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好人王会岑:爱心托善举 平凡之中见真情

2016-04-28 11:47:30来源: 新野发布

打印 字号: T|T
    有这样一个人,看起来平凡普通,却有着震撼心灵的人格力量!他用平凡书写伟大,用大爱融化冷漠,用真、善、美感动着我们。他就是新野县施庵镇宋张村人王会岑。
  王会岑,男,1974年12月14日出生,汉族,河南省新野县施庵镇宋张村人,现在濮阳市黄龙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他出身在一个农村贫寒的家庭,由于家中兄弟众多再加上性格使然的原因,他养成了多做少说、默默无闻、低调朴实、做事不张扬的习惯。王会岑打工二十七年以来,善举涓流成溪,他的感人事迹传遍了广袤的新野平原。
  见义舍利保护国家野生动物
  2015年5月23日上午,邓州市水利局和水产站在湍河岸边工地上,郑重向新野好人王会岑颁发锦旗和证书,以表彰他自觉保护国家野生动物的行为。

  为好人颁发证书
  2015年5月17日,王会岑在邓州市湍河治理清淤工作中意外发现一条大“鲶鱼”,王会岑拍照上网查询,初步判断为国家珍稀动物大鲵(俗称娃娃鱼)。几个外地老板从网上获悉后竞相购买,最高出价30万元,但都被王会岑毫不犹豫的一口拒绝。他第一时间联系当地水产部门,将娃娃鱼主动交给水产站进行保护。
  很多熟悉王会岑的人在得知他的事迹时,感动和欣慰之余,并不觉意外,因为在他们眼中,多年来好人王会岑的古道热肠,频频助人的大事小情,也正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
  遇险必出手,15年救助41人
  在王会岑的打工生涯中,既有助人为乐的平凡小事,更有舍身救人的英雄壮举,他在15年中出手相救41人,每次救人后都不让答谢,不留姓名。 2006年7月25日中午,王会岑打工回家后刚躺下休息,突然听到一阵撕心裂肺的“救命”呀,杀人了。他一骨碌翻身下床,冲出院门,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只见一个精神病人手持砍刀乱挥乱舞,把一位老太太砍得满脸是血,并冲向旁边一对夫妇和六个哭叫的儿童。王会岑临危不惧,豪不犹豫地冲上前去,用大声喊叫吸引“武疯子”的注意力。他趁行凶者转身之机,把眼看就要被砍的两个儿童拉了过来,让他们赶快逃走,然后将其它人连推带抱带进邻居院内。他迅速关上铁门,晚来一步的“武疯子”用砍刀照铁门乱砸乱砍,王会岑一边用力顶紧大门,一边打手机报警。公安特警持枪迅速赶到,制服人行凶者,他配合公安机关打完证言,像往常一样回工地上班,对别人只字不提这事,工友们至今不了解王会岑尘封九年的救人壮举。
  2009年8月13日,王会岑进城办事,在X039线宋张段见一年轻女子躺在公路边,旁边倒着一辆摩托车。这位女子因驾车撞树摔断了胳膊,不停地痛苦呻吟,过往行人担心搀扶她会惹出麻烦,一个个匆匆离去。这时,天色渐暗,路人稀少,女子越来越害怕,王会岑见到这一情景,毫不迟疑下车,拦住一位过路人把伤者一起抬上车,送往医院救治。到新野县人民医院后,他一边联系伤者家人,一边挂号、垫上手术费。当李兴敏的爱人从王茨园村赶来后,妻子伤口已处理完毕,两口子连声称谢,非要拿钱并且请王会岑喝酒不可。王会岑淡淡一笑,说:“只要你爱人身体无事,比我喝酒还痛快!”他借口上厕所,悄悄离开了医院。事后,李兴敏四处打听这位好人,直到今年6月在电视上看到王会岑保护珍稀动物大鲵的报道时,她才知道王会岑的姓名。7月23日,李兴敏夫妇举着绣有“见义勇为,救命恩人”八个大字的锦旗登门感谢,老实巴交的王会岑摸着后脑勺,不好意思地说:“嘿嘿,都是一个镇上的,往后不一定谁用得着谁,锦旗上这些话言重了,我真担当不起!”
  都说临危救人的英雄壮举机遇难求,而王会岑在今年8月三天就遇到两回。一次是8月27日上午,王会岑开着车去水利工地,见施庵镇李湾村公路边围着不少人。一位名叫李保清的老汉因开拖拉机挂错了档,撞上大树,腿部受了重伤,躺在地上不能动弹。过往车辆虽然很多,但车主怕救人会被讹诈,一辆辆绕开他驶去。围观群众也无人出来相助。王会岑看到昏迷不醒的李老汉,既痛心,又无奈,为了救人,他掏出香烟央求旁边的人帮忙把伤者抬到自己车上。然后,打电话报了警。值班交警对他的车子一路绿灯,使他很快把伤者送到20多公里外的新野县人民医院。李老汉家人赶到后,伤者已转危为安,王会岑这才松了一口气。
