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最美乡村人:“好儿媳、好侄媳”王淑琴

2015-09-16 09:20:45来源:天津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刘东

打印 字号: T|T

 ——记津南区双桥河镇闫家圈村村民王淑琴 
  今年四十八岁的王淑琴二十四岁前从静海县嫁到津南区双桥河镇闫家圈村。结婚以来,她不仅照顾自己的公公婆婆,还要伺候智力有缺陷、无儿无女的叔公,但她从无怨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种敬老爱老的美德。

 
 
  走进王淑琴的家中,她正和亲戚们一起为下个月即将结婚的儿子做被褥,一家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二十四年前,老家在静海县的王淑琴经媒人介绍认识了津南区双桥河镇闫家圈村的窦如洲,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确立了恋爱关系。

  诚实的窦如洲对自己的家庭情况毫不隐瞒,向王淑琴求婚时明确交代家中有三位老人需要照顾,除了自己的父母外,还有一个智力有缺陷、无儿无女的老叔。看到窦如洲严肃的表情,王淑琴心里也有挣扎,但想起相处的点点滴滴,王淑琴也认定他是值得托付终身的人,他家的事也就是自己的事。王淑琴说:“真是就光看上这个人了,看着为人做事挺机灵的,觉得也挺实在、挺靠谱的。要说家庭一结婚的时候是要房没房、要嘛没嘛,还仨老的。刚一开始说我也寻思负担太重了,我妈妈也始终不乐意,自己就寻思再挣吧,结婚两个人一起干,几年就缓起来了。”


  

  结婚后,王淑琴就全身心扑在了家里。她不仅每天要为三位老人准备一日三餐,还要收拾屋子、照看孩子。尤其对于智障的老叔则需要从早到晚照料,渴了要递上冷热合适的温水,饿了要随时准备好不烫口的饭菜,病了要时刻不离端水送药……但即便如此,耍起脾气的叔公对王淑琴是说骂就骂,这让王淑琴犯了难。“脚有时好几天不洗,我弄了一盆水让他洗脚,弄好了搁那,(叔公)一脚就给踢了。我说‘到时洗洗不也舒服嘛,也干净嘛。’就是不听。就得慢慢哄着,有时候心顺了就行了,就洗了。”

  被骂是常事,甚至在外人面前只要叔公不高兴了,也不会给王淑琴留情面。面对叔公的指责,王淑琴虽然心里委屈,但从没有跟叔公顶过嘴、红过脸。周围的邻居们都为王淑琴的隐忍和善良竖起大拇指,觉得她的大度是一般人做不到的。邻居崔凤文说:“她老伯想起来犯性了就骂一顿,骂得人家掉眼泪照样还这样伺候。洗衣服,包括有时推头都是这个侄媳妇给推,别说是个侄媳妇,就是闺女也没这样伺候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但婆婆的一次意外摔倒打破了一家人的平静。这次摔倒导致婆婆瘫痪在床,需要精心看护,当时为了贴补家用在工厂打工的王淑琴每天奔波于家和工作单位,时间真是“挤”出来用的。她回忆说:“那时他奶奶瘫了整二年,为了伺候他奶奶把那边房买了,又上他大娘这块儿来,为了挨着她家伺候这两老的。我晚上跟他大娘倒班从那睡,早上起来给他奶奶洗完、擦完,再去家里做饭,做完、吃完还得赶紧上班去。到晌午,回来再给老爷(叔公)热饭,吃完了再接着上班。下午回来赶紧还得上他奶奶那看看,给翻翻身。虽然挺累的,照顾着老的也都心甘情愿,觉得也是应该的,谁都有个老嘛。”
 

  

  六年前,公公婆婆相继去世,王淑琴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叔公的身上。随着老人年岁的增长,除去智障的原因,行动也不像以前方便了,有时还会因为大小便失禁一天弄脏好几身衣服。王淑琴不嫌脏、不怕累,毫无怨言地给老人换洗脏的衣裤。王淑琴说:“一拉裤得先把衣裳脱了,脱下来先洗澡,洗完了挨个换上,换完我再处理那个,把衣服再给洗了。”

  亲戚们对王桂琴照顾叔公体贴、细心的举动是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作为大姑姐的窦如珍更是激动地红了眼眶。“这个弟妹是太好了,真不愧为是一个好侄媳妇。我这个伯伯有一个闹肚子的毛病,从饮食方面照顾得无微不至,想吃嘛就给做嘛,而且穿的还非常干净。连我这个做侄女的我都没她做得好,我有这样的好兄弟媳妇,我感到挺幸福了。”

  二零一三年八月,双桥河镇闫家圈村全村拆迁,王淑琴一家人搬进了一百多平方米、两室一厅的楼房。环境变了、生活习惯也变了,不能随时外出,让叔公很不适应。王淑琴说:“刚上来的时候他都急得在屋里转圈,窗户挨个给安的护栏,以防探头的时候别掉下去。天天领着下去溜达,溜一圈到中午再上来,吃完饭睡一觉,到下午再领着转去,慢慢地他就适应了。”

  如今,王淑琴已经照顾叔公二十三年了,叔公的脾气收敛了,也听王淑琴的话了。有时候王淑琴领着叔公在小区遛弯,有邻居指着王淑琴问上一句:“这是谁?”,叔公都会笑着对别人说:“亲闺女”。每当这时,王淑琴和叔公两个人都乐得合不拢嘴。“这些年在一块儿待着确实是有感情了,每回我要是出门住姥家去的,到那就惦念着家里,惦念他在家里别再弄天然气、弄水了。基本每次去姥姥家都是当天去当天回。”

  看到王淑琴为叔公所做的点点滴滴,丈夫窦如洲更多的是对妻子的感激。他说:“看我媳妇自己都是买点布头做衣服穿,但对老人从花上、吃上、零花钱上没间断过。一般的伺候自己的公公婆婆,而且我媳妇又加了一个老伯,一如既往地这样做下来,确实是非常非常不容易。”

  王淑琴总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父母,也都要为人父母,我们每做一件事都影响着下一代。你对长辈好就等于对自己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活越来越好了,等孩子结完婚后,还得一起住。一家子在一块儿互相照顾着,就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过,就觉得挺好了。”

  (天津区县联盟广播津南台记者 张镡丹)

  最美乡村人王淑琴简介

  王淑琴是津南区双桥河镇闫家圈村的一名普通村民。二十四年前,王淑琴经媒人介绍认识了窦如洲,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确立了恋爱关系,并在得知结婚后除需要照顾公公婆婆外,还要伺候一个智力有缺陷、无儿无女的老叔的情况下,仍然决定嫁给窦如洲。

  结婚后,王淑琴不仅每天要为三位老人准备一日三餐,还要收拾屋子、照看孩子。尤其对智障的叔公需要从早到晚照料,渴了要递上冷热合适的温水,饿了要随时准备好不烫口的饭菜,病了要时刻不离端水送药……

  耍起脾气的叔公对王淑琴是说骂就骂,但她从没有跟叔公顶过嘴、红过脸,仍一如既往地照料。随着叔公年岁的增长,行动也不像以前方便了,有时还会因为大小便失禁一天弄脏好几身衣服,王淑琴也不嫌脏、不怕累,毫无怨言地给老人换洗脏的衣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种敬老爱老的美德。
 

 

编 辑:wangshi 标签:侄媳 儿媳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