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最牛书香家庭:培养出11位大学生,其中6位留学硕士

李耀修合家福
秋风思故人。伴随着习习秋风,满怀憧憬的学子又将回学校,开始诗意人生。

镇隆俊昌村李家祖屋
信宜市区革命英雄李耀修的故居,一如往常每逢开学季这里都静悄悄的,只有带着暖阳的风吹过窗边盆景拂过屋内书卷的岁月之声在响动。

李耀修制作的“学习成绩览表”
“努力学习文化,奋发振兴中华”这是学习成绩览表的目标主题,成绩览表上李家16个孙子从小学一年级到升大学的各科成绩一目了然,除了2个年幼还没读大学的,3个中专毕业的,其他11个孙子全部都是本科大学毕业生,其中6位是留学硕士。如今,李家学习成绩览表里的学子都先后毕业,各自走上精彩的人生岗位,背负着李家先人的希冀,用知识文化报效祖国。年幼还没毕业的正在向家中的榜样学习,在校园里奋发努力、认真学习。
仁善家风世代传
在镇隆俊昌村的李家祖屋,至今仍伫立着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骑楼,占地两百多平米的骑楼秉承着镇隆古城旧书院的建筑风格,深藏着一个大家族的光荣和梦想。骑楼前,新建的两座高大洋楼映衬着绿意和阳光,庄严地守护着身后的古老庭院。走进李家大院,青砖台阶、雕花拱门、罗马廊柱……旁边两座洋楼里一排排充满现代气息的套房,新与旧的交辉相应,让人深深感受到在节假日族人相聚时的热闹与繁荣。
占地上千平方米的李家大院虽无人居住,但浓重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崇文、尚德、为善”的祖训如同雕花,镌刻在老骑楼的显眼位置。而新修的家训,则书写在新洋楼的入院大墙上:“敬老爱幼,互勉、互励、互助、互谅、互让,严于律己、宽己待人,精诚团结,奋力拼搏,共创辉煌。”鲜红的大字镶嵌在雪白的瓷片上,格外醒目。映衬着家训的,还有李家人的为人处世准则:“向宽处行,就平处坐,择高处立。享下等福,结中等缘,发上等愿。”以及老一辈对年轻一代的祈愿:“人生事业,大谋大成,小谋小成,无谋不成。没有时间,也要看书。”

