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不一般的《教子经》


1
陆游
例如北宋爱国诗人陆游,不但要求子女好学上进,而且还要求子女身体力行。他在一首题为《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中写道: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短短的二十八个字,陆游在这里揭示的是一篇有关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大道理。
陆游还有一首在他临终前写的《示儿》诗。他没有要求儿女们如何为国尽忠,如何为家尽孝;或者如何继承父业。他只要求儿女们为他做一件事: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还是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让人一览无余。对儿女的一声期盼,教人痛入肺腑。

2
林则徐
清末爱国英雄林则徐的政治抱负与众不同,他的修身理财观念也非同一般。他曾经写过这样一幅对联:
上联: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下联:
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增其过。
他还写了一幅《十无益》的格言,把人们通常看作有益并终身为之努力实施的十件事说成《十无益》,作为子孙后代的行为规范:
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作事乖张,聪明无益。
不惜元气,服药无益。
妄取人财,布施无益。
不孝父母,奉神无益。
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时运不通,妄求无益。
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林则徐并不是认为这十件事的本身“无益”,而是在每件事的前面设置了一个前提条件,使得对这十件事的要求更加纯正,更加完美。

3
白居易
一般人家对于儿女子孙的未来,多半都是希望他们能够出人头地,成名成家。然而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44岁那一年无端受到政治打击,被贬为江州司马。从此以后,他“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 ”;看透了世途的险恶,破灭了对名利的向往。他写了一首告诫子孙后代的诗,题目叫《闲坐看书贻诸少年》:
窗间有闲叟,尽日看书坐。
书中见往事,历历知福祸。
多取终厚亡,疾驱必先坠。
劝君少干名,名为锢身锁。
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
我们不能把这首诗看成是一首消极的劝世文。它是一首富含哲理的教子经。过分追求名利,必将自食其果。

4
苏轼
宋朝大文豪苏轼,一生政途坎坷,四处劳碌奔波。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他46岁时,和王朝云在黄州生下一子,取名苏遯(同“遁”dun),小名干儿。满月那天,苏东坡乘兴赋诗一首: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这首诗,虽是信口拈来,属于高兴之中的随意调侃;但也正是他根据自身的经历,发出的对时局的控诉。读来使人在恢谐中感到一种悲愤和辛酸。天公也是有意捉弄东坡,这个长相酷似父亲的孩子,偏偏不足一岁便被疾病夺走了生命。

5
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王阳明,用“三字经”的形式写了一部《王阳明家训》,又称《示宪儿》三字诗。全文虽然只有96字,却几乎包含了为人处世的全部内容和智慧: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
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
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
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
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

6
袁枚
清代乾隆年间著名诗人袁枚,膝下生有一女,天资聪慧,不少名门望族前来求亲,他均末允;最后却将女儿嫁给了姑苏城外的一个普通百姓之子。结婚之日,袁枚特意写了一首《嫁女词》相送:
姑恩不在富,夫怜不在容。
但听关雎声,常在春风中。
这首诗的意思是告诉女儿,找对象不能只要求财产,也不能只重视容貌;关键是要男女双方两情相悦,才有真正的幸福生活。这是两百多年以前的真实故事,但这首诗道出了现代的正确婚恋观。袁女谨遵父训,出嫁以后,果然夫妇琴瑟和谐,白头到老。袁女并把这首词作为世代相传的传家宝。
编 辑:fnstudio
标签:名人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
在春节这个中国人最大的节日里,酒肯定不可或缺。这不,离春节 [详细内容]
- ·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了过年的主题
- · 图解:春节到来,福利应该怎么发?
- ·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春节里细品文化的佳酿
- · 本网总编深入市县向有关企业社团拜年
- · 习近平给“王杰班”全体战士回信 勉励他们
- · 南京,一座有趣的城市。
- · 什么是“绝日”?为何农村老人说,今年二十
- · 人生,多做这“四善”,终会善有善报!
- · 六种错误锻炼加速衰老
- · 过年入寺拜佛烧香,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
最新排行
- · 槐树典故:门前一棵槐 财源滚滚来
- · 闲话"贵姓":哪几个姓不能叫"免贵"?
- · 关于“岁进士”与进士的称谓
- · “王”为第一大姓 新百家姓排序出炉
- · 王氏分布图
- · 中国王姓宰相151人
- · 清明节
- · 新安联谊会会旗征集图案之一
- · 琅琊王
- · 历代姓王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