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助人为乐王明升:大爱清尘 让爱延续

2015-12-08 10:07:17来源: 陕西文明网

打印 字号: T|T
  【人物事迹简介】王明升,男,1980年8月出生,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柴坪镇向阳村农民。已有10年尘肺病史,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他在与病魔抗争的同时,利用微博等平台积极为矽肺病患者呼吁,寻求社会资助。2013年10月他申请参加了陕西省“大爱清尘”志愿者团队。通过他的努力,争取到危重尘肺病患者制氧机27台,价值10.26万元。为了不让尘肺病患者子女辍学,他带病走村串户调查摸底,向陕西“大爱清尘”总部汇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狮爱清尘—阳光助学”团的帮助下,柴坪镇已有81名尘肺病患者孩子得到资助,有27名学生正在落实之中。王明升还代表“大爱清尘”志愿者团队先后深入向阳、梅子等村探访99户,发放了粮、油、衣服等物资,对其中11户特困家庭发放慰问金3300余元。2014年12月陕西好人榜“助人为乐好人”候选人。
  王明升,男,现年34岁,镇安县柴坪镇向阳村二组,尘肺晚期患者。全家有2口人,现借住弟弟家,父亲、母亲、弟弟、儿子和侄儿。父亲和弟弟亦均在陕西潼关矿山打工时患尘肺病,王明升妻子和弟媳得知他们患有尘肺病时,抛下儿女相继离开,家务就由年近花甲的母亲一人料理。
  王明升患尘肺病史12年,2013年10月在陕西省铜川市矿务局专家医院检查鉴定,尘肺三期,右肺已经坏死,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当时专家称:“你能够活到现在,简直就是奇迹”。
  2012年,母亲也查出直肠癌,当时,弟弟的新房还没有盖起,王明升和九岁的儿子搭棚寄住在弟弟屋檐下,三年前他就为自己准备了棺材。2012年,王明升的病情已非常严重,每天大部分时间只能卧床休息,说上几句话,便呼吸困难,开始大口喘气。面对死亡,他感到恐惧:“如果我真的走了,孩子和父母怎么办?以后的事情想都不敢想……”
  在与王明升的交谈中,他回忆了最深刻的有两次曾经走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绝境:一次是2011年5月,当时他正是穷困潦倒的时候,没有一点经济来源,在柴坪镇住院一个月期间,父子二人生活费总额27元,为了保证孩子上好幼儿园,他千方百计让儿子吃上两顿饭,而他每天只能吃一顿饭,其余只能用白开水充饥。躺在镇医院的病床上,他望着天花板发呆,真实的感觉到已经完全没有能力抚养他唯一的寄托—儿子,他在想:应该把孩子送给谁才可以放心走……。第二次是2012年农历2月,当时王明升的身体极度虚弱,一个人在镇中心医院住了26天,这一个月大多是跪在病床上,那种感觉绝对是生不如死,当时他想到过轻生,但当他看到7岁的儿子在上学前给他买来早点,下午放学来到病床第一句喊“爸爸”时,他的心又软了下来,是未来,是他的儿子又一次燃起了他的生命之光,使他再一次打消轻生的念头……
  让王明升真正感觉到“生命诚可贵”的是2013年,尽管当地政府对全镇尘肺病患者很关心,但微薄的低保对一个晚期尘肺病患者高昂的治疗费用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就在王明升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2013年9月13号“大爱清尘”发起人王克勤老师亲自带着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来到柴坪镇探访调研尘肺病人,并亲自来到向阳村重点对王明升进行采访,看到他病情非常严重,王克勤老师当时就送给王明升一台制氧机,随行专家告诉他:“每天晚上吸氧两三个小时,晚上睡觉会好受一些。如果需要,可以整晚使用制氧机吸氧。”当他戴上输氧气管,眼睛中透露对于生的渴望……
  后来王克勤老师通过微博向社会发布了王明升家庭的真实情况,同时,新闻记者也对王明升进行了专题采访,并于2013年11月2日在上海财经1频道和宁夏卫视分别做了“沉重的呼吸”和“深观察”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他以及柴坪镇尘肺病人的关注,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让他以顽强的毅力和良好的心态与病魔抗争走到了今天,而且还成为“大爱清尘”公益团队的一名志愿者。
