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胜利 爱心路上全家齐上阵

2017-03-16 10:25:09来源:菏泽日报

打印 字号: T|T
    在曹县武装部西侧约50米处有一家叫作“爱华家纺·一中缝纫”的店铺,店面不大,在繁华的城市街道丝毫不起眼,但是每天进出这里的人却是络绎不绝,只因为它还有另外一个招牌——“曹县环卫之家”。“每天我都从这里过好几趟,既能歇歇脚又能喝口水,这么些年来,感觉就像在自己家一样。”环卫处工人翟西文说。
   店铺的经营者叫王胜利,是一名伤残退伍军人,目前也是曹县退伍军人志愿者服务队队长。1989年3月退伍后,被安置在县商业局百货公司上班。从那时起,王胜利就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每年的学雷锋纪念日、“五四”、“八一”、国庆节等重大节假日,他都发动大家开展各种公益性活动,救助社会弱势群体,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活雷锋”。
   2011年3月,王胜利从单位辞职,和妻子王爱华在县人武部西侧开了一家缝纫店铺。刚开业不久,王胜利发现经常有环卫工人到他店里要水喝,他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环卫工人每天早出晚归打扫卫生,工作很辛苦,自己何不设立一个免费饮水点,为他们提供帮助呢?征得妻子同意后,王胜利说干就干,第二天,他就上街购置了遮阳棚、保温桶、马扎等用品,正式设立了饮水点。2012年,王胜利参与筹建“曹县志愿者协会”,组建“曹县退伍军人志愿服务队”和“老年志愿者服务队”,并在“免费供水点”的基础上,增加了“爱心捐赠”和“失物招领”等公益服务项目,号召和带动社会爱心人士参与爱心活动。
   丈夫王胜利积极组织爱心活动,妻子王爱华就毫无怨言地支持丈夫。
   每当酷暑炎夏的时候,王爱华每天都及早为环卫工人们熬制好绿豆汤,准备好矿泉水。为此,他还专门购买桌椅、遮阳伞和供水设备,每年的供水耗资大约有3000余元。
   “环卫工人们很辛苦,看到他们能来这里歇歇脚,解解暑,我也很高兴。”王爱华说,我们也就是出点钱出点力,为更多的环卫工人提供一些方便。
   爱心在传递,全家齐上阵。王胜利70多岁的母亲徐美荣,是曹县老年晨练队队长、曹县志愿者协会老年服务队队长。2008年汶川大地震,她带头捐款1000元,发动成员为灾区捐款18000余元。多年来,徐美荣带领晨练队员,利用他们自己的生活赡养费和健身后节省的医药费,为曹县、单县、定陶、成武等县区的乡村修路、修桥、修建学校、资助贫困学生、救助孤贫儿童、大病致贫家庭进行捐款捐物,她个人累计捐款6000余元。在其带领下,老年队队员共计捐款21万余元,为救助孤贫儿童捐赠棉衣910件、价值3万余元。同时,为贫困学生捐赠文具、学习用品400多套,价值2万余元。在父母的带领下,王胜利的儿子和女儿也都不甘示弱,早早就加入了志愿者协会,在节假日也经常参加爱心公益活动。
   就这样,帮助他人成了王胜利一家人的共同爱好。“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社会需要每个家庭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社会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社会大家庭也才会更和谐。”王胜利说。
  记者 王 浩 
编 辑:wangshi 标签:全家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