有容治泰和县一年,却耗羡(指赋税的加耗部分),薄徭役,修葺学宫,最后累死在知县任上。临死前王有容的遗言是:“大丈夫马革裹尸,余死于官,不足憾,但勿以欲厚殓之故,累我生平足矣!”
王式丹的父亲王凝鼎,康熙九年(1670)贡生,候选儒学训导。时宝应迭罹水患,百姓流亡载道。王凝鼎向县令孙蕙呈书数万言,以期解百姓倒悬之苦。孙蕙一一听从施行,灾民得以休养生息。祖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使王式丹从小就立下了报效国家、济世利民的志向和情怀。
受家门熏陶,王式丹9岁就能写文章,十多岁应童子试,28岁补博士弟子员,名震大江南北。江苏巡抚宋荦辑《江左十五子诗选》,以王式丹为第一。然而,王式丹的仕途并不一帆风顺,其一生更是波澜曲折。王式丹在《芍药》诗中吟唱: “开时不用嫌君晚,君在青云最上头。”表现出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时人称之为“王芍药”。
康熙四十二年二月,王式丹以59岁高龄连捷会元、状元。殿试时,王式丹卷列第五,康熙帝指名阅读王式丹试卷,读后大加称赞,问群臣,“此卷作卷头,天下人服否?”群臣皆对曰:“无有不服者”,遂拔置一甲一名,后人称之为“白头状元”。王式丹的状元及第,让普天下苦读了大半辈子的贫家子弟看到了希望。
王式丹考取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武英殿副总裁等职,先后参与修纂《皇舆图表》《佩文韵府》《朱子全书》《渊鉴类函》等多部典籍,并分校二十一史,成绩斐然。焦循在《扬州足征录》中记录王式丹勤奋工作的情景:“凡修纂之书,皆援据奥博,考核精密,遇缺残舛讹,必旁证索引,摘疵证伪,且亲自抄录,不肯一毫苟且。”
尽管成绩斐然,工作勤勉,但由于封建官场的腐败加之同僚嫉贤妒能,王式丹在翰林院十年未曾升迁,抱负和才华得不到施展。康熙五十一年,他被免职还乡,此时的王式丹身无十金,宅无一椽,只好寄居扬州,面对前来慰问的亲属朋友,王式丹说:“某以微末,蒙上厚恩,无丝毫报答,今又蒙恩罢归田里,自度犬马齿衰,不复能效用,惟愿子孙辈宣力国家,以当衔环结草之报,他无所计也!”在宝应纵棹园,他对家乡子弟说:“吾本寒素诸生,声伎之奉,宴游之乐,所未尝有也。惟训诲后生子弟,庶几有所兴起,俾前人读书一脉不至断绝耳!”表现出一代乡贤的高尚品德。
康熙五十七年(1718),王式丹病逝家中,享年74岁。侄儿王懋竑在《翰林院修撰楼村王公行状》中对王式丹一生的道德操守与学术成就进行了概括总结:“其于富贵贫贱,毁誉休戚,不一动其意。与人交,输写心腹,无有隐藏。贤愚愿险,一以诚信待之,未尝有所怨嫌。与田父野老周旋酬答,循循恭谨而行之于自然”。尽管一生贫困,他却“忧时悯俗,常有利济及物之思”,其“为古文词不为摹仿,而自有清韵,云行水流”。王式丹为世人留下《王楼村稿》一卷、《楼村诗集》二十五卷。
王式丹平时十分重视对儿孙家风的教育,其儿孙也秉承先训,不辱使命。长子王懋谌,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工诗文,尤擅长古乐府,著有《岸堂诗文集》。次子王懋讷,康熙三十八年举人,授武英殿纂修。
王式丹教育儿孙的家训、格言很多,其著名的有:“汝辈藉先人余荫,幸列仕藉,为州县官,必勉为清白吏,砥节首公,以无负泰和公(祖父)之遗教。且吾受国家厚恩,无以报称,是在汝辈,夙夜匪懈,靖共尔位,以申吾未竟之志。无或因循,少有旷职,使吾有遗恨也!”
“古人嘉言懿行,《经》《传》所载多矣,汝辈宜勉力效之。力量有大小,成就有高下,不必其同,若夫吾家祖父相传忠厚之绪,则万万不可失也!”
“吾辈家居,无力可以及人,只一日间行得几件方便事,说得几句正经话,即是见在功德矣!古人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此语当书绅也!”
在王氏家风的传承影响下,一代代王氏后裔出任州、县学官或地方官员,他们始终牢记先祖遗训,知行合一,济世利民;清贫自守,薪火相承,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子,为家乡赢得了赞誉。 王 强

最新推荐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
在春节这个中国人最大的节日里,酒肯定不可或缺。这不,离春节 [详细内容]
- ·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了过年的主题
- · 图解:春节到来,福利应该怎么发?
- ·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春节里细品文化的佳酿
- · 本网总编深入市县向有关企业社团拜年
- · 习近平给“王杰班”全体战士回信 勉励他们
- · 南京,一座有趣的城市。
- · 什么是“绝日”?为何农村老人说,今年二十
- · 人生,多做这“四善”,终会善有善报!
- · 六种错误锻炼加速衰老
- · 过年入寺拜佛烧香,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