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兵”和“勇”还有这区别?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因其年代并不久远,存世历史材料齐全,更能引起大家的兴趣,由此衍生出很多清朝题材的影视作品,在清代历史背景的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兵”和“勇”这两类人,你是否思考过这两类人的区别,也许有人觉得“勇”就是勇猛的简称,应该比“兵”更厉害、地位更高,实际是这么回事吗?

“兵”是清朝国家的常备武装力量,包括八旗军和绿营军,八旗军包括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直接隶属于皇帝,绿营兵是为弥补八旗军的不足,由汉人组成的部队,以绿旗为标志,也称绿旗军。八旗军大部分卫戍京师,掌管京师安全,绿旗军则遍布全国各地,其数量要比八旗兵多数倍。八旗军和绿旗军虽使命相同,但朝廷十分倚重,他们被统称为“兵”。
满清入关之后,八旗军战斗欲望骤减、贪图享受,在平定三藩之初,刚入关几十年的八旗军战斗力完全暴露,康熙大帝不得不完全依靠绿旗军, 雍正皇帝登基后,发起了整军治军的行动,八旗军才有所收敛,但其职能渐渐被绿旗军取代。

“勇”其实是绿旗军的一种补充,清朝在雍正之后,八旗军渐渐荒废,单依靠绿旗军,兵力已经明显不足,因此若遇有战事,清廷就会要求就地临时招募军队,战事结束后立即解散,这些临时招募而来的士兵就是“勇”。
说白了,“兵”才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勇”只是临时工,待遇自然也就不同,而且一旦遇到战事,冲锋在前的一定是“勇”,“勇”字也并非取自勇猛,而是取自“乡勇”,直到清末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由于曾国藩组建的湘军就是“乡勇”,“勇”才定了兵制,可以享受饷粮,李鸿章的淮军实际上也是“乡勇”组成,不能说晚清“勇”代替了“兵”,只是清政府为了利用他们,职能上把他们变成了“兵”。
编 辑:wangshi
标签: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
在春节这个中国人最大的节日里,酒肯定不可或缺。这不,离春节 [详细内容]
- ·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了过年的主题
- · 图解:春节到来,福利应该怎么发?
- ·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春节里细品文化的佳酿
- · 本网总编深入市县向有关企业社团拜年
- · 习近平给“王杰班”全体战士回信 勉励他们
- · 南京,一座有趣的城市。
- · 什么是“绝日”?为何农村老人说,今年二十
- · 人生,多做这“四善”,终会善有善报!
- · 六种错误锻炼加速衰老
- · 过年入寺拜佛烧香,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
最新排行
- · 槐树典故:门前一棵槐 财源滚滚来
- · 闲话"贵姓":哪几个姓不能叫"免贵"?
- · 关于“岁进士”与进士的称谓
- · “王”为第一大姓 新百家姓排序出炉
- · 王氏分布图
- · 中国王姓宰相151人
- · 清明节
- · 新安联谊会会旗征集图案之一
- · 琅琊王
- · 历代姓王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