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族长有哪些权力?

产生的条件
在古代,交通不便,姓氏家族聚居比较普遍,表现为同姓居住同一地区,因受儒家孝爱文化的影响,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堂也多见 ,一个宗族可能即为一个自然村落,多由姓氏得村名。又受国家统治者的需要,家族一般都建有祠堂,祠堂有“祠规”,亦即家法,管理家族事务就要有族长,族长由家族中最有地位、最有声望的人担任,族长在家族中权势至高无上。大家族都修家谱,每隔三十年续修一次,同一家族中以字辈确定长幼尊卑,并记于家谱中。由于字辈的确定,极端情况下甚至有白发苍苍的老者还得称穿开裆裤的幼童为老太爷。
族长的作用
族长总管全族事务,是族人共同行为规范、宗规族约的主持人和监督人。族内发生纠纷由族长全权处理,对违犯族规的人,族长有权根据宗规族约给予制裁,宗族内部的管理和各项事务的主持一般都由族长担纲。小如家庭纠纷、婚丧喜庆;大如祭祖、祠庙管理等事务都要主持。姓氏族长制源远流长,至迟可追溯至宋代。宋代理学家提出恢复宗子法主张后,宗子的族长地位,在民间家族中被普遍承传下来。各地许多家族除大宗之子(族长)统领最高决策权外,族内辈分高的长者也承担了重大职责。
族长的权利
族长所拥有的权力,便是族权。他们可以主持祭祖,代祖先立言,代祖先行事;还可以制订和修改各种家训族规,操纵家族事务,规约族人行为,并充当族人纠纷案裁判和法官。他们控制着族田和其他共有财产的管理权和分配权,控制着宗族与外部的联系。对于所谓触犯家规的族人,族长有权决定各种处罚和惩治,甚至处死。因此,族长们实际上拥有主宰家族一切事务的最高权力。由于每个家族往往非单一族长所能支配。
管理结构
族长之下还有房长、士绅学士、掌事的董首等等,构成庞大的宗族管理阶层。主要协助族长工作的是房长和柱首。一大宗族的分支称“房”,各房均有房长,房长按血缘关系由该房辈分最高、年龄最大者担任,在祭祀事务上拥有很大的权力。柱首,是处理一族内日常事务的人,如收租、筹办祭祀活动等。
历史与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宗族制度受到限制而削弱。虽许多乡村虽没有确定的族长,但重要事情往往仍请长辈人拿主意,他们利用影响力和号召力,协助村干部工作。一般由大家之长参加竞争,辈分并不讲究,这种人俗称“福头”。其职能是安排族中如修族谱建祠、传播孝爱文化等事宜,但已无族产可管。一些地方宗法文化并未在农村彻底消亡,一些乡村,仍有很强的宗族意识,近年各地方宗族宗族文化蓬勃发展:修谱建祠、宗亲互助、姓氏研究、扫墓祭祖等等。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
在春节这个中国人最大的节日里,酒肯定不可或缺。这不,离春节 [详细内容]
- ·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了过年的主题
- · 图解:春节到来,福利应该怎么发?
- ·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春节里细品文化的佳酿
- · 本网总编深入市县向有关企业社团拜年
- · 习近平给“王杰班”全体战士回信 勉励他们
- · 南京,一座有趣的城市。
- · 什么是“绝日”?为何农村老人说,今年二十
- · 人生,多做这“四善”,终会善有善报!
- · 六种错误锻炼加速衰老
- · 过年入寺拜佛烧香,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
最新排行
- · 槐树典故:门前一棵槐 财源滚滚来
- · 闲话"贵姓":哪几个姓不能叫"免贵"?
- · 关于“岁进士”与进士的称谓
- · “王”为第一大姓 新百家姓排序出炉
- · 王氏分布图
- · 中国王姓宰相151人
- · 清明节
- · 新安联谊会会旗征集图案之一
- · 琅琊王
- · 历代姓王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