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传统“家训”对现代教育有什么启示?

2017-08-18 15:29:30来源:南方都市报

打印 字号: T|T
南都讯 记者黄茜发自北京 复旦大学韩昇教授所著《良训传家———中华文化的根基与传承》近日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该书提取中国古代家训中的精髓,将经典家训与历史人物、典故融为一体,读来亲切可感。8月13日,“传世家训与现代教育——— 《良训传家》新书演讲会”在国家图书馆举行。韩昇现身说法,从东西方文明的缘起开始,阐明“家训”是中国人浓缩的人生智慧,而“家”是中华文化传统最坚强的传承。
历史研究的“副产品”
韩昇的父亲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韩国罄。韩昇亦幼承庭训,自幼对于家庭教育有着深刻的体会,也促使他从家族的角度出发考虑中国传统家庭教育问题。韩昇子承父业,专攻中国古代历史。他长期从事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世家大族研究,诸多流传的家族文献给了他重要的启示。《良训传家》即是韩昇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产生的一部“副产品”。
书中,作者系统爬梳了传世的重要家训及部分现存的家谱资料,结合相关世家大族的文献记载,将家训内容还原于历史情境,使其互相映证。比如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对后代的遗训、汉武帝朝权臣霍光家族的覆灭、“关西孔子”杨震的家族兴盛、世家大族琅琊王氏百年传承等等,通过中国世家大族的历史,韩昇循循善诱地总结家训中体现的人生智慧:骄奢必败、诗礼传家、容人以量、相敬如宾、严而有慈……
韩昇认为,家训真实、实用、有效,毫无虚饰,是古人经验和智慧的凝结。除了家训家谱,古人的家书、信札、童蒙教材、诗文、史籍等,也包含许多为人处世的劝诫,今天读来,依然生动而富于启示。
读古人家训要注意两方面问题
中国传统的家训对当代教育亦有所裨益。韩昇指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片面地强调“知识改变命运”,但教育的核心实际上是培养人,不是灌输知识技能。
“做人”需要从娃娃抓起,幼年时期的品质教育十分重要,此时最有效果的便是家教。韩昇说,曾国藩家族在190多年间,涌现了240多位有名望的人物。梁启超的9个子女中,有三位院士,另几位也是著名学者,令人艳羡。古为今鉴,韩昇表示:“家训是从人生经验总结出来的智慧,它把伦理道德化成日常行为规矩和礼仪,培育文明而高雅之人,千百年来成效显著,潜移默化中规范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乃至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价值与族群认同的凝聚力。”
同时,韩昇也提醒,当代人阅读古人家训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不能以功利之心去读家训,家训不是“武功秘笈”,不会提供快速成功的终南捷径。二是不要拘泥于形式,古今生活习惯变化甚大,读家训要紧在于领略精神,无需墨守成规,亦步亦趋。
编 辑:wangshi 标签:家训 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