  另一次是8月29日,王会岑从工地开车回家途中,见彭王村南路边侧翻着一辆三轮车,车子下压着一个中年男子,地上流了一滩血。时值中午,烈日当空,晒得人身上直冒油,地面温度高达四、五十度。由于天气炎热、加上伤势过重和失血过多,伤者只能用微弱的声音说:“快救救我……!”空旷的原野四下无人,王会岑只好一个人去推那辆三轮车,他两脚蹬地,竭尽全力,猛地一下把三轮车掀翻,然后,喘了一口气,用力把伤者抱到车子后座,迅速开往县医院。经检查,伤者两腿伤势严重,膝盖血肉模糊,脚脖及脚面骨头粉碎,急需进行手术。闻讯赶来的家人带钱不多,王会岑二话不说,用自己信用卡垫付了五千元。经过医生全力抢救,伤者曾显朝转危为安,老伴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她看到王会岑身上和车子后座沾满了血,非要拿200元钱让王会岑洗车,王会岑摆着手说:“就算没你这事,我这车也该冲洗了,这两百块我说啥不能接!”
  这就是王会岑,多次救人不言谢,平平淡淡献爱心。
  情系农民工,义务讨薪九十万元
  长期的打工生涯,使王会岑对农民工兄弟情有独钟,每到一处,就与他们广交朋友。王会岑与他们约法三章:凭良心干活,按标准施工,讲安全文明,不让人家小看咱们乡下人。他在工地上爱岗敬业,干活卖力,和工友们一起钻研施工技术,许多青年人在他的带领下由生手成为熟练工,工钱越拿越多。由于他通过自学能够设计工程图纸,检测工程质量,一些刚毕业的二本大学生爱找他请教问题,他不厌其烦地热心教给他们。他参与的工程段每一次都被评为全项目的优质量标段。然而,工友们虽然保证了工期和质量,但有少数老板不讲诚信,拖欠工钱,一到年底,王会岑总会遇到讨薪的农民兄弟。他路见不平,出手相助,尽义务为他人讨薪,十年间共为工友讨回工钱95万元。 2004年春节前,王会岑听说十几个老乡去长春讨薪未果,便自告奋勇,带他们两上东北去。爱人万荣凡说:“人家又不欠你的工钱,你这样做真是多管闲事!”王会岑回答:“咱俩都是外出打过工的人,那血汗钱来得多不容易呀!大伙儿跑几千里去打工,这钱决不能打水漂!”他不顾天寒地冻,和民工代表一起来到长春,几经周折,找到躲债的老板,和他进行艰难地谈判,同时,也体谅对方的资金困难,让这个老板先拿出十七万元让民工过年,其余欠款分两年还清。王会岑三次共为乡亲们讨回工薪,而自己却花掉6000多元差旅费、伙食费和电话费。大伙儿要兑钱给他,他执意不要,只好带着烟酒登门感谢。王会岑笑着说:“都是自己人,送礼多外气。这样吧,我准备几个菜,咱们一起把这些烟酒拼打完!”
  2013年腊月二十三,本镇乡亲找到王会岑,说他们洛阳某公司安装管道,工程结束后,老板赖帐不还,30多个农民无法过年,想上县里告状。王会岑拦住他们说:“如今是法制社会,一定要按规矩办事,洛阳老板赖帐,咋能找新野政府麻烦,咱们去找他的顶头上司才对。”他带着几位乡亲去该公司设在郑州的总部,并找到洛阳市负责农民讨薪工作的“清欠办”投诉。王会岑拿着真凭实据,通过正规渠道,讨回了全部欠款26.7万元。工友们要给他留一些辛苦费,他摇着头说:“我要图你们这些血汗钱,早就不管这事了。我看,咱们还是各回各的家,和老婆吃个团圆饭吧!
  爱心托善举 平凡之中见真情
  二十七年打工生涯,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王会岑始终遵循这样一条标准:做人要讲良心,必须多做好事,不办坏事,更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他不以善小而不为,不管事情大小,只要对社会有益,对群众有利,只要遇见就非办不可。在村里,他两次抓住偷盗庄稼的毛贼,冒着危险救出落水儿童;上工途中,多次用自驾车捎带步行老人,不顾寒冷救起掉进雪沟的孩子;为了教育事业,他拿出上千元为村小学孩子购买文具,并一次为贫困大学生捐助现金2000元。
  2015年6月,出外打工的王会岑回家收麦。看到本村70多岁的老党员张成强和爱人卧病在床,儿子去世,孙子年幼,家里无人割麦。王会岑顾不住自己地里的麦子,约上三位工友,雇了收割机和工具车,半天内把张成强和本村其他三个困难户的20多亩小麦全部收完,并脱粒装袋送到家中。他支付了全部收割费用,临走,又给张成强枕头下塞了1000元现金。他说:“张伯,五黄六月去种田,一天一夜错一拳,你赶紧找人把秋庄稼种上!”张成强老汉老泪纵横地说:“会岑娃,你真是好人、大好人!”王会岑年复一年为别人办好事,贴进了不少积蓄,至今仍住在几间平房里。乡亲们夸奖他:“会岑这娃为人们办的好事,就象六月架上的葡萄——一嘟噜一嘟噜的!”
  15年来,王会岑坚持见义勇为,累计救助41人,义务帮农民工讨回欠薪累计97.2万元,被誉为“新野好人”。
  2015年9月,王会岑荣登“中国好人榜”,11月份,荣登中国文明网“好人365”专栏封面人物。2016年4月8日,新野县王会岑入围“感动南阳”年度人物并参加颁奖典礼,组委会授予王会岑的颁奖词是:只要心中聚集着爱的能量,眼睛里就会释放出爱的光芒。二十七年打工史,善举涓涓流成河。你是为农民工义务讨薪的兄弟,是15年救助41人的“救人哥”,更是在平凡的生活中遍撒爱心种子的使者。中国好人名不虚传,感动南阳情深似海。
编 辑:wangshi 标签:中见 善举 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