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王氏简介
我们在这个城市有着古老的历史:1441年,我们的始祖王梅轩奉旨调信宜卫所守御,诰授武德将军,后随官落籍信宜镇隆西南角开创了信宜王氏的历史。
我们的祖先为这个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最文明的文化:梅轩公及他的儿孙们铸剑为犁,在镇隆筑起了最为古老的窦州古城,古城发展至今仍是信宜市最为摧燦的一颗明星。
我们有着最励人前行的家训:崇德重文、精忠报国。
我们是这个城市最强大的家族之一:575年的繁衍生息,信宜王氏已开枝散叶在省内外数十个乡镇村庄,共2万多人。
575年的历史,信宜王氏孙崇德崇文,励学报国,英才辈出,历史上最著名的为八代功勋五世仕宦。
八代功勋为:明朝诰授武略将军、惠州卫所千户、江都十八世入粤始祖,王英,字汝俊;明朝武略将军、惠州卫所千户、江都十九世王贵、字君宠;太原郡江都系信宜王氏始祖明朝武德将军、信宜卫所千户,王鉴,字孔昭,号梅轩;明朝诰授武略将军、袭信宜卫所千户、信宜二世,王麟,字应祥,号古塘;正德甲戍年袭信宜卫所千户,梅轩公长子王麟之长子王宗赐,号溪南。继修学宫,兴办学校,广培人才,乡人敬之;嘉靖乙丑年(―五六五年)袭信宜卫所千户,王宗赐之长子王勋,号少溪。与程太史结辈联诗集己失传;万历庚辰年(一五八零年),袭信宜卫所千户,王勋之长子王光祚,字恭阳。任所作为甚佳,上重之下敬之;崇祯癸酉年(一六三三年)中武举人,崇祯乙亥年(一六三五年)袭信宜卫所千户,功升阳江守备,总戎癸酉科武举。诰授武略将军。王光柞之长子王伟,字司衡,号南宾。
五世仕宦为:王凤,字应仪,凤公乃梅轩公次子。历任京都内户部粮务司,授七品散官,生七子,授承事郎,诰授七品孺人;王琦,敕授丞直郎任内阁王府纪善。琦公为风公次子,号竹所太学生,任内阁王府纪善敕授承直郎,增培先业,建树甚佳;王瞻之,诰授军政大夫历任云南徵江军民府。瞻公号节岩,由岁贡任福建漳浦教渝升琼州教授征寇功升云南徵江府礼致荣归,建祠堂定家训,当道推重。生三子,光冑,光信,光耀。功高钦加二品衔,浩授军政大夫;王光胄,字君长,号西涯,节岩公之长子也。敕授承事郎任京内王府典簿,为人端方正直,温柔善良,家庭友爱闾里仁德,其弟云阳亦任岑溪知县,兄弟同学作文日能数卷,人有双璧之称,及长各皆成名而学,年壮出仕藩府,老年礼致荣归,增培先业,置田园建书馆,栽花植树教子课孙为业德;王光信,号云阳,诰授资政大夫钦加道衔任岑溪知县。由岁贡任广西岑溪教渝署县事,敕授迪功郎,再升岑溪知县。
信宜王氏获得博士学位、研究生等英才层出不穷。北界六云木垌的300多王氏宗亲,就有获博士学位2人,研究生1人,本科生4人,大专毕业生11人,其中王欣洁获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士。又如丁堡岭脚六标村的王邦国,于2012年以信宜文科状元考取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又被清华大学录取。再有丁堡大坡村与大沙村,王氏总人口200多人,现有大学毕业生18人。
信宜王氏历来重视人文教育,人才辈出。如王泽周曾当选信宜作家协会理事,退休后当选信宜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出版了《乔梓集》及《择从轩吟草》诗联二集,在对联及诗词创作方面均有所成就。北界学地旺科村的“王氏兄弟”王文、王强进,在音乐文学上很有建树,王强进是广东省优秀音乐家、茂名市文艺创作人才、信宜市拔尖人才、信宜市音乐文学(诗歌朗诵)学会主席、信宜文学院院长,信宜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了《黑夜下起白雪》《茂名飞歌》《山水飞歌》《岭南飞歌》《信宜飞歌》等5本作品集,王文是信宜市流行音乐协会主席、信宜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出版了歌曲集《情歌茂名》。
分散在广西容县黎村墟的王氏,现有450多人,因族人重视教育,人才辈出,有5人出国留学,研究生3人,大学本科生23人,大专生14人。47人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任职,教授1人,正处级以上干部2人,科级干部5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6人,高级教师5人。
我们的王氏宗亲团结合作、拼搏前进!
