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假真的取消了 国家其实一直和你妈一起催你结婚
西周的法定最高结婚年龄,男子是三十岁,女子二十岁,即所谓的“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如果遇到某些特殊情况,例如父母离世,女子可以二十三岁才出嫁。男子不在此规定范围内。
看起了和今天好像差不多对不对?
只是看起来而已,这条规定说的都是虚岁,所以实际上男子二十八九岁,女子十八九岁就要结婚了。如果有人胆敢不遵守,大龄不嫁娶,就会被社会谴责,甚至被认为有罪。
什么?《封神英雄榜》里的姜子牙,几百岁才结婚。所以他是神仙不是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汉朝:30岁不出嫁要罚款
到了汉朝时期,早婚的现象开始兴起了。男子初婚年龄,一般从十四岁至十八岁,女子的初婚年龄一般在十三岁到十七岁之间。
如果晚婚,女子会被罚款。汉惠帝刘盈下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五算”是罚款的金额。“算”是当时人头税的计量单位,“一算”等于120钱,“五算”即600钱,几乎是一个成年人一年的口粮了,就冲这罚款金额,一定要结婚。
图片来源于网络
魏晋南北朝:就算你是皇帝也得早早结婚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不断,使得人口锐减。为了恢复人口,那时候各国施行鼓励早婚早育多育的政策。
西晋的束皙曾说:“男十六可娶,女十四可嫁”。事实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结婚年龄比这个还要早得多,女子不满十三岁就出嫁的现象十分普遍,即使是在贵族家庭同样如是。南朝的梁柳偃12岁就娶了长城公主,张缵11岁就娶了富阳公主。
那你说,“我是皇帝,我不结婚总没人敢管我吧?”
嘿嘿,皇帝和后妃也早婚。根据推算,这一时期的皇帝平均结婚年龄才15岁,最早的8岁就结婚了。皇后的平均年龄更小一些,才13岁,最大的才16岁,最小的是南朝梁太宗的简皇后王氏,8岁就出嫁了。
8岁,放在今天才上小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朝:居民不结婚,官员考核不过关
唐朝时期,女孩子及笄之后就能结婚了。不过,这里的及笄与我们在小说里看到的不同,泛指女孩子发育成熟可以结婚,而不是某一具体的年龄。
根据考证,唐代时期女孩子结婚的最佳年龄是15-19岁。如果结婚比较早的,11岁也就可以结婚了。超过23岁,就被认为是晚婚了。
唐代男子结婚则要晚得多,尤其是唐代的中下层官吏,为了奔走仕途而三四十岁结婚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大多都姬妾,很多人没有结婚就有儿子了。
唐太宗还把婚嫁情况作为考核官吏升降的标准之一。《唐会要》记载,如果辖区的人能够及时结婚,鳏夫寡妇少,户口增多,考核时就能得到优秀。反之,考核就为“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朝:如果你是公务员,可以晚结婚
宋朝几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晚婚”朝代,男女婚嫁年龄平均推迟到十七八岁,社会潮流偏向于晚婚。看《宋史》所记的许多名臣,结婚年纪均在三十岁以后,还有花甲之年才成家的。
今天的人们将宋朝的晚婚“归功于”科举制和宗教。
宋朝实行高薪养廉政策,公务员的生活非常优渥。男人们都把金榜题名作为自己的终极奋斗目标,都在忙考试,这就造成了许多男子“壮年未娶”。女子们随之也就晚婚了。
而且,当时的人们信奉道教,禁欲主义流行,故而结婚都比较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清:十七岁就算晚婚了
明清时期,男女的法定结婚年龄分别是十六岁和十四岁。
明朝时期给公主选驸马,参选年龄在十四岁至十六岁之间。而且,文武大臣家的子弟是不能参选的,所以那时候选驸马都是“海选”。被选中之后要接受礼部的培训,学习合格之后才能见到公主。
清朝被电视剧演绎了无数次的孝庄文皇后,十三岁就嫁给皇太极了。缔造了康乾盛世的康熙、乾隆也是“早婚”一族。康熙十二岁就结婚了。乾隆帝大婚时才十七岁,在当时已经算是晚婚了,在今天高中应该还没毕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代:民国名人们的“违法记录”
民国时期,《民法亲属编》规定了男未满十七岁,女未满十五岁,不得订立婚约,算是改革了明清以来的婚龄制度。然而,这条法律在落实时遭遇了很大的困难,民国不少名人都有过“违法记录”。
胡适13岁时由母亲做主,与江冬秀订婚。之后就到上海读书,并留学美国,10多年后才回到故乡与江冬秀结婚。虽然胡适一生主张婚姻自由,但考虑到母亲一手将自己抚养成人,还是接受了旧式婚姻。
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婚姻是民国一段让人难以评价的故事。1915年,张幼仪嫁给徐志摩,时年15岁。徐志摩当时18岁。7年后,两人离婚。
婚姻期间,徐志摩一直颇为厌恶张幼仪;离婚后,张幼仪努力发展自己的事业,反倒使得徐志摩刮目相看,大加赞赏。这些民国名人们的“早婚”,多是家庭包办的结果。在新旧交替的时代里,他们或选择遵守旧式婚姻,或努力追寻新生活,个人人生的撕裂也给这个时代染上了独有的色彩。
原标题:晚婚假真的取消了国家其实一直和你妈一起催你结婚
如果遇到某些特殊情况,例如父母离世,女子可以二十三岁才出嫁。男子不在此规定范围内。
看起了和今天好像差不多对不对?
只是看起来而已,这条规定说的都是虚岁,所以实际上男子二十八九岁,女子十八九岁就要结婚了。如果有人胆敢不遵守,大龄不嫁娶,就会被社会谴责,甚至被认为有罪。
什么?《封神英雄榜》里的姜子牙,几百岁才结婚。所以他是神仙不是人!