李家家训
李家的先辈,原是六旬孤寡老人,因好心给一位潦倒路人食住留宿,路人感动遂将女儿许配给先辈,才使李家在俊昌村开枝散叶壮大起来。李家的仁善代代相传,及至李文圣祖父李宗华将其发扬光大。李宗华在南洋务工四十多年,工资微薄,但不忘接济有困难的工友,凡同乡工友故去,主动操办后事,资金不足部分,一力承担。1971年李宗华回国后,年逾古稀,仍经常见到他修桥补路的身影。村中的好事也少不了他一份,因此极受村民爱戴。
李文圣的父亲李耀修,是我市著名的革命英雄,一直秉承着“崇文、尚德、为善”的祖训立世。据《中共信宜地方史》(2006年,中共党史出版社,第54—55页)记载,李耀修在1941年读信宜师范时,经信宜特委书记王国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直属特委书记单线领导。后由党组织安排,打入国民党政权机关任职,利用职务之便搜集情报交给党组织,筹运粮食弹药给游击队。解放后在县税务局工作,积极能干。李耀修一生以一身肝胆著称,他育有7男2女,且严格以家训家规教育子女,并培育好大儿子李文圣“火车头”的模式,推动子女向上发展。李文圣在海南热带作物学院毕业后,积极扶持资助弟弟妹妹读书、工作,兄弟姐妹8人手足情深,相携进步。在李文圣的带动下,李家兄弟姐妹8人除幼年夭折的二弟外,其他均先后学业有成,其中3兄弟是通过自学取得大学文凭的,2个是国家干部,其他兄弟联合创办实业公司,2个妹妹则经商致富。
李耀修的一颗红心,除献给革命事业外,还交给了教育和公益事业。在他的影响下,儿孙们个个自强、仁爱、孝顺、上进且满怀仁心。李耀修晚年,在俊昌村惟宪小学捐建教室一个,并带头捐资5000元修建昌耀公路。父亲的善举润物无声,李文圣6兄弟不忘父志承袭善举,虽多数身居外乡但不忘家乡所需,积极为家乡上圹村安装一公里多自来水管,建水池解决二百多人的食用水;捐资建设一公里多的村道,方便村民出行;捐资市区一河两岸、洛湛铁路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捐资家乡奖教奖学活动以及家乡文娱体育活动,丰富家乡人民生活。多年来,李文圣6兄弟,先后为家乡公益事业捐资100多万元。李氏家族的善举,传为佳话。
书香孝道今犹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李耀修虽于2011年逝世,但他和儿孙们达成的行事准则仍烙印在家族的每一个活动上:寒暑假的“学习成绩览表”评比活动,每个小家庭的家长和孩子都认认真真参加,虔诚地持续此项活动25年;家族每年的春秋二祭,身居世界各地的儿孙都不远万里相约相聚在一起,文明祭祀悼念祖先;家族中发生大事或有重要事,成年以上的每一位家庭成员都积极参与,民主讨论……
在李家,每一位父母都被要求做好表率以身教教育好下一代。李耀修作为一家之长,晚年仍担负起教育孙儿的重任。1990年,他在市区房子的厅堂里挂上了特意制作的“学习成绩览表”,激励孙儿们读书报国。成绩表中规中矩地设置着姓名、科目、学级(上、下学期)等栏目,成绩表如同一本历史书记录着李家的每一位儿孙的成长轨迹。16个孙儿,从小学、初中、高中、升大的各科成绩及就读学校,甚至所获得的各项荣誉奖励,一目了然。并制定相应的家庭教育奖励措施,每到春节就举行奖学大会,鼓励孙儿们追赶学习。寒暑假的学习成绩汇报大会以及春节的奖学大会,是李氏家族最为重要的集会,每一位家庭成员都要求参加,因此学习成绩汇报大会又成了学习交流会,家长交流教育心得会,学子交流学习经验会。每一次集会就是家族的一次新进步。随着家族里大学生逐年增多,学习成绩汇报会也逐渐演变为家庭联欢会,每一位家庭成员上台展示才艺,缔造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缤纷之家。
“学习成绩览表”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李家每一位儿孙在学习上的成功与失败。而父母的教育则如同墙上的祖训、家训,时刻警醒着李家儿孙的言行。李文圣认为,要求一个家族取得进步就如同要求一个团队取得进步,首先要有一个好的领队,以榜样力量引领团队发展才能取得整体发展。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李文圣遵父训充分发挥着“领头羊”作用,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李文圣都极尽所能为弟弟妹妹做好榜样,引领弟妹上进。李文圣树立的“领头羊”教育模式,也在李家教育中彰显着重要成效:长孙岩军1993年考上大学后,其弟妹先后11个人上大学;老五岩坚留美求学,带动弟妹先后6人出国留学。李文杰作为一名教师,他的“感恩教育”方式,进一步继承发扬了祖训中的“尚德”,他常年躬身服伺父母,极尽所能为村中长辈做力所能及之事,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爱护幼小的美好品德因此根植在李家后辈骨髓里。李文华倡导的“个性化发展”,让李家子孙能在各自兴趣领域上自由翱翔。而李文强强调的“团队意识”,进一步巩固了家训中的“精诚团结”,要求李家后辈在竞争中增强团队意识,共同进步。父辈的榜样力量,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李家后辈的每一个人。
李文圣的父亲李耀修,是我市著名的革命英雄,一直秉承着“崇文、尚德、为善”的祖训立世。据《中共信宜地方史》(2006年,中共党史出版社,第54—55页)记载,李耀修在1941年读信宜师范时,经信宜特委书记王国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直属特委书记单线领导。后由党组织安排,打入国民党政权机关任职,利用职务之便搜集情报交给党组织,筹运粮食弹药给游击队。解放后在县税务局工作,积极能干。李耀修一生以一身肝胆著称,他育有7男2女,且严格以家训家规教育子女,并培育好大儿子李文圣“火车头”的模式,推动子女向上发展。李文圣在海南热带作物学院毕业后,积极扶持资助弟弟妹妹读书、工作,兄弟姐妹8人手足情深,相携进步。在李文圣的带动下,李家兄弟姐妹8人除幼年夭折的二弟外,其他均先后学业有成,其中3兄弟是通过自学取得大学文凭的,2个是国家干部,其他兄弟联合创办实业公司,2个妹妹则经商致富。
李耀修的一颗红心,除献给革命事业外,还交给了教育和公益事业。在他的影响下,儿孙们个个自强、仁爱、孝顺、上进且满怀仁心。李耀修晚年,在俊昌村惟宪小学捐建教室一个,并带头捐资5000元修建昌耀公路。父亲的善举润物无声,李文圣6兄弟不忘父志承袭善举,虽多数身居外乡但不忘家乡所需,积极为家乡上圹村安装一公里多自来水管,建水池解决二百多人的食用水;捐资建设一公里多的村道,方便村民出行;捐资市区一河两岸、洛湛铁路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捐资家乡奖教奖学活动以及家乡文娱体育活动,丰富家乡人民生活。多年来,李文圣6兄弟,先后为家乡公益事业捐资100多万元。李氏家族的善举,传为佳话。
书香孝道今犹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李耀修虽于2011年逝世,但他和儿孙们达成的行事准则仍烙印在家族的每一个活动上:寒暑假的“学习成绩览表”评比活动,每个小家庭的家长和孩子都认认真真参加,虔诚地持续此项活动25年;家族每年的春秋二祭,身居世界各地的儿孙都不远万里相约相聚在一起,文明祭祀悼念祖先;家族中发生大事或有重要事,成年以上的每一位家庭成员都积极参与,民主讨论……
在李家,每一位父母都被要求做好表率以身教教育好下一代。李耀修作为一家之长,晚年仍担负起教育孙儿的重任。1990年,他在市区房子的厅堂里挂上了特意制作的“学习成绩览表”,激励孙儿们读书报国。成绩表中规中矩地设置着姓名、科目、学级(上、下学期)等栏目,成绩表如同一本历史书记录着李家的每一位儿孙的成长轨迹。16个孙儿,从小学、初中、高中、升大的各科成绩及就读学校,甚至所获得的各项荣誉奖励,一目了然。并制定相应的家庭教育奖励措施,每到春节就举行奖学大会,鼓励孙儿们追赶学习。寒暑假的学习成绩汇报大会以及春节的奖学大会,是李氏家族最为重要的集会,每一位家庭成员都要求参加,因此学习成绩汇报大会又成了学习交流会,家长交流教育心得会,学子交流学习经验会。每一次集会就是家族的一次新进步。随着家族里大学生逐年增多,学习成绩汇报会也逐渐演变为家庭联欢会,每一位家庭成员上台展示才艺,缔造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缤纷之家。
“学习成绩览表”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李家每一位儿孙在学习上的成功与失败。而父母的教育则如同墙上的祖训、家训,时刻警醒着李家儿孙的言行。李文圣认为,要求一个家族取得进步就如同要求一个团队取得进步,首先要有一个好的领队,以榜样力量引领团队发展才能取得整体发展。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李文圣遵父训充分发挥着“领头羊”作用,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李文圣都极尽所能为弟弟妹妹做好榜样,引领弟妹上进。李文圣树立的“领头羊”教育模式,也在李家教育中彰显着重要成效:长孙岩军1993年考上大学后,其弟妹先后11个人上大学;老五岩坚留美求学,带动弟妹先后6人出国留学。李文杰作为一名教师,他的“感恩教育”方式,进一步继承发扬了祖训中的“尚德”,他常年躬身服伺父母,极尽所能为村中长辈做力所能及之事,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爱护幼小的美好品德因此根植在李家后辈骨髓里。李文华倡导的“个性化发展”,让李家子孙能在各自兴趣领域上自由翱翔。而李文强强调的“团队意识”,进一步巩固了家训中的“精诚团结”,要求李家后辈在竞争中增强团队意识,共同进步。父辈的榜样力量,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李家后辈的每一个人。

