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东南巨矿——数亿吨紫砂矿

2015-06-21 11:54:05来源:

打印 字号: T|T
关键词∶“一带一路”是未来几十年我国的大战略,是继80年代深圳特区改革和中国入世之后的【第三次更大的改革开放】;福建被中央定位为“‘一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唯一一个‘核心区’省份;泉州市被定位为‘一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文化部、财政部联合部署:“依托丝绸之路沿线丰富的文化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推动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福建省付省:“今年将重点推进形成“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项目”建设;德化县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成为一带一路的龙头代表;紫砂器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使者;辽宁喀左县紫砂矿价值几千亿;多省份紫砂矿资源产地“闻机起舞”、积极对接‘一带一路’。
借‘一带一路’东风,“东南巨矿”将诞生万亿紫砂文化产业。
耐心看完每一页,造就福建省新‘丝绸之路’的
“东南紫砂文化百年产业”旗舰!为福建添彩!
目录∶
第一章、“东南巨矿”(自命名)矿区资源简介(第1~6页)
第二章、紫砂文化产业背景(第6~39页)
一、中央顶层设计(第6~9页)
二、“一带一路”与紫砂文化产业(第10~20页)。
三、紫砂产业“闻机起舞(第20~31页)”
四、东南巨矿的紫砂产业恰逢良机(第31~39页)
第三章、前景展望(第39~40页)
第一章、东南巨矿资源简介
一、矿种及用途
本矿区是一个沉积紫砂巨型矿,矿体的矿物成分以高岭石为主,属“现代沉积型”矿床。
1、矿土含铝25%,粘性、可塑性很强(可塑性指数达15~26)。原矿的外观、物理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和江苏省宜兴做“紫砂壶”的原料“紫砂泥”相同。可引进战略投资者来开发。打造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福建省新“丝绸之路”的“东南紫砂器文化百年产业”。
二、矿区∶
矿区内可见陆续出露的矿体。南、北直线距离>20公里(中部有间断)。东、西直线距离约15公里(中部有间断)。已知矿体∶指己挖去表层山皮及部分矿层(因建房、开路等),矿体以粘性、可塑性很好的迁移沉积型高岭石为主,砂少。其可见矿体面积如下述、却尚未整山暴露(有的暴露五分之一、十分之一)。矿区内的山头隔三间五地因下述原因而露出矿体、但能连续成大矿区(类似于像1、5、9可见局部露出矿体,而2、6、8因未曾动土尚未见矿体这种情况)。
【累计面积约50多平方公里(计算储存量时、按保守的17平方公里)】。矿区贯穿福建省某县的三个乡。全矿区内矿体已出露1m2~100m2的约有50处。平面面积100~1000 m2约有10处。1000~4000 m2的约5处。均为平面连片矿体、可见矿体厚度3-15米,还未见底。其余出露点矿体可见1~3米厚(以上出露面积为山区开路、建房所揭露,三个区内都偶有局部呈石核夹层。山皮1~3米厚左右)。
三、矿体∶
三个乡的矿体称A、B、C三个区。从A~C区直线距离最长达20公里左右。
A区:矿体分布在村子四周(地表权属较复杂)、陆续出露范围长约3000米(中部有间断),宽(陆续出露——下同)300~400米。
B区:矿体分布在集体林地里(地表植物权属较单纯)、陆续出露长约2000米(中部有沟、小河、山垅田等间断),宽500~700米,多处可见成片矿体厚度6-10米高。
C区:矿体分布在集体林地里(地表植物权属较单纯)、陆续出露长约15公里(中部有沟、小河、山垅田等间断),宽几百米~5公里,多处可见成片矿体厚度6-10米高(以上厚度均尚未见底)。
通过多年来20多次到矿区踏勘,以下初步估计矿区内矿体的储存量:
A区:长×宽×高×2.2吨/m3=3000×300×15×2.2=2970万吨;
B区:2000×500×15×2.2=3300万吨;
C区:10000×1500×15×2.249500万吨。(单位:米)
合计本矿区储量约55700万吨左右(在计算时按平均15米厚、实际厚度均大于15米)。陕西铜川市、辽宁喀左县、景德镇、江苏宜兴市等多省产地,己开发出来紫砂器系列产品。但经矿土化学成分化验单对比。其含铝大都<20%,粘性、可塑性等物理力学性能均较差。江苏宜兴市著名的紫砂矿泥和本矿对比,二者的粘性、可塑性等物理力学性能、化学成分相同。
以地质界惯用的“同源成矿”类比,本矿体分布涉及200多平方公里(以上区域外围还有同样地质情况的面积尚未去踏勘)。预计“东南巨矿”区域内、外围远景储存量约710亿吨左右。
发现者:福建永安市王景山,联系电话:15080567317
【本矿尚未办理权证,建议参考以新“丝绸之路紫砂文化产业”项目立项,配套矿山产地的资源优势】。
本文带“”、《》等标题其篇幅较多,可自行点相关标题上网细看。
四、著名产地、紫砂原料成分
1、《紫砂泥矿物与化学成分初步探明》历代紫砂器的化学成分(%)
试样名称 二氧化硅 三氧化二铝 二氧化钛 三氧化二铁
紫砂泥 58·39 20 1·08 8·38
北宋紫砂残器 62·5 25·9 1·32 7·75
清早期紫砂残器 64·6 20·6 1·28 8·6
清中期紫砂残器 62·7 23·8 1·29 8·6
清晚期紫砂 70·5 17·6 1·35 7·4
2、《江苏省紫砂陶土矿化学成分表》(%)、多省矿区和“东南巨矿”化学成分含量对比。
产地 烧失
宜兴甲泥 60·2 21· 6·6 0·5 0·6 2·3 0 1·1 7·2
宜兴紫泥 55·6 22 9·8 0·6 0·5 2·6 0 1 7·8
宜兴白泥 68·5 20 1·1 0·4 0·4 2·2 0·5 0·5 4·7
宜兴嫩泥 61·5 21 6 0·6 1·1 2·3 0·5 0·8 8·4