汉朝:30岁不出嫁要罚款
到了汉朝时期,早婚的现象开始兴起了。男子初婚年龄,一般从十四岁至十八岁,女子的初婚年龄一般在十三岁到十七岁之间。
如果晚婚,女子会被罚款。汉惠帝刘盈下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五算”是罚款的金额。“算”是当时人头税的计量单位,“一算”等于120钱,“五算”即600钱,几乎是一个成年人一年的口粮了,就冲这罚款金额,一定要结婚。

魏晋南北朝:就算你是皇帝也得早早结婚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不断,使得人口锐减。为了恢复人口,那时候各国施行鼓励早婚早育多育的政策。
西晋的束皙曾说:“男十六可娶,女十四可嫁”。事实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结婚年龄比这个还要早得多,女子不满十三岁就出嫁的现象十分普遍,即使是在贵族家庭同样如是。南朝的梁柳偃12岁就娶了长城公主,张缵11岁就娶了富阳公主。
那你说,“我是皇帝,我不结婚总没人敢管我吧?”
嘿嘿,皇帝和后妃也早婚。根据推算,这一时期的皇帝平均结婚年龄才15岁,最早的8岁就结婚了。皇后的平均年龄更小一些,才13岁,最大的才16岁,最小的是南朝梁太宗的简皇后王氏,8岁就出嫁了。
8岁,放在今天才上小学。

唐朝:居民不结婚,官员考核不过关
唐朝时期,女孩子及笄之后就能结婚了。不过,这里的及笄与我们在小说里看到的不同,泛指女孩子发育成熟可以结婚,而不是某一具体的年龄。
根据考证,唐代时期女孩子结婚的最佳年龄是15-19岁。如果结婚比较早的,11岁也就可以结婚了。超过23岁,就被认为是晚婚了。
唐代男子结婚则要晚得多,尤其是唐代的中下层官吏,为了奔走仕途而三四十岁结婚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大多都姬妾,很多人没有结婚就有儿子了。
唐太宗还把婚嫁情况作为考核官吏升降的标准之一。《唐会要》记载,如果辖区的人能够及时结婚,鳏夫寡妇少,户口增多,考核时就能得到优秀。反之,考核就为“劣”。

