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宏住:二十年,甘当乡亲们的“跑腿”

2017-05-02 14:56:22来源:三明日报本报永安记者站魏兴谷

打印 字号: T|T
 
  “大事小情问支部,难事急事找宏住。”永安市青水畲族乡龙吴村流传的这句顺口溜,流露着村民对村党支部书记王宏住的真挚情感。
  1997年至今,王宏住先后担任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职务,从26岁的毛头小伙子干到如今成熟的中年人,20年如一日。20年来,有家人责怪,亲友埋怨,村民不理解,但王宏住完全将这些“牢骚”抛到脑后,他说,既然选择了村主干这一行业,就别后悔,要想方设法为村民办点事。
  龙吴村村民以种植业为主,林宏住积极引导村民转变观念发展多种田地经营,建立3000余亩的高山无公害反季节蔬菜示范基地、2000余亩的超甜玉米示范基地,成立青水农丰蔬菜合作社,引导村民实施“菜→稻→菜”等田地轮作方式,并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带领村民增产增收,人均纯收入达15365元,龙吴村彻底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
  “民生事”就是“心里事”
  4月25日,行走在龙吴村后山的“罗兜山”生态公园的休闲步道上,映入眼帘的是大树掩映下村民健身的身影。
  “公园去年9月11日建成,现在已经成为村民农闲时的好去处,妇女们跳广场舞的理想场所。”村民王宏镇说,我们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有公园健身了,这得多感谢我们村的引路人——王宏住。
  “罗兜山”生态公园项目建设是一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也是王宏住担任村主干以来,一直想做的“心里事”。
  罗兜山是龙吴村内王氏宗祠的后山,王氏宗祠是王审知(开闽王)母亲随军途经龙吴村时生病休养之处,后来病故在龙吴村。至今,青水境内完整保存着王审知母亲之墓,现在龙吴村内还有王审知后裔近500人。
  “建设‘罗兜山’生态公园,既能保护好有历史意义的王氏宗祠古建筑,又能让村民有休闲健身之处。”王宏住说。龙吴村村财一年收入约8万元,每年需要近15万元运转资金,建设生态公园,要67万元,哪来的钱?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没有钱,让王宏住的梦想一年年化成泡影。“这个生态公园一定得建成,也好了结我一桩心事。”王宏住说。
  王宏住开始“跑断腿,磨破嘴”地要赞助,同时,他宣传发动村民捐资。
  功夫不负有心人。“罗兜山”生态公园建设项目被列入省级“一事一议”重点项目补助30万元;龙吴村作为国家级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的设区村获得补助5万元;乡财政补助3万元;村民认捐20万元。
  有了资金,项目说动就动。2015年初,“罗兜山”生态公园开始动工建设,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建成了。
  “罗兜山”生态公园项目已经建成投入使用,但王宏住并没闲下来,他还要忙于跑部门、要赞助,将剩余的约9万元工程款补上。
  “百姓事”成了“自家事”
  清澈的苏坑溪穿过龙吴村,好似一幅美丽画卷。
  “这条小溪曾给我们村民带来灾难。”王宏住说,每年汛期,大水就灌进农田,导致农作物被冲毁,其中,一处约250米的河堤3年前就被洪水完全冲毁,直接影响周边农田约50亩,村民周茂最的6亩农田已经两年无法耕种了。
  农田被冲毁,生计没了来源,老周急坏了,就向王宏住反映。
  “村民的事就是我的事。”王宏住说,一定要将这段被冲毁的河堤修复起来,保住村民的“饭碗”。
  说干就干,王宏住又开始“跑腿”了。他多次跑乡政府、跑市水利部门寻求帮助。去年10月,水利部门将龙吴村的河堤修复列入水毁工程项目补助30万元,同时乡里也配套相应资金。
  250米的河堤修复得以顺利动工,1月份,工程完工。老周的6亩农田也复原了。老周整着地,笑容在阳光下更加灿烂。
  “分外事”当作“分内事”
  “民以食为天”。青水畲族乡集镇内曾经有3家生猪私宰点,长期为青水村民供应猪肉,但在村民聚居地进行生猪屠宰,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其中有一家还在校园周边,学生上学、放学都得捂着鼻子经过。
  这事,王宏住多次向乡里反映,乡里多次协调,但都没有结果。
  因王宏住与这3家生猪屠宰点的老板都比较熟悉,因此乡领导就请他出面。
  对这“分外事”,王宏住格外上心。他一家家走访后,摸清了症结。“要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最好是将3家屠宰点进行整合,重新选址新建,让他们有地方去。”王宏住说。
  王宏住又跑环保、农业等部门,请相关部门专家配合选址,最终在距离集镇约1公里的黄景山村选择一块约800平方米的老宅基地,按环保、农业等部门的要求进行新建生猪屠宰点,同时办理了正规手续的营业执照,将集镇内3家屠宰点整合在一起。
  新建的生猪屠宰点去年中秋节投入使用,分散在集镇内的3家生猪屠宰点也彻底拆除,集镇内原本臭气熏天、苍蝇满天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三明日报本报永安记者站魏兴谷
编 辑:wangshi 标签:乡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