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第十二届论文·闽王后裔清初名臣耻古先生家训

2015-09-26 08:08:08来源:世界王氏网

打印 字号: T|T
闽国王氏后裔清初名臣耻古先生家训

闽安溪西坪王氏理事会名誉理事长晋江杏田 王刚

   有看过《康熙王朝》的,喜欢历史的人都会对康熙身边的周亮工有深刻印象,周亮工向康熙皇帝呈上平定三藩的军费分析及其他经济提案的原型就是耻古先生王命岳,王命岳也是自周亮工好友。
   耻古先生(1610-1668),讳命岳字伯咨,号耻古,晋江人。顺治乙未进士,官至刑科都给事中。撰有《耻躬堂文集》·二十卷,现存清江西巡抚采进本。又著有《周易杂卦牖中天》、《读诗牖中天》等
   闽国王氏分派晋江杏田至明代中期珩墩王氏后裔朴庵公,迁居泉州州治晋江城里上坊,传衍泉州上坊王氏(亦名上峰、象峰,现在泉州鲤城区象峰巷),至玄孙王宗源、王宗濬兄弟进士,家世显望,明著名儒学大师紫峰先生陈琛、宰相晋江紫溪先生苏浚、按察使惠安净峰先生张岳等都是上坊王家学生。因清廉传家,后世家道贫困,八传至耻古先生这辈以后,支派后裔有清顺治潮汕总兵王尔由、潮阳县令王心任、澄海县令王敬斋……之后有的联婚李光地、施琅家族,有的留居潮汕、有的迁居泉州市区礼谅巷、有的迁金井氵丙洲、有的迁居南安等地……
   耻古先生中进士后改任庶吉士。顺治皇帝问及云贵军务,他的答议让顺治皇帝感到惊讶,并擢升为工科给事中。之后不断向顺治皇帝提出全国范围的经济提案及建议如著名的《经国远图疏》。并在反腐倡廉惩治贪官上也有很大贡献。之后转任户科、兵科。在漕运、招安安抚流寇乱民、土地丈量、军费预算、恢复农耕问题、税收问题、平定台湾问题等方面都作出的积极的大贡献,甚至不畏权贵参罢封疆大吏广东左布政员尽忠。而对于三藩之一的尚可喜的企图拉拢坚决拒绝。康熙初再迁刑科都给事中。当时南明将领陈豹占据南澳,耻古先生上疏奏请招安陈豹收复南澳,使百姓免于兵灾之苦。后因《明史》文字狱牵连罢职在家,但仍然关心国事,认为康熙年纪小应该多读书,推广法治,因此编撰《千秋宝鉴》准备上呈皇帝,可惜书将完成时,赶不上进呈皇帝,不幸仙逝。时康熙七年享年五十九岁。
    户部侍郎、著名学者周亮工素知命岳节操,曾赠诗云
生平动念皆君国,半夜焚香听鬼神。
   耻古先生虽在高祖一辈家族显望,但清廉传家,到他祖父时家里很穷。他父亲是残疾人,在社会上受人欺辱,在家中依靠老人养活,他中进士以前,生活极其艰苦,祖父当家,有十人左右吃饭,经济来源少,家境极差。母亲,除家务之外,还给人做针线活,常做到天亮鸡叫,才休息一会,这样一天可挣十几文钱。明代晋江大约400文钱可换一两银子,她一天针线活下来能得三分银子手工钱,可以买将近两升米。全家10口人,每天早、午两餐各用米两升五合,晚饭需米一升五合,全天要吃六升半米。家中缺粮时,一天只能吃五六升米。为照顾老人,母亲淘米下锅时,从定量中抓出一把米,存起来,间或给公公另做,贤惠孝顺可敬,而她本人就经常半饥半饱,面容憔悴。靠她的缝纫工钱,王家连这样清苦的生活也还不能维持。19岁中秀才后的第二年,他开始谋生。朋友请他伴读,只供给一顿午餐,早晚还得在家里吃。21岁时,这位友人请他辅导孩子读书,书法由朋友自教,他只是给学童看文章,自身还可以另外找事干。开始朋友讲的报酬是:每月三斗米,三钱银子蔬菜钱。工钱虽微少,但他核算一下认为还合得来:东家留客相陪及知友请吃,以及参加学友社吃饭,大约一个月要去10天,自家开伙为20天;每日吃米七合五勺,20天用米一斗五升,尚可余米一斗五升;三钱银子合钱120文,每日用柴钱一文,三天用菜钱一文,20天用去27文,能剩93文,可买米一斗五升。这样自身吃食之外,有余米三斗,可供全家五六天吃食,于是就应允下来。但是还没有去做事,那位朋友就变卦,表示愿意供给他伙食,而不再给钱米。命岳觉得这个办法自己是吃饱了,却没有剩余的银米养家,于是同朋友磋商,按当初议的条件办,但朋友坚持后一主意,不容商量,为糊口,也只得照人家说的行事了。因此他不仅只辅导学童一职,在教书、自学之外,还日夜给人家抄写,一天可以得七八分银子钱,和母亲的女红钱合在一起,家中勉强度日。他在东家用膳,吃食物不会差,但想到老人吃不饱的情景心里就难受。有朋友同情他家穷,给他送好吃的,或者送好饭,他就借故将送饭人支开,把肉和饭送回家里给老人吃。要支开送饭的人,是怕人家知道了笑话他。有时和东家一块吃,饭菜好,他没法省下来往家里送,想到祖父、父母吃的糠秕之食,就难于下咽,索性装病,连饭也不吃了。所以他在东家尽管饭食好,但心情不舒畅。在贫困的煎熬下,励志学习,在教书、抄写的同时,提高自身文化水平。23岁父亲去世,守丧不能参加考试,27岁成为廪生,次年母亲去世,接着祖父去世,如此两次服丧,又不能进考场,丧服完毕,至31岁才中了举人。入仕后生活才有改变。为不忘昔日的艰辛,并为教育后代,特作《家训》一文,被收入《皇朝经世文编》
    耻古先生存世的家训不仅其中详细的物价记载是清初经济学的参考资料。其传扬的勤苦精神更是王氏的传家之宝,值十二届世王大会,特介绍给世界王氏宗亲!
     原文如下:

家訓
王 命岳

    吾 家 自 樸 庵 公 種 德 四 世。 至 可 蘭 公 以 二 子 貴 始 封。 吾 高 祖 次 山 公 。 為 可 蘭 公 四 子 。 二 兄 成 進 士 。 雅 以 寒 素 自 持 。 言 行端 方 。 二 兄 憚 焉 。 學 問淵 邃 。 蘇 紫溪、張 淨 峯、陳 紫 峯俱 出 其 門 。 曾 祖 望 山 公 。 文 章 如 其 父 。 行 則 溫溫 乎 渾 金 璞 玉 也 。吾 祖 宏 所 公 。 性 端 行 直 。 而 能 周 急 。 公 正 不 阿 。 有 王 彥 方 之 風 。 晚 益 貧 。 吾父 澹 覺 公 。 故 善病 。 仰 食 於 祖 。 而 孝友 因 心 。 忠 恕 存 念 。 有 獨 知 之 德 。 常 為 人 揶 揄 。 然 衣 食 恒 不 給 。 憶 隆 冬葛 * 未 易 也 。 吾母 事 父 病 。 三 年 不 貼 席 。 父 病 已 而 風 痰 間 作 。作 輒 箠 母 。 幾 死 者 數 。 然 聞 吾 祖 行 聲 。 雖 痰 氣 大作 。 亦 復 屏 息 。 母 得 不 死 。 日 刺 女 紅 。 佐 祖治 家 計 。 迨 余 年 二 十 。 擔 家 務 。 祖 年 七 十 矣 。 余 拮据 得 米 。 其 蔬 菜 柴 火 。 皆 母 十 指 中 出 。 每夜 操 作 至 雞 鳴 。 約 一 日 得 錢 十 餘 文 。 可 三 分 。 十 餘 歲以 為 常 。 家 約 十 人 。 晨 午 用 米 二 升 五 合。 晚 用 一 升 五 合 。 大 困 時 略 減 。 日 用 六 升 或 五 升 。 然 每餐 溲 米 下 鍋 。 必 手 撮 一 把 他 藏 之 。 適大 匱 。 供 吾 祖 一 二 餐 。 以 故 家 雖 奇 貧 。 而 祖 未 嘗 廢 箸 。 然母 瘁 甚 矣 。 吾 十 九 歲 入 泮 。 二 十 歲有 友 以 午 飯 邀 余 伴 讀 。 晨 昏 則 自 家 吃 飯 。 又 無 束 脩 。 其 明 年。 此 友 再 邀 余 教 子 。 初 約 云 。 每月 米 三 斗 。 疏 菜 銀 三 錢 。 無 束 脩 。 子 弟 則 自 教 。 只 藉 看 文 章 。不 敢 禁 先 生 出 入 。 館 雖 涼 薄 。余 私 自 計 算 。 我 應 二 社 。 一 月 可 六 日 在 外 。 至 過 從 知 友 。 或 東 家 客 相 陪 。 月 亦 可 數 次 。 計一 月 之 內 。 止 二 十 日 自 爨 耳 。 每 日 用 米 七 合 五 勺 。 二 十 日 可 用 米 一斗 五 升 。 餘 一 斗 五 升 。 可供 吾 家 二 日 半 之 糧 。 其 三 錢 之 金 。 可 得 錢 一 百 二 十 文 。 吾 每 日 買 柴 一文 。 三 日 共 菜 脯 一 文 。計 二 十 日 可 用 二 十 七 文 而 足 。 存 九 十 三 文 。 可 買 米 一 斗 五 升 。 足 家 中 二日 半 之 糧 。 計 算 已 定。 