李家四兄弟
在李家,每年热闹而隆重的日子,还有扫墓祭祀祖先。每逢清明、重阳,李家子孙从世界各地赶回祖屋团聚,各自动手,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明祭祀事宜。祭祀最重要的目的是,亲人相聚共同纪念先人,重温祖训、家训、家规,发扬先人优秀传统。在祭祀过程中,兄弟姐妹们互相传递信息,分散到各个城市生活的年轻一代互相联络感 情,孝心、爱心、责任心,无形生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父辈们敢于作为、勇于担当、仁善孝道、团结合作的精神,深深烙印在李家后辈的身上。在这德育至上的家庭氛围熏陶下,李家后辈 “不用扬鞭自奋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李家8兄妹合照
每年寒暑假成绩汇报,是李家学子互相学习的好机会。成绩评比的日子还没到,李家的十几个学子放弃旅游机会,早早就聚集在爷爷李耀修的小房子里:一边帮助爷爷奶奶打扫清洁、买菜做饭,另一边和兄弟姐妹讨论最近所读名著、分析数理化难题、总结学习英语经验……小小的房子,充满学习讨论之声和温馨的欢声笑语。随着学习成绩评比的日子逐渐临近,李家学子们亲自动手审核、校对、统计的成绩,被爷爷李耀修工工整整地记录在“学习成绩览表”上。看着墙上的成绩,李家学子有人偷偷哭泣有人欢笑。而评比过后,爷爷的指导、父母的教诲、兄弟姐妹们的鼓励以及辅导,让每一位李家学子都满怀信心,期待着下一次评比的到来。李家“尚德”的精神,一直广为流传,及至孙辈,李耀修甚感安慰。2006年,李耀修冠心病发作留医广州第二人民医院,家境宽裕的李家不请护工,儿子、儿媳们自觉守候病床。时值暑假,在广州读大学的5个孙儿更是不约而同自告奋勇做陪护,让父辈们休息。同往常在家聚会一样,孙儿们不用父辈安排早已排列好早、晚陪护轮值表。冠心病并发症,让李耀修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手脚不能动弹。5个孙儿,每天分工协作帮其洗脸、擦身、喂食,甚至按摩手脚,读报、讲趣事给爷爷听。李耀修住院期间,孙儿们不怕累不怕臭,抢着为爷爷端屎倒尿。在爷爷排不出大便的时候亲自动手,一小戳一小戳帮爷爷将肛门内的大便扣出来。李家儿孙孝敬老人的举动,震撼着当时一起住院的每一位患者,也感动着广州第二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孙儿们的精心照护下,李耀修老人安然渡过危重期,奇迹般提前出院。对亲人如此照顾,对外人一样仁善。李家后辈李晓龙,读高中时,一次晚自习,看到一位女同学昏倒在教室,他二话不说将该同学从五楼背到一楼校医室救护。此外,在学习和生活上,他还经常为同学们排忧解难,赢得同学们的广泛好评。李家后辈温润淳良、待人接物宽宏大量的例子,举不胜举。
严厉的家训家规,让李家子孙自小就培养出独立的人格。3岁开始读书识字,熟背诗书,独自上学,独自完成作业,这是李家送儿学习的最基本过程。父辈们的坚毅与刚强,映射在李家后辈在学习上的刻苦勤奋与认真钻研。李家后辈李晓彬,在学习上一直有着坚强毅力和钻研精神,每逢遇到难题,他会食不语、夜不寝。父母叫唤,他会扬手示意安静,并冥思苦想直把难题攻破才能安心睡觉。他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让他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同级前茅,大学还年年荣获奖学金如愿摘取了全学院唯一的一个攻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位指标。

