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大院王儒杰·“忠信诚实”是做人的理念

一一在12届世王会家风文化建设会上的发言稿
你们好!
来自海内外的王氏杰出后裔齐聚山城,畅述骨肉亲情,弘扬宗族文化,谋划未来发展,实为王氏宗族之盛事。
今天,我重点说的是王家大院的家训家规,也就是传承七百年的家风。
我山西省灵石县静升王家乃太原王氏后裔。我始祖兄弟四人,分别叫王忠、王信、王诚、王实。老四王实,字诚斋。于元仁宗皇庆年间(1312—1313年)从沟营村迁入静升村,尊为灵石静升王的始祖。距今已有七百年的历史,传承二十八世,现有后裔近万人,分布于全国十几个省市,还有的走出国门。
七百年来,王家人一直秉承着一世祖的名讳“忠信诚实”作为做人的理念。也可谓家训、家规。王家由农及商,以商贾兴家,以耕读入仕,而后人丁兴旺,家业渐大,在士、农、工、商诸方面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王家大院以其雄伟的建筑艺术和丰富的家族文化内涵闻名于世。我们今天看到的王家大院,院舍鳞次栉比,面积规模庞大,是一处相对独立封闭的住处。曾是三千王家人聚族而居,延续二百余年,院与院隔而未隔,人与人疏而不离,
和睦相处,长幼有序,经商居官,各行其是,是什么让他们如此长久合族而居却相敬如宾呢?细究其理,是家规族训维系着这个大家族,才有了王家迄今700年的发展史,才有了王家八代鼎盛的晋商名门望族之誉,是天人合一的典范。
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饮食必慎节,字画必楷正。容貌必端正,衣冠必肃整。步履必安详,居处必正静。做事必谋始,出言必顾行。常德必固持,然诺必重应。见善如己出,见恶如己病。凡此十四者,我皆来深省。书此当坐隅,朝夕视为警。
这段家训,从怎样说话、如何行事,到怎样衣着、如何走路,从为人心态、谋事动仪,到品性养成,以及对待善恶的态度,家训都作了细致的要求。
从方志、族谱上可以看出,王家人凡是公益善事都竭力倡导,作出表率,从不怠慢。诸如:办义学、建义仓、立义冢、修桥梁、筑道路、设客栈、兴水利、焚借劵、济贫困,样样走到前面。这些义举赢得众人的尊重,成为大家的共识,也留下了数百年的光彩。
王家人知道国与家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为此把报效国家作为王家人遵守的“道义”。审时度势“忠”字当头。如:捐马匹、筹粮草,数人追随左宗棠任甘肃后路粮台、陕西泾州粮台,直到剿灭了阿古柏匪帮,遏制了俄、英帝国对新疆的侵略。还有的英勇奋战,血洒疆场;有的马革裹尸,城破人亡。真正做到故土树美德,仕途见忠勇。
王家人尚文风、重儒学,大兴教育之举,为使文脉延续,除了四所义学“养正书塾”、“端本书屋”、“启蒙义学”、“女子学校”外,还在村中参与了建修文笔塔、文昌宫、魁星楼,并多次修复了乡村少见的静升文庙。在恒贞堡司马第院内有堪称为家训的文字“勤治生,俭养德,四时足用;忠持己,恕及物,终身可行。”这是儒学的精华,时时,事事,要求族人要遵循“道义”。我的名字“儒杰”,便是父母对我的企盼,希望我能成为儒家的杰出人物。
祖先留给我们的治家训规,也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座右铭,作为王氏后裔,我们处世立身,都要言出有据,行出有果。静升王家作为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名门望族,王家大院又成为当今海内外朋友的游览胜地,我们深为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感到骄傲,这些家训家规,是我们享受不尽的做人做事的巨大财富。是王家人久盛不衰的法宝。
家训家规,应该是最合乎自然的法则,人性之道与自然之道交融,所思所行与客观规律统一,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王家人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这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是修身。从商,当以信实为基。为官,当以忠实为基。做人,当以诚实为基。基牢则业盛,根深则叶茂,源远则流长。
爱国,当先爱家。家胜,可致国强。忠孝兼备,万事自会通明畅达。
礼
谢谢
山西省灵石县王家大院民居艺术馆顾问
王儒杰
2015-11-24
王儒杰
2015-11-24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
在春节这个中国人最大的节日里,酒肯定不可或缺。这不,离春节 [详细内容]
- ·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了过年的主题
- · 图解:春节到来,福利应该怎么发?
- ·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春节里细品文化的佳酿
- · 本网总编深入市县向有关企业社团拜年
- · 习近平给“王杰班”全体战士回信 勉励他们
- · 南京,一座有趣的城市。
- · 什么是“绝日”?为何农村老人说,今年二十
- · 人生,多做这“四善”,终会善有善报!
- · 六种错误锻炼加速衰老
- · 过年入寺拜佛烧香,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