宋朝:如果你是公务员,可以晚结婚
宋朝几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晚婚”朝代,男女婚嫁年龄平均推迟到十七八岁,社会潮流偏向于晚婚。看《宋史》所记的许多名臣,结婚年纪均在三十岁以后,还有花甲之年才成家的。
今天的人们将宋朝的晚婚“归功于”科举制和宗教。
宋朝实行高薪养廉政策,公务员的生活非常优渥。男人们都把金榜题名作为自己的终极奋斗目标,都在忙考试,这就造成了许多男子“壮年未娶”。女子们随之也就晚婚了。
而且,当时的人们信奉道教,禁欲主义流行,故而结婚都比较晚。

明清:十七岁就算晚婚了
明清时期,男女的法定结婚年龄分别是十六岁和十四岁。
明朝时期给公主选驸马,参选年龄在十四岁至十六岁之间。而且,文武大臣家的子弟是不能参选的,所以那时候选驸马都是“海选”。被选中之后要接受礼部的培训,学习合格之后才能见到公主。
清朝被电视剧演绎了无数次的孝庄文皇后,十三岁就嫁给皇太极了。缔造了康乾盛世的康熙、乾隆也是“早婚”一族。康熙十二岁就结婚了。乾隆帝大婚时才十七岁,在当时已经算是晚婚了,在今天高中应该还没毕业。

近代:民国名人们的“违法记录”
民国时期,《民法亲属编》规定了男未满十七岁,女未满十五岁,不得订立婚约,算是改革了明清以来的婚龄制度。然而,这条法律在落实时遭遇了很大的困难,民国不少名人都有过“违法记录”。
胡适13岁时由母亲做主,与江冬秀订婚。之后就到上海读书,并留学美国,10多年后才回到故乡与江冬秀结婚。虽然胡适一生主张婚姻自由,但考虑到母亲一手将自己抚养成人,还是接受了旧式婚姻。
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婚姻是民国一段让人难以评价的故事。1915年,张幼仪嫁给徐志摩,时年15岁。徐志摩当时18岁。7年后,两人离婚。
婚姻期间,徐志摩一直颇为厌恶张幼仪;离婚后,张幼仪努力发展自己的事业,反倒使得徐志摩刮目相看,大加赞赏。这些民国名人们的“早婚”,多是家庭包办的结果。在新旧交替的时代里,他们或选择遵守旧式婚姻,或努力追寻新生活,个人人生的撕裂也给这个时代染上了独有的色彩。
原标题:晚婚假真的取消了国家其实一直和你妈一起催你结婚
编 辑:xbj
标签:国家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
在春节这个中国人最大的节日里,酒肯定不可或缺。这不,离春节 [详细内容]
- ·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了过年的主题
- · 图解:春节到来,福利应该怎么发?
- ·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春节里细品文化的佳酿
- · 本网总编深入市县向有关企业社团拜年
- · 习近平给“王杰班”全体战士回信 勉励他们
- · 南京,一座有趣的城市。
- · 什么是“绝日”?为何农村老人说,今年二十
- · 人生,多做这“四善”,终会善有善报!
- · 六种错误锻炼加速衰老
- · 过年入寺拜佛烧香,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
最新排行
- · 槐树典故:门前一棵槐 财源滚滚来
- · 闲话"贵姓":哪几个姓不能叫"免贵"?
- · 关于“岁进士”与进士的称谓
- · “王”为第一大姓 新百家姓排序出炉
- · 王氏分布图
- · 中国王姓宰相151人
- · 清明节
- · 新安联谊会会旗征集图案之一
- · 琅琊王
- · 历代姓王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