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梅:留守儿童的“妈妈老师”(图)

王西梅利用课余时间给孩子们辅导功课。
在郸城县实验小学,人们所熟知的王西梅,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教师,还是一名充满责任感、颇有爱心的“妈妈老师”。今年36岁的王西梅,1999年师范毕业,回到故乡拿起了教鞭。常年来,她以微薄的工资,资助一个个留守儿童,并在《教育时报》开设专栏,专题讲述她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故事。
“梦娇只要和其他学生一提起我,就一脸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王西梅告诉记者,梦娇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平时寄养在外婆家。“2007年,刚读一年级的梦娇在课间时常哭着、流着鼻涕找妈妈。我就把她带到家里和女儿一起辅导功课,买好吃的,带她玩。三年级时,梦娇的姥姥身体不好,干脆就把梦娇接到自己家,吃住在一起,一直到现在。”
王老师的“编外”儿女很多,从过去的农村学校到现在的县城学校,班里的每一位学生都是她的孩子,特别是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谁的衣服破了,她亲自缝;谁的文具丢了,她掏钱去买;谁家家长顾不上接孩子,她就把学生领到自己家里吃饭。记者看到,班务日志上她记满了每一个孩子的活动轨迹,手机上记满了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QQ好友名单里都是留守孩子父母的号码。
“西梅好,无私天地宽。爱洒留守儿女心,情暖桃李盼亲愿。赢得几多赞。”这是一位老师送给王西梅的一首词。“爱自己孩子的是人,爱别人孩子的是神,王西梅应该能称得上咱学校的‘女神’!”这是全校师生对她的称赞。
王西梅对教育事业的爱,胜过爱自己。她潜心钻研业务,琢磨出“一线五点课堂模式”和“德育三四一”工程,在担任农村小学校长时,还担着两个班的英语课、一个班的语文课和一个班的班主任,是她把一所综合评比全乡倒数后三名的学校带进了前三名。
王西梅,用无私大爱为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成长蓝天。(记者陈微娴)

最新推荐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
在春节这个中国人最大的节日里,酒肯定不可或缺。这不,离春节 [详细内容]
- ·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了过年的主题
- · 图解:春节到来,福利应该怎么发?
- ·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春节里细品文化的佳酿
- · 本网总编深入市县向有关企业社团拜年
- · 习近平给“王杰班”全体战士回信 勉励他们
- · 南京,一座有趣的城市。
- · 什么是“绝日”?为何农村老人说,今年二十
- · 人生,多做这“四善”,终会善有善报!
- · 六种错误锻炼加速衰老
- · 过年入寺拜佛烧香,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