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方的宗族比北方多?

吕思勉先生曾说:
“聚居之风,古代北盛于南,近世南盛于北。”
意思是说,聚居宗族,古代的时候是北方多于南方,近世则是南方多于北方了。
这是为什么呢?
一、距离政治中心越近,宗族越少
中国自古就幅员辽阔,加上古代交通不便,南北各省与政治中心的距离相差很大。
南方是“天高皇帝远”,北方是“天子脚下”。
自然,北方宗族在中央集权的压制下,发展空间有限。
而南方由于中央控制弱,政府反而需要借助宗族的势力来管理地方社会。
地缘政治学中,距政治中心越近,则国家政权组织对社会的控制力越强,控制成本越低,越能进行有效的控制。
因此,越是离政治中心近的,宗族势力越少。

二、北人南迁后,渴望家族势力保护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 北方连年遭遇战乱。
大批人口为了躲避战乱,迁徙至南方,经济重心也发生南移。
中国古代是宗法制的。
家族无论是在迁徙的过程中,还是迁徙之后在陌生环境定居,与同宗族的人结合在一起都会让他们感觉更安全、更有保障。
尤其是迁徙之后,为了避免受到本地人的欺凌,人们甚至会改姓归宗,托庇于强宗大族,以保证生活的安定。
三、受汉族传统文化影响
与南方相比,北方人的血液和文化中都融入了更多的少数民族因素。
历史上,北方曾长期处于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受到少数民族的同化,而淡化了原本聚族而居的文化和习俗。
南方也曾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但是大规模迁入的汉族人,无论是在文化还是在政治经济上,都更为强势。
汉族人迁居南方后不仅没有被同化,而且把少数民族挤到了西南地区。
所以,传统汉族文化在这里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也就无怪乎南方宗族要多于北方了。

四、受地理环境和农业的影响
南方气候湿润、降雨丰富,适合种植水稻。
但是南方的丘陵也多,南方的农业种植中更需要合作,宗族聚居也成为了必然结果。
人们以宗族为单位,一同兴建水利工程,开垦土地,分享劳动力。
而北方多是平原地区,气候干燥,以种植小麦为主,旱作投入的人力以及需要合作的地方都比较少。
所以,宗族之间的合作关系就没有那么亲密,时间一长,自然有些就会失考了。
编 辑:wangshi
标签:宗族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
在春节这个中国人最大的节日里,酒肯定不可或缺。这不,离春节 [详细内容]
- ·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了过年的主题
- · 图解:春节到来,福利应该怎么发?
- ·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春节里细品文化的佳酿
- · 本网总编深入市县向有关企业社团拜年
- · 习近平给“王杰班”全体战士回信 勉励他们
- · 南京,一座有趣的城市。
- · 什么是“绝日”?为何农村老人说,今年二十
- · 人生,多做这“四善”,终会善有善报!
- · 六种错误锻炼加速衰老
- · 过年入寺拜佛烧香,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
最新排行
- · 槐树典故:门前一棵槐 财源滚滚来
- · 闲话"贵姓":哪几个姓不能叫"免贵"?
- · 关于“岁进士”与进士的称谓
- · “王”为第一大姓 新百家姓排序出炉
- · 王氏分布图
- · 中国王姓宰相151人
- · 清明节
- · 新安联谊会会旗征集图案之一
- · 琅琊王
- · 历代姓王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