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秀芬:弱肩挑重担 老母守病儿

2017-05-14 13:33:11来源:苏州日报

打印 字号: T|T
 王秀芬,1940年4月出生,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镇耕余村农民。在别人儿孙绕膝,喜享天伦的年纪,王秀芬却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和乐观,以爱之名,撑起一个家庭的脊梁。如今,虽将至耄耋,但面对轮椅上的病儿,她誓将这场以母爱为名的"长征"坚持到底。2017年3月,王秀芬当选孝老爱亲"中国好人",荣登好人365封面人物。
祸从天降,从此踏上荆棘路
王秀芬原本有个幸福的家,丈夫李雪高是一名小学教师,儿子李政是扬州大学的高材生,女儿李小芳(化名)在企业上班。然而,王秀芬丈夫54岁那年,丈夫患上"小脑性共济失调",会因小脑萎缩而逐渐失去行动、语言等能力。62岁时,李雪高已经下半身瘫痪,吃喝拉撒全靠王秀芬一手料理。
王秀芬对丈夫精心呵护,无怨无悔。除照顾丈夫,她舍不得家里的几亩田地,见缝插针跟别家男劳力一样拼命,硬是让自家田地郁郁葱葱。有一次下田劳动回来,王秀芬看见丈夫坐在轮椅上抽自己耳光,边打边哭怪自己没用。老头子,你"这是干什么!"王秀芬一把抓住丈夫的手,身体不好不是你可"以选择的,这些活我一个人忙得过来,你就放心吧!我只求你每天好好的,就是老天爷对我最大的照顾了!"王秀芬用手擦去丈夫的眼泪,倔强的她却没掉下一滴泪。
就在丈夫瘫痪了2年后,2003年,34的女儿李小芳竟出现和父亲当年一样的症状,走路不稳常跌倒。"女儿那么年轻,外孙才8岁。我的心揪成一团,只能在烧火做饭或者一个人骑车的时候哭。那几年常常是弄好老伴,就骑三轮车去女儿家洗洗晒晒。幸好有个好女婿,让我少操不少心。"
咬紧牙关,古稀母亲挑大梁
2006年,年仅35岁的李政也被查出小脑开始萎缩。王秀芬心如刀绞,她明白,儿子也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儿啊,回"乡下老家吧,妈连你和你爸一起照顾!"话虽如此,但面对家里2个生病的男人,瘦弱的王秀芬很不轻松,这份不轻松不仅仅来自身体疲累,更来自心理上与绝望二字的不断斗争。我不"能再垮了!我垮了,他们就真的'站'不起来了。"
2009年,丈夫李雪高带着对王秀芬的眷恋和对一双儿女的牵挂离开了这个世界。尽管生命的最后几年都在轮椅上度过,但因妻子无微不至的照顾,李雪高全身没有一处褥疮。不得不承认,丈夫的离去减轻了王秀芬的负担,在儿子的病情还不重的时候,她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照顾嫁到旁边乡镇的女儿。骑上电动小三轮,王秀芬一到女儿家便马不停蹄地开始忙活,亲家做好了午饭她从来不吃。有时间,便将女儿接回家照顾几个月,以减轻女婿一家的负担。
且行且惜,母子连心抗病魔
2012年4月,听说做干细胞移植可治好儿子的病,王秀芬带着儿子到上海华山医院做干细胞移植,花掉8万多元,可基本没效果。老母亲何尝不难过,但王秀芬会选择一个人在灶头旁痛哭,擦干眼泪面对儿子时永远是积极、乐观。
母子二人的生活来源就是李雪高去世后发放的抚恤金和李政的病退金,现在每个月有2200元左右。对自己节约到近乎吝啬的王秀芬,对儿子的伙食非常舍得。
每天凌晨5点半,用不着闹钟,王秀芬便醒了,多年来的习惯早已成自然。生火煮粥、煮鸡蛋,有时会炒个新鲜蔬菜,牛奶或者豆浆替换着来,一根香蕉是必备。约莫7点,服侍儿子穿衣洗漱,等他吃上热腾腾的早饭,时间正好。
"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的苦与乐。"正像歌曲《懂你》中唱的那样,王秀芬用瘦弱的臂膀为儿女挡风遮雨,誓将这场大写的母爱进行到底。
 
编辑点评:两次采访王秀芬,总会被她的乐观所打动。这种乐观只有在饱经风霜依然还有颗强大内心的人身上才能真正体现。虽然自己腿疾日益严重,走路不再风风火火,可依旧掩藏不了一个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母爱如水,水柔无形,绵绵不绝,感天动地。
张家港日报社 浦江
编 辑:wangshi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