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我的家风故事”:勤俭家风世代传(王树浩)
开栏话
“家风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为此,衡水市文明办与衡水日报社开办“我的家风故事”专栏,号召广大市民从家庭做起,坚定文化自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建文明城市、创建和谐社会注入强大的正能量,也希望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勤俭家风世代传
故城 王树浩
村里孩子定亲,大人除了听媒妁之言,还会悄悄托亲访友,打听对方的“家门”。“家门”即家风门风,是每名家庭成员身上,凝聚的最典型特征。好“家门”禁得起打听,儿女的亲事便格外顺畅,反之则难免费些周折。若说到我的“家门”,最鲜明的莫过勤俭,其于祖孙三代人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并世代相传。
我的祖父生在一个清贫家庭,姊妹十人,他是唯一的男丁。兵荒马乱年景,曾祖父靠几亩薄地养活全家老小,在沉重生活面前,其不堪重负,过早地作别了人间。于是,家庭重担便压在祖父稚嫩的双肩上。年仅13岁的祖父,为破解家庭温饱难题,和成人一样,推起独轮车,做起长途贩运粮食的小生意。起早贪黑、寒来暑往,祖父的独轮车到过京津、河南、山西等地,家庭困境竟然慢慢有所好转。他勤俭持家、宽厚待人的品性,俘获了祖母的芳心。祖母毅然冲破家庭束缚,坚定地站在祖父身旁,共同担当生活的风雨。一时间,在方圆十里八村传为佳话。
等祖父的独轮木车换作胶皮大车,他成了故乡贩运粮食队伍的“领头雁”。祖母爱念叨:“自家有口吃的,看着乡亲们忍饥挨饿,心里过意不去!”因操心费力,积劳成疾,祖父步上了先人的后尘。他过世后,家庭再次陷入低谷,祖母没有屈从命运,她踮起小脚独自撑起这个家。自幼蒙受父母言传身教的伯父,加入改变家庭命运的行列。他15岁去镇上的油棉厂做工,扛棉包、轧棉油、装棉饼、卸麻袋。艰苦生活磨炼,他深深体验到吃了没文化的亏。伯父与祖母商量:“无论日子再苦再难,都不能让弟弟妹妹放弃读书!”那年,父亲刚迈进学堂的大门。然而,他骨子里流淌着大人坚忍刚强的血性。在祖母引领下,他和伯父黎明即起,披星戴月下地干活,争分夺秒完成课业,一粥一饭常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生活永远不会辜负深爱她的人们。最终,伯父成为一名优秀正式工人,父亲也光荣地走上人民教师岗位。
沿着父辈前行的足迹,时光辗转我们这代人身上。家族堂兄弟四人,受益勤俭持家的家风,体现在实践上,无疑是对各自职业的一份虔诚敬重。“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很多时候,往往认真就是素质,实干就是能力。先是大哥靠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成为县税务系统的一名领导干部。紧接着,国有企业工作多年的二哥,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我从乡镇一路走来,经历了多个县直部门的锤炼。最年轻的弟弟,足迹踏遍祖国各地,投身市场营销工作,取得的业绩深受社会认可。一个家庭的点滴进步,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可以说,这个家族走到今天,相当程度是继承和发扬优良家风的结果。
除勤俭两字,我的家风还能用忠厚善良、诚实正派等给予归纳诠释。老子曰:“吾有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勤俭持家恰是生存的基本保障。勤劳实干,便擅长用务实眼光严肃地面对生活;俭省节约,便容易对弱者怀有真诚的悲悯与同情。这一基因延续后人身上,在纷繁复杂社会洪流中,坚信不会迷失远行的方向。
“家风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为此,衡水市文明办与衡水日报社开办“我的家风故事”专栏,号召广大市民从家庭做起,坚定文化自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建文明城市、创建和谐社会注入强大的正能量,也希望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勤俭家风世代传