东南巨矿 54·8 25 6·6 0·2 0·4 0·2 1 10·8
陕西铜川市 59~64 19 6~8 1 1.3       5.5~11
景德镇矿区 65 16~24 5~8 0·5 0·6 2·3 0 1·1 7·2
喀左矿区 60.9 20.8 7.6 2.4 0.85       7~9.69
注:喀左紫砂土化学成分摘自《喀左紫砂土生产陶瓷壁画的研究》、《江苏陶瓷》。2002年2期。景德镇的摘自景德镇市发现大型紫砂陶土矿》2014-08-22。陕西铜川市的摘自《东陶西进 南陶北接》,
2015-01-29
3、《视频: “三源紫砂”紫砂矿来源》
名称 烧失
牛肝石矿(1) 70 14 6·7 / 0·1 0·6 3 0·3 3·4
紫砂坯泥(2) 64 18 5·5 / 0·2 0·3 0·9 0·4 5·8
高安灰埠镇 65 15 5 0·7     0·2 0 8 9
宜兴甲泥 60 22 6 0·1 0·2 0·3 1·3 0·1 7·8
——上表(1)~(2)为广东大埔县紫砂矿土、是“三源紫砂”电器系列产品的原料基地高安灰埠镇是“依立紫砂”产品在江西高安县灰埠镇的原料基地。宜兴甲泥为宜兴“紫砂壶”优质原料)。
宜兴普通的紫砂泥料45千元1吨、好的今年涨到20多万元1吨。
在江西普通紫砂陶土做日用紫砂器系列产品用途的、每吨原矿三~六百元。较好的做紫砂壶原料也要每吨千元以上。【东南巨矿矿土呈致密状、可塑性强。其颜色外观、物理力学性质、化学成份与江苏宜兴的不相上下。比江西、陕西、广东的更好】。
4、宜兴著名工艺大师“王氏道艺” ——王小龙、高丽君夫妇。在紫砂壶上有很高深的造诣。担忧于优质紫砂泥资源的濒临消耗殆尽。于2009年写了《紫砂朱泥的初步研发》。他说∶随着紫砂朱泥原矿愈来愈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技艺再高、还会因缺乏原料、使紫砂壶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枯竭。王小龙、高丽君14岁时一起从艺、师出朱可心名门、宜兴紫砂“七大老艺人”之一王寅春即是王小龙之父。
5、紫砂市场
顾景舟(当代“紫砂壶”泰斗、1996年过世)的四组名壶拍卖价均过千万元。他的提壁组壶在2011年12月16日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上创下1782·5万元人民帀的最新世界纪录!现在中、青年名家产品普遍在10万~百万元/套。近几年、紫砂产品这种“传统保护性文化产业”成为很多地方政府的“宠儿”
第二章、紫砂文化产业背景
一、中央顶层设计
1、新华社北京2015年3月28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经国务院授权发布)
文件中:“福建被定位为‘一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唯一一个‘核心区’省份。
2、《央视发布权威“一带一路”版图:福建对接方案中,泉州将成先行区》,2015年04月14日
被中央赋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定位的福建省决定:“支持泉州市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2014年11月成立了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经贸文化合作先行区领导小组”。
3、《专家解析:一带一路有哪些战略机遇?》,2015/4/10
摘要:“‘一带一路’是一个全新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是未来几十年我们国家的大战略,是三十年来最大的战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表示:“这是继深圳特区和中国入世之后的第三次改革开放”】。
4、2014年8月26日,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摘要:在该文件中:“二、主要任务:
(二)、发展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带。按照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体部署,【依托丝绸之路沿线丰富的文化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推动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
5、《文化部征集2015年度文化产业项目》
首次试点征集丝绸之路文化产业重点项目
2015-02-03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曲晓燕
摘要:近日,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为充分发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发布通知,通过国家文化产业项目服务平台开展2015年度文化产业项目征集工作。据文化产业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项目征集包括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和特色文化产业、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其中,丝绸之路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属于首次试点征集。此次征集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采取网上申报的方式,全年均可申报,其中今年4月10日前申报的项目将会被列入《2015中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手册》备选项目。据了解,“对于通过审核入库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文化产业司将在项目对接推介、投资融资、人才培养、技术支撑、专家咨询等方面给予支持”。此外,文化产业司择优编印的《2015中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手册》将在第11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举办期间发布。
