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达州开江王氏家规:读书明理、自强不息

2017-04-10 17:12:45来源:华西都市报

打印 字号: T|T

王家大院内的“开江红色文化陈列馆”。

2014年修缮后的王家大院。
  在达州市开江县普安镇,万亩“莲花世界”省级农业主题公园旁,有一个王家大院。这个大院培养出了不少优秀人才,例如革命烈士王平夷,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王国平,现任开江县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的王锡生,以及开江县宣传部副部长王万斌等。
  王氏家族历代人之所以能取得较高的成就,与他们良好的家风家教密不可分,尤其是对家规家训的世代相承,更加丰富了王氏家规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在四川省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中,达州市开江县普安镇王氏家族家规,网络投票结果在全省排名靠前。
  /先辈言传身教/
  王家大院走出杭州市委书记
  王家大院正堂的主人,叫王中道(别名王德斋),出生于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娶妻顾氏,名讳世珍。夫妻勤劳俭朴,生育了三男三女。王中道用王氏家族的优良家规,言传身教,教孩子们耕织,让他们知书识礼,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来兴旺家业,成就了王家大院独具内涵的良好家风。
  大院里的王正煊(后改名王平夷),受王氏家规的影响,从小刻苦学习,后在北京求学,从此,王正煊改名王平夷,踏上了革命的旅程。1935年,王平夷投身于抗日救亡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并参加了中华民族先锋队,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平夷毅然去延安参加革命。
  1938年,王平夷到浙江担任《浙江潮》周刊编辑,并于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先在义乌等地做地下工作,后任新四军浙东游击队金萧支队八大队大队长、教导员。由他主笔撰写的社论和专论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正确剖析抗日战争形势,阐明抗战必胜的道理,鼓舞群众、动员群众奋起抗日,在当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军北撤,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部宣传科长、《前锋报》社副社长等职。解放后担任杭州市市委书记等职,一生奉行廉洁从政,为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屡建奇功。尤其是对杭州工业基础的奠定,城市建设和园林绿化的发展等方面多有建树。
  /家规泽被后人/
  “读书明理自强不息”世代相承
  “父亲从小对我管教极严,让我时刻牢记家规家训。”王氏家族的后人王子华,始终忘不了父亲罚他抄家规的事。那年,王子华十六岁,周末在家,父亲外出办事,出门时叮嘱他一定要好好温习功课,而王子华不但没有温习功课,还一头扎进了小说世界。“父亲回来检查功课,结果我是一问三不知,他先让我把功课温习完,再罚我抄家规50遍。”
  受王氏家规的教育和影响,王平夷之子王国平,从小便立志要为国家作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王国平曾担任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务。“我父亲从小就教育我要相信党、忠于国家,时刻牢记规矩二字。”王国平说,父亲王平夷对他的影响很大,王氏家规也是他做人做事的准则。
  “我们家规里的‘读书明理、自强不息’,对我影响很大。在求学过程中,正是这八个字让我钻得进、静得下心,现在在书法上小有成绩,这也是让我觉得比较自豪的一件事。”开江县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王锡生说,受王氏家规影响,他一直致力于通过艺术的方式,让这种优良的家规传承下去、传播开来,让更多的人受益。
  王本怀也是从小在王氏大院里长大,深受家规影响,做老实人、做诚信人、做善良人,成了他的人生信条。他也教育后辈:要把王氏大院好好保护下来,将王氏家规家训永远传承下去。正因为有这样良好的家规家训,王氏后裔遵纪守法,勤俭持家,团结邻里,奉献社会。现王家大院已开辟为开江红色文化陈列馆,以红色文化、优良家风影响着更多的人。
  伍江波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曾业(开江县纪委供图) 
编 辑:wangshi 标签:王氏 达州 开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