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坑村—— 唐诗之路上的“桃花坑”

民宿栖霞山居一角。记者 鲁威 摄
昨天,记者驱车从宁波出发,到达溪口后,经过董村,便来到栖霞坑村了。站在村口眺望远方,可以清楚地看到溪口徐凫岩。有学者考证过,徐凫岩瀑布下的棲霞坑,就是诗人陆龟蒙、皮日休多次提及的“桃花坑”,清末才改名为栖霞坑。黄宗羲、全祖望及宁波郡守李濂等人也写过《桃花坑》等诗句。这些都说明棲霞坑村曾经是诗人们隐逸闲居之地。
筠溪穿村而过,村子两岸分布着清—色晚清以及民国时期的各类型建筑。村民告诉记者,目前村庄实际居住人口约200余人。村里以王姓为主。数百年前,王羲之的后代迁居于此,并建起了生活20代的家园。
栖霞坑村民提供的王氏宗谱显示,王氏先出山东琅琊,自六朝始迁越州诸暨,而后迁明州奉化,再迁定海金塘,再返迁四明棲霞坑。这里的王氏就是王羲之。他是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后迁至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棲霞坑村有三座石拱桥,村口的长寿桥,村中的长安桥,村尾的永济桥,都建于明代晚期至清代乾隆年间。三座古桥犹如村庄的脉络,潺潺的溪水从桥下流过。
长寿桥,长8米、高4米,由乱石垒成。石拱桥上有鹅卵石铺就的步阶。桥旁有一座凉亭叫长安庵,以前还是村里的小学。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曾在长安庵里念书识字。
长安桥横亘在村中,长20米,宽17米,拱高5米,横跨于南培岭水之上。桥上建有小木屋,自古便是村民遮阳避雨的好地方。长安桥的北面有一座关帝庙,上有对联书云:义存汉室三分鼎,志在春秋一部书。桥的另一侧有两株古香樟,沁人的清香盈满整个村落。
村尾的永济桥,连接着一条千年古道。这便是栖霞坑古道,是宁波十大古道之一。
走在棲霞古道,岩石的颜色红白相间,恍如桃花满地,这就是所谓的丹霞地貌。余姚与奉化接壤的地方,几乎都是这样的地貌。一路上,卵石铺就的古道,林荫遮道。
随着游客增多,村里的配套旅游设施也开始完善起来。村里不仅开起了农家乐,如今还开起了民宿。“每年来走栖霞坑古道的游客非常多,除了宁波,还有上海、苏州等地的客人。给古村带来了人气,也带来了村民就业的机会。”村书记告诉记者。
栖霞坑村交通途径:
1、宁波南站乘直达大巴车到奉化溪口镇,然后在汽车站乘坐25路公交车到栖霞坑村。
2、自驾线路:沈海高速—宁波西枢纽—甬金高速公路—溪口西互通—鸡东线—棲霞坑村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
在春节这个中国人最大的节日里,酒肯定不可或缺。这不,离春节 [详细内容]
- ·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了过年的主题
- · 图解:春节到来,福利应该怎么发?
- ·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春节里细品文化的佳酿
- · 本网总编深入市县向有关企业社团拜年
- · 习近平给“王杰班”全体战士回信 勉励他们
- · 南京,一座有趣的城市。
- · 什么是“绝日”?为何农村老人说,今年二十
- · 人生,多做这“四善”,终会善有善报!
- · 六种错误锻炼加速衰老
- · 过年入寺拜佛烧香,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