故城 王树浩
村里孩子定亲,大人除了听媒妁之言,还会悄悄托亲访友,打听对方的“家门”。“家门”即家风门风,是每名家庭成员身上,凝聚的最典型特征。好“家门”禁得起打听,儿女的亲事便格外顺畅,反之则难免费些周折。若说到我的“家门”,最鲜明的莫过勤俭,其于祖孙三代人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并世代相传。
我的祖父生在一个清贫家庭,姊妹十人,他是唯一的男丁。兵荒马乱年景,曾祖父靠几亩薄地养活全家老小,在沉重生活面前,其不堪重负,过早地作别了人间。于是,家庭重担便压在祖父稚嫩的双肩上。年仅13岁的祖父,为破解家庭温饱难题,和成人一样,推起独轮车,做起长途贩运粮食的小生意。起早贪黑、寒来暑往,祖父的独轮车到过京津、河南、山西等地,家庭困境竟然慢慢有所好转。他勤俭持家、宽厚待人的品性,俘获了祖母的芳心。祖母毅然冲破家庭束缚,坚定地站在祖父身旁,共同担当生活的风雨。一时间,在方圆十里八村传为佳话。
等祖父的独轮木车换作胶皮大车,他成了故乡贩运粮食队伍的“领头雁”。祖母爱念叨:“自家有口吃的,看着乡亲们忍饥挨饿,心里过意不去!”因操心费力,积劳成疾,祖父步上了先人的后尘。他过世后,家庭再次陷入低谷,祖母没有屈从命运,她踮起小脚独自撑起这个家。自幼蒙受父母言传身教的伯父,加入改变家庭命运的行列。他15岁去镇上的油棉厂做工,扛棉包、轧棉油、装棉饼、卸麻袋。艰苦生活磨炼,他深深体验到吃了没文化的亏。伯父与祖母商量:“无论日子再苦再难,都不能让弟弟妹妹放弃读书!”那年,父亲刚迈进学堂的大门。然而,他骨子里流淌着大人坚忍刚强的血性。在祖母引领下,他和伯父黎明即起,披星戴月下地干活,争分夺秒完成课业,一粥一饭常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生活永远不会辜负深爱她的人们。最终,伯父成为一名优秀正式工人,父亲也光荣地走上人民教师岗位。
沿着父辈前行的足迹,时光辗转我们这代人身上。家族堂兄弟四人,受益勤俭持家的家风,体现在实践上,无疑是对各自职业的一份虔诚敬重。“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很多时候,往往认真就是素质,实干就是能力。先是大哥靠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成为县税务系统的一名领导干部。紧接着,国有企业工作多年的二哥,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我从乡镇一路走来,经历了多个县直部门的锤炼。最年轻的弟弟,足迹踏遍祖国各地,投身市场营销工作,取得的业绩深受社会认可。一个家庭的点滴进步,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可以说,这个家族走到今天,相当程度是继承和发扬优良家风的结果。
除勤俭两字,我的家风还能用忠厚善良、诚实正派等给予归纳诠释。老子曰:“吾有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勤俭持家恰是生存的基本保障。勤劳实干,便擅长用务实眼光严肃地面对生活;俭省节约,便容易对弱者怀有真诚的悲悯与同情。这一基因延续后人身上,在纷繁复杂社会洪流中,坚信不会迷失远行的方向。

最新推荐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
在春节这个中国人最大的节日里,酒肯定不可或缺。这不,离春节 [详细内容]
- ·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了过年的主题
- · 图解:春节到来,福利应该怎么发?
- ·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春节里细品文化的佳酿
- · 本网总编深入市县向有关企业社团拜年
- · 习近平给“王杰班”全体战士回信 勉励他们
- · 南京,一座有趣的城市。
- · 什么是“绝日”?为何农村老人说,今年二十
- · 人生,多做这“四善”,终会善有善报!
- · 六种错误锻炼加速衰老
- · 过年入寺拜佛烧香,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