明朝时期,我们的祖先建立了窦州古城最威武最辉煌的“王氏宗祠”。清朝光绪癸酉科举人何宗愈为王梅轩书院所题写的对联,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楹联:
但是,我们王氏宗亲心念旧人,发奋而为,于2001年筹备,2004夏竣工建立了被誉为窦州古城里的“八角楼”——王梅轩书院。书院头座为八角楼,中山纪念堂仿体。王梅轩书院二座为仿天安门城楼,两层共18米高,院中还建有“静芳亭”。每年清明节、新历10月2日,我们王氏子孙都从世界各地赶回书院祭祖。
为发扬先辈“崇德重文”的优良传统,信宜王氏自2011年起在王梅轩书院举行高考奖学大会,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5届高考奖学大会,共奖励了200多名信宜王氏优秀大学生。丁堡岭脚六标村的王邦国,于2012年以信宜文科状元考取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又被清华大学录取,我们王氏宗亲为他送去了“蟾宫折桂王氏之光”牌匾。
我们创作了《信宜王氏之歌》,这是信宜市第一首族歌。族歌的作词王强进、作曲王文、演唱王文婷等创作人员全部是我们信宜王氏人。
我们创办了高档次的宗亲会会刊《梅轩书简》,这是信宜市第一份宗族宗亲会会刊,由我们信宜市著名的新闻人王锦鹏、王庆珍、王强进负责编辑。
我们的宗族在不断壮大,我们的族谱也在不断地翻新。历时两年筹备,今年我们的新族谱又得以重新发放。
信宜王氏宗亲会成立于2003年11月19日,是由中华王姓太原郡江都系信宜王氏宗亲自愿组建与加入,以增进信宜王氏宗亲之间的情谊及进行信息交流、互帮互助为目的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
信宜王氏宗亲会宗旨:纪念祖宗,激励后人,爱国守法、自愿参与、各尽所能、团结诚信、联谊互助、互通信息、促进发展,增强本族凝聚力。
信宜王氏宗亲会精神:诚实团结、勤俭节约、自强不息、与时俱进。
信宜王氏宗亲会致力于加强宗亲之间的交往联谊,互相支持,互相关怀,力求服务社会,关心社会、贡献社会,对促进信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信宜王氏宗亲会高举文化兴族旗帜,密切联系广大宗亲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由王志龙、王祖耀、王有生、王文忠、王业忠等人发起并完成了重修信宜王氏大族谱、重建王梅轩书院、新建祠堂文化长廊等公益事业,设立王梅轩奖学基金,开展高考奖学活动,成效显著。
信宜王氏宗亲考上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我国著名高等学府,并秉承我族“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潜心耕耘,著书立说,出版了《黑夜下起白雪》《信宜飞歌》《茂名飞歌》《山水飞歌》《岭南飞歌》《乔梓集》《择从轩吟草》《情歌茂名》等文艺作品集,担任了信宜市总商会、信宜市音乐文学学会、信宜市诗歌朗诵协会、信宜市流行音乐协会、信宜文学院、信宜市作家协会、信宜市音乐家协会、信宜市青年文学艺术协会、信宜市中华诗词学会等社会团体的领导职务,被授予广东省优秀音乐家、广东省优秀音乐人、广东省基层文化先进工作者、茂名市文艺创作人才、信宜市十大杰出青年、信宜市拔尖人才等光荣称号,当选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等等。
江山代有才人出,日出东方红胜火,继承先辈优良传统,让我们信宜王氏宗亲们团结起来谱写一曲壮丽的诗篇、共创美好富饶的明天!加油!努力!奋进!抓住机遇、着眼当下、展望未来,祝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我们信宜王氏家族更加繁荣昌盛!