欣 然 就 館 。 而 友 人 忽 變 前 說 。 欲 飯 余 。 余 固 請 。 輒 欲 棄 予 。 悒 悒 就 之 。教 讀 之 餘 。 并 日 夜傭 書 。 日 可 得 七 八 分 。 糴 米 供 親 。 而 社 中 友 亦 有 哀 王 孫 而 進 食 者 。 偶 聞 是 餐匱 。 東 家 進 飯 。余 以 他 事 遣 去 蒼 頭 。 急 將 飯 與 肉 裹 巾 中 。 少 選 。 攜 至 家 奉 親 。 如 東 家 陪 飯 不 能攜 。 則 余 故 推病 。 竟 自 不 食 。 不 忍 獨 餒 吾 父 母 也 。 余 廿 三 歲 喪 父 。 父 服 闋 而 廿 七 歲 廩于 庠 。 廿 八 歲 喪 母 。又 喪 祖 。 二 服 闋 而 三 十 一 歲 舉 于 鄉 。 嗚 呼 痛 哉 。 吾 家 積 德 數 世 。 至 吾 而 發。 又 使 吾 祖 吾 父 吾母 。 獨 當 奇 窮 。 至 吾 而 當 其 亨 。 每 膺 享 受 。 悼 念 先 事 。 血 淚 如 雨 。 是 以 食 不粱 肉 。 充 饑 而 止。 衣 不 文 彩 。 蔽 體 而 止 。 一 則 恐 享 受 過 豐 。 忘 親 為 不 孝 。 一 則 念 小 小 功 名 。 乃經 數 世 淡 泊 醞釀 得 來 。 福 澤 之 難 得 如 此 。 若 過 分 享 受 。 則 凋 零 必 速 。 然 余 方 居 官 。 如 朝 見 應 接之 衣 。 宴 會往 來 之 食 。 亦 不 能 盡 簡 。 子 若 孫 未 居 官 。 必 不 可 以 我 為 法 。 更 當 簡 淡 也 。 汝 曹 但 能如 我 心 常念 宏 所 公 之 老 年 食 貧 。 澹 覺 公 之 清 淡 窮 困 。 吾 母 之 勤 苦 艱 難 。 皆 以 是 終 其 身 。 為 世 間罕 有 。時 時 警 省 。 時 時 惻 怛 。 自 然 不 忍 享 受 。 撙 節 愛 養 也 。 天 之 與 人 福 澤 。 有 如 鍾 者 。 有 如者 。但 知 愛 惜 。 則 一 之 福 用 之 而 不 盡 。 若 恣 意 狼 藉 。 則 盈 鍾 之 福 一 覆 立 竭 。 故 節 慎 之 人 多 壽。暴 殄 之 人 多 殀 。 理 固 然 也 。 況 乎 君 子 造 命 。 自 求 多 福 。 一 念 戒 慎 。 天 繼 以 祿 。 一 念 放 侈 。 神奪其 福 。 此 中 尤 有 轉 移 乎 。 吾 母 嘗 教 我 曰 。 當 於 有 時 思 無 時 。 莫 待 無 時 思 有 時 。 三 復 慈 訓 。實 惟世 寶 。 往 往 人 至 窮 迫 。 始 自 悔 曰 。 使 我 當 日 稍 知 節 省 。 何 至 如 此 。 然 而 無 及 矣 。 吾 世 世子 孫 。當 朝 夕 詳 玩 吾 言 。 保 百 世 守 家 勿 替 也 。
编 辑:wangshi 标签:王大 闽王 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