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第十二届论文· 从政应学王鼎铭

2015-10-04 15:58:12来源:王序晔

打印 字号: T|T
 新春伊始,党中央发布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彰显党和国家反腐倡廉的决心,给国人带来了新的希望。反腐倡廉是历久不衰的老话题,更是时下媒体和坊问热议的新话题。这使我想起了枣庄清末时的一代廉吏——湖南永州新田知县王鼎铭公。王公三年履职,革除衙门旧习,开门纳民,任诉其求;修农政、课专红,则“年丰讼简”,“案无留牍”;轻装简行,自带饮食,不受宴纳礼,亲历民情;为治久旱,变卖家产过半,用于掘井治水、修学育人、救孤扶贫;本已升任潞安州,闻瑶民有变,为保境安民,请缨冒险赴瑶寨安抚,终息民乱;然瑶乱又起,不惧敌强,终以书生之躯血洒战场,惨烈之状,山川为之惨色,百姓恸哭于野。公“虽死不死,求仁得仁”,无憾也。次年,朝廷褒奖,一日之内,四道圣旨,足见王公政声卓著。至今新田百姓仍念王公,党政则提“远学王鼎铭,近学孔繁森”……这一切,皆源于王公履行“天理、国法、人情”的执政理念。
 天理、国法、人情的执政理念,源于儒家先贤治国思想王公继承而发扬,身体力行。观之新田足迹,王公的执政理念可用“勤政、廉政、俭政、善政、勇政、实政”诠释之。“六政”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勤政是基础,廉政是约束,俭政是要求,善政是修为,勇政是考验,实政是结果,缺一不可,构成完整的政绩。若王公千里做官只为钱,调令已下,堂皇走之,无人诘难,他能活在今人的心中吗?所以,此“六政”也是今日从政者应学习奉行的执政观,更是对诸如“范跑跑”、“躲猫猫”、“领导不在家”、“不便回答”,“此事不是我们负责”,更雷人的“请管好你的嘴”之类推诿、扯皮、威吓的悍政、怠政、懒政、戏政现象的警示!一个封建官吏能做到的,难道我们做不到吗?
 其实,“六政”者,实为“六行”也。一个人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郝应做到:勤奋、修身(廉洁)、节俭、善为、敢为、求实。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活得好一点,不干事、不正派、不节俭、不善为、不敢为(不敢面对困难、艰险)、不求实(不脚踏实地.想入非非),能成功吗?肯定不行。试想,从政者,自身素质应比老百姓高,若拿着老百姓上缴的钱(税金),上班“偷菜”、来人不睬,若要办事:敷衍耍怪;遭难而退、跑步恶“进”中午赶场,下午晃荡;一天之事,能拖则拖;一件事,分而告之,若诉冤枉,怨你耳背,如此等等,岂不有违党的教导,人民的重托!更有为官者,学什么“官场秘诀”,形成官场上的“以权压人的吓唬人、以大话空话假话引诱人的忽悠人、高高在上的不理人”的“新官场三种人”。也许是忽悠家赵本山的不意收获吧。天理、国法、人情,为官力效“六政”。切莫效仿“三人”,民心久存真声。
(作者系枣庄市政协副主席,该文载于《枣庄日报》2010年3月9日,第一版,《《铭鉴》第二期第3页。》
编 辑:wangshi 标签:鼎铭 应学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