我们的祖先为这个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最文明的文化:梅轩公及他的儿孙们铸剑为犁,在镇隆筑起了最为古老的窦州古城,古城发展至今仍是信宜市最为摧燦的一颗明星。
我们有着最励人前行的家训:崇德重文、精忠报国。
我们是这个城市最强大的家族之一:575年的繁衍生息,信宜王氏已开枝散叶在省内外数十个乡镇村庄,共2万多人。
575年的历史,信宜王氏孙崇德崇文,励学报国,英才辈出,历史上最著名的为八代功勋五世仕宦。
八代功勋为:明朝诰授武略将军、惠州卫所千户、江都十八世入粤始祖,王英,字汝俊;明朝武略将军、惠州卫所千户、江都十九世王贵、字君宠;太原郡江都系信宜王氏始祖明朝武德将军、信宜卫所千户,王鉴,字孔昭,号梅轩;明朝诰授武略将军、袭信宜卫所千户、信宜二世,王麟,字应祥,号古塘;正德甲戍年袭信宜卫所千户,梅轩公长子王麟之长子王宗赐,号溪南。继修学宫,兴办学校,广培人才,乡人敬之;嘉靖乙丑年(―五六五年)袭信宜卫所千户,王宗赐之长子王勋,号少溪。与程太史结辈联诗集己失传;万历庚辰年(一五八零年),袭信宜卫所千户,王勋之长子王光祚,字恭阳。任所作为甚佳,上重之下敬之;崇祯癸酉年(一六三三年)中武举人,崇祯乙亥年(一六三五年)袭信宜卫所千户,功升阳江守备,总戎癸酉科武举。诰授武略将军。王光柞之长子王伟,字司衡,号南宾。
五世仕宦为:王凤,字应仪,凤公乃梅轩公次子。历任京都内户部粮务司,授七品散官,生七子,授承事郎,诰授七品孺人;王琦,敕授丞直郎任内阁王府纪善。琦公为风公次子,号竹所太学生,任内阁王府纪善敕授承直郎,增培先业,建树甚佳;王瞻之,诰授军政大夫历任云南徵江军民府。瞻公号节岩,由岁贡任福建漳浦教渝升琼州教授征寇功升云南徵江府礼致荣归,建祠堂定家训,当道推重。生三子,光冑,光信,光耀。功高钦加二品衔,浩授军政大夫;王光胄,字君长,号西涯,节岩公之长子也。敕授承事郎任京内王府典簿,为人端方正直,温柔善良,家庭友爱闾里仁德,其弟云阳亦任岑溪知县,兄弟同学作文日能数卷,人有双璧之称,及长各皆成名而学,年壮出仕藩府,老年礼致荣归,增培先业,置田园建书馆,栽花植树教子课孙为业德;王光信,号云阳,诰授资政大夫钦加道衔任岑溪知县。由岁贡任广西岑溪教渝署县事,敕授迪功郎,再升岑溪知县。
信宜王氏获得博士学位、研究生等英才层出不穷。北界六云木垌的300多王氏宗亲,就有获博士学位2人,研究生1人,本科生4人,大专毕业生11人,其中王欣洁获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士。又如丁堡岭脚六标村的王邦国,于2012年以信宜文科状元考取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又被清华大学录取。再有丁堡大坡村与大沙村,王氏总人口200多人,现有大学毕业生18人。
信宜王氏历来重视人文教育,人才辈出。如王泽周曾当选信宜作家协会理事,退休后当选信宜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出版了《乔梓集》及《择从轩吟草》诗联二集,在对联及诗词创作方面均有所成就。北界学地旺科村的“王氏兄弟”王文、王强进,在音乐文学上很有建树,王强进是广东省优秀音乐家、茂名市文艺创作人才、信宜市拔尖人才、信宜市音乐文学(诗歌朗诵)学会主席、信宜文学院院长,信宜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了《黑夜下起白雪》《茂名飞歌》《山水飞歌》《岭南飞歌》《信宜飞歌》等5本作品集,王文是信宜市流行音乐协会主席、信宜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出版了歌曲集《情歌茂名》。
分散在广西容县黎村墟的王氏,现有450多人,因族人重视教育,人才辈出,有5人出国留学,研究生3人,大学本科生23人,大专生14人。47人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任职,教授1人,正处级以上干部2人,科级干部5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6人,高级教师5人。
我们的王氏宗亲团结合作、拼搏前进!