  有人说:他的肺里装着中国国土;有人说:他曾用在矿山打工的血汗钱养活父母儿女;有人说,他在生命的尽头会因呼吸困难而活活憋死……,?王明升回答到:“自己每日艰难活着,那是上帝给我预设的灾难。人的一生,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人生苦短,好不好都不必遗憾,苦不苦都不要失望,过得好是精彩,过不好是经历,只要尽过心,用过情,为社会做点善事,也就不必遗憾,更不必悔恨,走了,值了……”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3年10月王明升申请参加了“大爱清尘”志愿者。之后,他便走上了为柴坪尘肺患者延续大爱之路……
  通过他的努力,至今为柴坪镇的危重尘肺病患者申请到了27台“救命”的制氧机,价值10万余元,尚有4台正在落实。
  为了用知识改变孩子的命运,不让尘肺患者家庭子女辍学,王明升带着病,拖着沉重的脚步走村串户,调查摸底,完成了助学活动在柴坪的大量前期工作,包括探访调研,整理收集资料等等,所有费用都得靠他自己省吃俭用而来,截至2014年7月1日,他收集完善助学详细资料100余份,上报陕西“大爱清尘”总部。而在我们当地山区,一趟出行的路费相对于日常生活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有了“大爱清尘”的大爱无疆,有了王克勤老师人生导引和淳淳教诲,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激发着他前行,虽然疾病带给他肉体极大的痛苦,但他却从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的关怀中获得了自助并助人的力量,在陕西“狮爱清尘一阳光助学”团的帮助下,柴坪镇已有153名尘肺家庭贫苦儿童及特殊家庭的子女得到资助。至今,已在柴坪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了4次救助活动。其中,王明升个人资助22人,每次500至1000元不等,至今累计捐款2万余元,这些钱都来自爱心人士为王明升和他儿子捐助的爱心善款。
  为了感恩爱心人士对他个人的关怀,王明升代表“大爱清尘”志愿者团队带病先后深入向阳、梅子等村探访99户,并发放了粮、油、面、衣服等慰问物资,对其中11户特困家庭发放慰问金共计3300元。
  在参加志愿者团队后,王明升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联系到扬州爱心人士持续捐赠个人爱心善款4万余元,他不顾个人安危,不顾家庭父母看病吃药的花销,分别走村入户捐赠给庙沟镇龚永兵、柴坪镇梅子村夏丰全、刘高贵等死亡者家属3万余元。并为向阳村任能平、徐德弟、倪书平等14户特殊重症尘肺患者争取救助善款10万余元。正是因为大爱清尘志愿者和其他陌生人的好心帮助,使有些绝望了准备离开尘肺病人的妻子选择了留下,助学免去了尘肺患者孩子接受教育的后顾之忧,让王明升等尘肺病人有了生活的希望。“大爱清尘”的作为感动感染了这些人,全社会的努力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这个社会,也改变了他们的人生,王明升就是其中一员。这里,笔者由衷祝贺王明升有幸于2014年7月5日去北京参加“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大爱清尘基金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成立三周年感恩汇报会”,并代表陕西队在大会上做演讲。
  人生于王明升是痛苦悲剧的,但他适逢这个社会是庆幸的,尘肺病人处处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和帮助,有爱心人士无私奉献和体贴关怀,中华民族的无疆大爱在王明升人生的苦难中闪耀着光芒,鼓舞着他与病魔抗争10余年。?“如果人人都献出一份爱,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相信王明升若有一息尚存,定会绽放笑容,让温情长存,让大爱流传……镇安的皇天后土孕育着一批可爱的镇安人,王明升便是其中的一个……
编 辑:xbj 标签:清尘 王明升 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