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宝论文集 祖像








这八个王大宝的全身像、半身像,是潮汕地区各王姓,聚居村落王氏子孙,至诚崇敬的祖像。代代相传何时传下,很难查证。衣冠颜色不一样,可能是画像的年代不一,因王大宝“官凡九迁”,早年的官职品位较低,请参看“宋代品官服制”简表。
祖像镇住小县官
澄海,上华,南界,王姓聚居的地方,几百年来流传一个生动的故事:南界王姓,在明代后期,建一祠堂称王氏家庙。
祠堂的规格,与潮州、归湖、汤头的王氏家庙完全一样,(汤头的王氏家庙建于明正统丁已,1437年)即“三山门”的三个门上压石,俗称“门砍”的,是同一条石做成。两头砍人墙体,据说这是“宫廷”式的造型,所谓“高门豪第”,不是高官贵显,不准建此式大门的。
后来,澄海县的小知县知道这件事,想敲点“油水”,说他们“大胆”“放肆”。先派“师爷”到村,吓唬一番而去。
村中长者商定,后患未除,应认真对付。
他们派人到潮州、归湖、汤头村(潮州王氏祖宗发源地),借来了大宝祖像,悬挂正厅上。
不出所料,过不多久,县太爷大驾真的大摇大摆来了。村中人开大门接待县官。猛抬头,小知县见到正堂高悬一品官王大宝像,立即下跪,一直跪拜到大厅,口中直念“卑职无知”“恕罪”“恕罪”,溜回县衙,再也不敢相扰了。
村中的人见到大宝公像如此“神灵”,便花重金请画师,照着画一幅大宝公像,但起了小心眼,把原借来,已大显“神灵”的一幅留下,新画的一幅送还汤头老宗亲。讲到这里,村中的老人们哈哈大笑,说这已是好几代人以前的事,讲了也不怕汤头的宗亲不高兴,“坦白从宽”吗!
从此南界王姓村民,每年拜谒祖像一次,十分隆重庄严。同时也流传着不少秘闻,什么“祖像现身”“祖像显灵”啦!“不诚心的人见不到祖像”“做亏心事的人见不到祖像”,啦!孕妇、产妇,不准参拜祖像等等,几分神奇,几分正气,更多是庄严,虔诚,崇敬。
谈到这里,讲者、听者,都流露出十分惋惜的心情,因为南界村的这幅祖像,在“史无前例”的年代,不知去向,留下空匣一个。汤头村的这幅祖像,在“土地改革”时,村中的“妇女主任”,献给“土改”队长,说是拿去县里展览,但一去不回来,时过境迁,经手人远走他乡,祖像至今下落不明。那个不感到可惜。
宋代品官服制简表①
①历代官制兵制和科举制常识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1976.11附表8,宋代品官服制简表
①宋初品官服色,一如唐制,本表为神宗元丰年间之规定,南宋仍用此制。
②宋制:凡服绿,服绯二十年者,历任无过,许磨勘改授章服。
③宋制:外官有借绯(如通判)借紫(知州、监司)之例。
④御史大夫,中丞,刑部尚书、侍郎、大理卿、少卿等共冠獬秀冠,服青荷莲缓。
⑤《宋史与服志》上所载之品官冠制,以官不以品,本表所列为大致比拟者。


最新推荐

王德明·忠孝廉臣王忠
王忠孝生处乱世,又遭倭患,家道中落。他放弃学业,担起家庭重担 [详细内容]
- · 王德明·忠孝廉臣王忠孝
- · 带你走进宁化王氏家庙,见证王家辉煌
- · 101岁的李王氏:苦水里长出幸福花
- · 王阳明:做个心中永远有光的人!
- · 解决问题最高明的方法,就两个字!
- · 太原王氏与“太原堂”、“琅琊堂”由来
- · 龙虎年才晒谱修谱,了解下少数民族那些特别
- · 祭祖礼仪与流程,值得收藏!
- · 传承宗亲文化的必要性
- · 族谱四种常见格式,哪一种最适合现代修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