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藏区人民谋健康——记成都彭州援藏党员医生王大浒

王大浒(右二)在指导黑水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彭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国际在线四川报道(杨建昆):作为一名“85后”医务工作者,他牢记“为除人类之疾病奉献终身”的医学誓言,对待患者真挚热情,对待工作精益求精,用坚定的信念、优良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诠释新时代“白衣天使”的“平凡”与“伟大”。他,就是成都彭州市人民医院对口援助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的党员主治医师王大浒。
到彭州市人民医院参加工作,是王大浒职业生涯的起点,也是他无私奉献的开始。作为一名放射科医生,日复一日重复着审阅影像片子单调的工作,既没有白天与黑夜的区别,也没有双休的概念,“吃苦耐劳、勇于奉献”是他的价值追求。作为新时代青年,王大浒积极参加彭州市对口支援黑水县援藏事业,以严实的作风、过硬的技术、高尚的德操,为藏区同胞医疗服务带来福音。先后被评为彭州市人民医院“优秀个人”“优秀党员”,彭州市卫计局“优秀党员”,黑水县人民医院“优秀党员”、“优秀个人”荣誉称号。
不辱使命奔赴藏区从事援助
参加工作以来,王大浒始终如一、爱岗敬业,牢记共产党员神圣使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数年如一日,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唯有一份执着,那就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2016年,王大浒怀揣治病救人的医者理想,随彭州市援藏队奔赴黑水县,从恪守在彭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的一名医生变成了怀揣家国情怀、不辱使命的援藏专家,开始了他的新使命。同事对他最深刻的印象是个“实”字:“他不分节假日,不管有多晚,不管天气有多恶劣,只要有需要,他都随叫随到,而且对患者态度非常和蔼”。有时甚至为了患者放弃与家人团聚,坚守值班岗位,援藏的一个凌晨,医院接来了一批车祸伤患者,当其他医生赶到医院时,王大浒已经为患者作了全面检查,完成了诊断报告;眼里充满血丝的他仍在清理CT机和地面上的血迹和污物,双手和身上都是血;当同事们劝他休息时,他说:“没事,这对我们医生来说,是常有的事。”并坚持做完清洁工作。
不忘初心精心开展生死营救
从彭州到黑水,王大浒从未忘记医者仁心、情系患者,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为患者解除病痛,全身心投入医疗卫生事业。坚持缺氧不缺精神,讲政治顾大局,舍小家顾大家,用精湛的医术和忘我的热情为藏区群众服务。2018年3月13日,刺耳的警笛声划破了黑水县城的宁静,救护车疾驰驶入黑水县人民医院急诊科,车上抬下来一位胸腹部复合伤患者,生命体征极不稳定。根据工作经验,王大浒决定立即对患者进行CT检查,CT提示腹腔大量出血,病情万分紧急。他凭借精湛的业务水平,为患者做出了快速精准的诊断,并积极配合外科团队会诊,成功完成了一台在当地没有先例的手术,用实际行动展开了一场和“死神”赛跑的生死营救。2016年至2018年,基于黑水县人民医院放射科的具体情况,他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计划,填补放射科多项业务空白,从规范放射科检查流程,到增设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三维重建技术等,黑水县人民医院放射科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技术水平得到迅速发展,服务能力显著提升,CT/DR病人量提升150%--200%。
无私奉献为藏区人民谋健康
由于气候环境恶劣,高原反应、呼吸困难、流鼻血、头痛、失眠是常事,但王大浒从未放弃坚持。他的梦想,就是为黑水县医疗事业多做贡献,把从“输血”向“造血”转变的“传帮带”工程落到实处。王大浒通过言传身教,从基础抓起,开展多项专题讲座,手把手进行指导、带教,开展三基培训及专科技能培训,着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本土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为提高藏区医务人员的临床理论和诊断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为黑水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大幅提升放射科诊疗水平。王大浒立足本职、用奉献实现自我,阳光而无私,持久而热烈,用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质,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砥砺奋斗,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贡献青春力量。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
在春节这个中国人最大的节日里,酒肯定不可或缺。这不,离春节 [详细内容]
- ·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了过年的主题
- · 图解:春节到来,福利应该怎么发?
- ·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春节里细品文化的佳酿
- · 本网总编深入市县向有关企业社团拜年
- · 习近平给“王杰班”全体战士回信 勉励他们
- · 南京,一座有趣的城市。
- · 什么是“绝日”?为何农村老人说,今年二十
- · 人生,多做这“四善”,终会善有善报!
- · 六种错误锻炼加速衰老
- · 过年入寺拜佛烧香,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