明朝时期,我们的祖先建立了窦州古城最威武最辉煌的“王氏宗祠”。清朝光绪癸酉科举人何宗愈为王梅轩书院所题写的对联,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楹联:
胜地枕城隅,葱郁佳哉,看当前窦水西横,凤冈东峙。
将军贻泽远,栽培厚矣,卜此后人文豹变,科第蝉联。
民国1941年至1949年,“王氏宗祠”曾作为“信宜县警察局”办公所用。后于1959年公社化被拆除,土地也分给当地群众,再历经文化大革命,“王氏宗祠”的古建筑格局以及残存的藏品和众多古物被浩劫得荡然无存。将军贻泽远,栽培厚矣,卜此后人文豹变,科第蝉联。
但是,我们王氏宗亲心念旧人,发奋而为,于2001年筹备,2004夏竣工建立了被誉为窦州古城里的“八角楼”——王梅轩书院。书院头座为八角楼,中山纪念堂仿体。王梅轩书院二座为仿天安门城楼,两层共18米高,院中还建有“静芳亭”。每年清明节、新历10月2日,我们王氏子孙都从世界各地赶回书院祭祖。
为发扬先辈“崇德重文”的优良传统,信宜王氏自2011年起在王梅轩书院举行高考奖学大会,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5届高考奖学大会,共奖励了200多名信宜王氏优秀大学生。丁堡岭脚六标村的王邦国,于2012年以信宜文科状元考取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又被清华大学录取,我们王氏宗亲为他送去了“蟾宫折桂王氏之光”牌匾。
我们创作了《信宜王氏之歌》,这是信宜市第一首族歌。族歌的作词王强进、作曲王文、演唱王文婷等创作人员全部是我们信宜王氏人。
我们创办了高档次的宗亲会会刊《梅轩书简》,这是信宜市第一份宗族宗亲会会刊,由我们信宜市著名的新闻人王锦鹏、王庆珍、王强进负责编辑。
我们的宗族在不断壮大,我们的族谱也在不断地翻新。历时两年筹备,今年我们的新族谱又得以重新发放。
信宜王氏宗亲会成立于2003年11月19日,是由中华王姓太原郡江都系信宜王氏宗亲自愿组建与加入,以增进信宜王氏宗亲之间的情谊及进行信息交流、互帮互助为目的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
信宜王氏宗亲会宗旨:纪念祖宗,激励后人,爱国守法、自愿参与、各尽所能、团结诚信、联谊互助、互通信息、促进发展,增强本族凝聚力。
信宜王氏宗亲会精神:诚实团结、勤俭节约、自强不息、与时俱进。
信宜王氏宗亲会致力于加强宗亲之间的交往联谊,互相支持,互相关怀,力求服务社会,关心社会、贡献社会,对促进信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信宜王氏宗亲会高举文化兴族旗帜,密切联系广大宗亲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由王志龙、王祖耀、王有生、王文忠、王业忠等人发起并完成了重修信宜王氏大族谱、重建王梅轩书院、新建祠堂文化长廊等公益事业,设立王梅轩奖学基金,开展高考奖学活动,成效显著。
信宜王氏宗亲考上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我国著名高等学府,并秉承我族“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潜心耕耘,著书立说,出版了《黑夜下起白雪》《信宜飞歌》《茂名飞歌》《山水飞歌》《岭南飞歌》《乔梓集》《择从轩吟草》《情歌茂名》等文艺作品集,担任了信宜市总商会、信宜市音乐文学学会、信宜市诗歌朗诵协会、信宜市流行音乐协会、信宜文学院、信宜市作家协会、信宜市音乐家协会、信宜市青年文学艺术协会、信宜市中华诗词学会等社会团体的领导职务,被授予广东省优秀音乐家、广东省优秀音乐人、广东省基层文化先进工作者、茂名市文艺创作人才、信宜市十大杰出青年、信宜市拔尖人才等光荣称号,当选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等等。
江山代有才人出,日出东方红胜火,继承先辈优良传统,让我们信宜王氏宗亲们团结起来谱写一曲壮丽的诗篇、共创美好富饶的明天!加油!努力!奋进!抓住机遇、着眼当下、展望未来,祝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我们信宜王氏家族更加繁荣昌盛!


最新推荐

王德明·忠孝廉臣王忠
王忠孝生处乱世,又遭倭患,家道中落。他放弃学业,担起家庭重担 [详细内容]
- · 王德明·忠孝廉臣王忠孝
- · 带你走进宁化王氏家庙,见证王家辉煌
- · 101岁的李王氏:苦水里长出幸福花
- · 王阳明:做个心中永远有光的人!
- · 解决问题最高明的方法,就两个字!
- · 太原王氏与“太原堂”、“琅琊堂”由来
- · 龙虎年才晒谱修谱,了解下少数民族那些特别
- · 祭祖礼仪与流程,值得收藏!
- · 传承宗亲文化的必要性
- · 族谱四种常见格式,哪一种最适合现代修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