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定乾在德安王韶文化研讨会上的讲话

2016-06-02 10:49:58来源:锹溪王氏网

打印 字号: T|T
王韶文化研讨会上的讲话
    王定乾
    尊敬的各位宗亲,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以一个家族代表的身份,以一个参加家族文化建设新兵的身份,在此发表几点感想,供大家参考。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千年盛会千里缘,一脉相承一样情
    我们王姓是中华民族最大的姓氏。人口已经超过一亿多,是中华民族的旺族。琅琊王氏是我们的祖郡,锹溪是我们的根,我们都是从锹溪王氏繁衍迁徙到全国各地的。今天,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的宗亲云集江西德安,得到了德安老庄宗亲的热情欢迎、热情接待,这是有史以来,千载难逢的一次相聚,一下子缩短了一千年的历史。在座的远道而来的宗亲,就如离别多年未见的亲兄弟一样坐在面前,真有说不出的亲切和激动。我们有共同的祖先,我们有共同的辈分,我们有共同的祖居地,我们有共同的文化,我们有共同的血脉,我们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我们是一家亲。同时,我们也有各自迁徙、各自发展的艰辛历史,但今天的相逢让我们亲情相融,我们有很多的话要交流,有很多的历史要沟通,像失散多年的兄弟,重新回到了故乡,回到了祖地,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我们应该高兴、应该亲热。
    二、韶公显祖是骄傲,文化传承启后人
    我们今天汇集到这里,不单是亲情的交融,同时也是为先祖韶公墓群保护、建设而来。韶公是我们共同的先祖,他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以文出仕,以武报国,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带领千军万马,身经百战,收复西域河熙,可称常胜将军。韶公及其子孙五代功臣、名臣辈出,精忠报国,不亚于杨家军,更胜于岳家军,这是我们王氏家族史也是琅琊支派的显赫,是锹溪王氏的骄傲,是我们子孙的骄傲。他终后,皇帝赐葬于德安望夫山凤凰岭。有史记载,有真墓所在,有石人,石兽等为证,有出土的彩绘、壁画为证。只有韶公的显赫,才能得到皇上的恩赐,只有这种国葬石人,石马的大规模气势,才能认定是韶公的真墓。因此,我们的祖先韶公葬于德安凤凰岭无可置疑。然而,就是这样伟大的军事家、民族英雄,他的家族陵园却正在遭受惨不忍睹的破坏,山体被炸、石马被损,陵园满目疮痍。正所谓:襄敏陵园何处寻,敷阳山下草青青。阶前石像傍横石,岭上莺声泣远林。三策平戒凭史记,千年荒冢有谁怜。车车碎石输城镇,阵阵硝烟慰英灵。我们是王韶的后裔,保护和修葺王韶家族墓群责无旁贷。我们要共同把韶公文化研讨好,把历史真实东西挖掘出来,让我们的后人敬仰,让后代儿孙学习、弘扬。这一工作,有老庄的叔侄,有年轻的后起之秀王定钊兄弟,有专心研究探讨韶公文化的王可喜教授,他们默默无闻地做了大量的工作,向北京大学、中国博物馆、西北大学王韶研究会等学位,多方面搜集素材,同时遍访全国,联系王韶后裔,他们的行为得到了德安县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德安县政府发了王韶墓文物保护文件,江西省文化厅批准南昌市街道以王韶命名。他们的行动感人,他们的热心感人,他们无私奉献,他们功德无量。老庄叔侄势单力薄,人丁稀少,常年接待寻亲、扫墓的工作都应接不暇。这次活动从策划、筹备到实施,付出了很多的人力、财力,让我们很感动,我们要真诚地为家族办实事,要感祖宗的恩,要感老庄叔侄的恩。我们前来参会的宗亲,回去后要动员、要宣传、要发动。要像黄冈王姓女小学生一样,要像仁海公后裔做祠堂一样……这样的实例太多太感人,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在座的各位要把这些事迹多加宣传、发动,让更多的宗亲支持、帮助,参与王韶文化建设工作。家族事业没有国家拨款,没有自身企业,全靠宗亲解囊。这次计划的人丁费,各庄门、各县市要全力配合、积极支持老庄,支持即将成立的筹建小组,力争把王韶家族墓修复好,让我们的家族历史文化更加辉煌灿烂。
    三、盛世家族构和谐,敬祖感恩联友谊
    我们有这样引以自豪的历史显祖,有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有这么多后裔在维护,特别是在习主席提倡构造和谐、共同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遵照国家的方针政策办事,不损害他人利益,我们为保护历史文物,搞好家族文化建设为目标,有理、有节、有步骤地开展活动。老庄宗亲召开的这次会议非常不容易,我们虽然迁走了,但是要负起责任来,要无愧于亲人的重托,无愧于家族事业,无愧于祖先,无愧于这次千年的盛会,把韶公坟墓维修好,把老庄宗祠做好,为老庄的建设作出奉献,为宗亲事业开好头,起好步,为后人做一件有历史意义的实事!
    祝老庄宗亲兴旺发达!
    我们锹溪王氏家族更加辉煌!
    让我们一脉相承情同手足,千年万载永远相联!
    这正是:
    敬祖献诚心,远祖近祖,祖德宏恩当酬报;
    为人弘大义,小庄大庄,庄门联谊应往来。

                      2015年5月22日
编 辑:wangshi 标签:德安 研讨会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