李耀修夫妇及儿孙
李岩军,1993年,考上淮海工学院,电子计算机专业毕业。任信宜市地税分局副局长。
李岩锋,1996年,考上华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管理专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中山大学经济管理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李岩坚,1998年,考上广东教育学院英语专业,留学瑞士酒店管理,获学士学位,留学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国际商务专业,获硕士学位。
李晓明,2000年,考上中山大学法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李四江,2001年,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国际金融专业,获学士学位。
李晓彬,2004年,考上中山大学,计算机应用软件专业,获学士学位。留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高级计算机专业,获硕士学位。
李晓辉,2005年,考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学院,留学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获国际商务学士和物流管理硕士学位。
李颖颖,2005年,先后留学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和伯明翰大学,获国际商务学士和财务管理硕士学位。
李晓敏,2006年,考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学院,留学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获国际商务学士和项目管理硕士学位。
李晓龙,2007年,考上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获学士学位,2011年到香港浸会大学,应用经济学专业,获硕士学位,曾留该校任教,继续攻读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
李晓丹,2010年,考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学院,留学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获国际商务学士和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学位。


最新推荐

王德明·忠孝廉臣王忠
王忠孝生处乱世,又遭倭患,家道中落。他放弃学业,担起家庭重担 [详细内容]
- · 王德明·忠孝廉臣王忠孝
- · 带你走进宁化王氏家庙,见证王家辉煌
- · 101岁的李王氏:苦水里长出幸福花
- · 王阳明:做个心中永远有光的人!
- · 解决问题最高明的方法,就两个字!
- · 太原王氏与“太原堂”、“琅琊堂”由来
- · 龙虎年才晒谱修谱,了解下少数民族那些特别
- · 祭祖礼仪与流程,值得收藏!
- · 传承宗亲文化的必要性
- · 族谱四种常见格式,哪一种最适合现代修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