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两当王羲之家谱:《王氏族谱》中嵌入的文化源码

2018-01-24 09:31:47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记者 刘小雷

打印 字号: T|T
王羲之家谱发现地金洞乡太阳工作站

国家二级文物王羲之家谱

书圣王羲之的名字赫然在列
 
两当王羲之家谱——《王氏族谱》始于周朝,下至明代,对一至四十五世王氏各族谱系进行了系统的归纳编辑,族谱中收录了南宋理学家朱熹所作的序,是目前《王氏族谱》所有流行版本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1 家中失火,发现国宝
 
这次来两当县之前,记者在一家门户网站看到了一则消息,陇南市两当县入选了2017中国候鸟旅居小城榜的“森林乐活十佳”。“森林乐活”这个词组让记者一头雾水,“森林”很好理解,两当县森林面积149万亩,森林覆盖率79.9%。植被覆盖率89%,这是一组多么傲骄的数据。
 
“乐活”呢?百度了一下,原来由音译LOHAS而来,是英语Lifestyles of HealthandSustainability的缩写,意为以“健康、快乐,环保、可持续”型态的生活理念。
 
原来如此!原乡梦、慢生活,在两当这样的山水小县,自然而然就会“乐活”起来,然而此次来两当,记者并未去周边的绿水青山徜徉,而是直接奔往位于城关镇东大街的两当县博物馆,在那里收藏着一套王羲之家谱——《王氏族谱》,它见证了一支族源来自琅琊王氏的王羲之后裔两百多年在两当的繁衍生息的历史。
 
在名为“书圣之源”的陈列柜前,记者见到了这套弥足珍贵的《王氏族谱》。讲解员说,《王氏家谱》是1991年在两当县北部的太阳乡(现为金洞乡太阳工作站)任家湾村店村组王文信家中发现的,二十多年前的一天,王文信家中不幸发生了一场火灾,在清理财物时他意外发现了王羲之的族谱。
 
大火过后,王文信及家人认真察看了族谱所记载的内容。虽然救火时浸湿了族谱、留下了水渍,在如此珍贵的史料上留下了遗憾,但却使《王氏族谱》重见天日,也揭开了王文信一族是王羲之后裔的身世之谜。
 
目前传世的王氏族谱共有五个版本,分别为江西九江市《德安锹溪家谱》、湖北《武昌族谱》、通山《茅田族谱》,还有《黄土家谱》、《港畔族谱》,而两当县发现的族谱为《德安锹溪家谱》,堪称王氏族谱之源,弥足珍贵。
 
两当《王氏族谱》一套共14册,总谱1册,分谱13册,为活字木印线装本,版本系南宋时修订刊印,由南宋朱熹作序,家谱所修时限上起周朝,下至清代,对一至四十五世王氏一脉各族系、分支进行了系统归纳编辑,详尽记述了王羲之后裔王献之、王凝之等族人兴衰、繁衍的过程,是目前《王氏族谱》中最具权威的一部,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填补了王氏家族一脉西迁甘肃的历史空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