6、《共绘互利共赢蓝图(共建一带一路)》——中联部举行一带一路专题吹风会《人民日报》(2015年04月17日
4月16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的礼堂里,【来自130个国家驻华使馆的198名外交官和109家跨国企业的137名代表都将目光聚焦在一带一路建设上】。为帮助跨国企业及驻华使节理解新出台的《推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举办“一带一路”专题吹风会。
国务院推进一带一路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欧晓理首次公开公开亮相。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应邀从不同角度对“一带一路”构想进行了专业权威的解读。欧晓理说:
【‘一带一路’建设向所有国家开放,无论是沿线国家还是域外国家,均可通过参与共建】,为本国和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爱尔兰驻华大使康宝乐对本报记者表示,“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的倡议,这意味着它不局限于某些国家。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将大大激发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市场需求,为中外企业带来巨大商机。【从现在到未来几十年,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也希望将对外开放扩大到“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全球的发展中国家有143——编注)
驻华使节和跨国企业代表纷纷表示,通过权威介绍和互动交流,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理解得更加全面深入,“一带一路”体现了中国构建命运共同体的诚意和智慧,他们的国家和企业愿意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参与者。跨国企业代表们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将为企业带来广阔商机,期待进一步加强同中国企业的共赢合作。
二、一带一路与紫砂文化产业
1、《茶与紫砂器: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使者》。2014年12月16日
作者:于富春、1976年起就职于故宫博物院,现为副研究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资深文物研究学者,
摘要:“宋代,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元年(1107)亲著《大观茶论》全书共二十篇,记述了茶的产地、采制、烹试、斗茶风尚等,以帝王之尊,倡导茶学。此时瓷器烧制转入以烧茶具为主“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设茶司马,专事茶贸易”。又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9月发布诏令,废团茶,兴叶茶。从此改变了人们的饮茶方式,用壶泡茶之风兴起。
紫砂壶作为贡品跻身于皇宫,深受明清皇家的青睐,特别是装饰了富丽华美的珐琅彩和泥绘画面,立即身价倍增,加之官宦文人画家对紫砂壶的推崇喜爱,促进了紫砂器的繁荣发展。大大提高了紫砂壶的价值,在《阳羡茗壶系》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
“茶的故乡在中国,瓷器也是中国的代名词”,明代后期至清代中期,“宜兴紫砂壶”与中国茶叶一起由海路销往欧洲的丹麦、葡萄牙、荷兰、德国、英国、俄国等国家】,赢得欧洲上层社会人士的青睐,柄寸之壶,盈握之杯,声誉骤起,是欧洲皇室和上流社会客厅里最珍贵的陈设品,清初向日本输出,中后期形成商品化大量外销东南亚各国。到民国前后,通过上海、香港外销的紫砂陶器一度十分火爆,形成了“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的真实写照。
而今紫砂昔日的魅力不减,是她以数两盈盈的载体,凝聚了太多的文化元素,她涵盖了地质地貌学、人文历史学、陶艺美学、包含了茶文化 、养生文化等等,我们作为一位学者不仅要探寻紫砂文化更深的奥秘,还有责任把具有皇家文化元素的紫砂陶艺传承光大”。”
2、《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紫砂壶》2014年07月28日、中国海洋报
摘要:出生于宜兴紫砂陶业世家、现年82岁的徐汉棠老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把他从新加坡带回的绿泥紫砂花瓶。
“有一位新加坡收藏家,请我过去鉴别一批紫砂陶器。”他指着花瓶上规整的“回字纹”装饰纹样对笔者说,“我一眼就认出,这尊花瓶是当年我的父亲徐祖纯制作的,漂洋过海远销到南洋。后来,这位收藏家就把这尊花瓶回赠于我。”徐汉棠老先生回忆道,徐门家族从事紫砂行业有100多年,光绪年间,由祖父徐锦荪开设了陶记徐“福康”。期间,均有订货外销国外的。
紫砂壶的外销,从近年来在南洋打捞上来的7艘17至19世纪沉船的文物上得到了证明。清道光年间(1845年)沉没的迪沙如号,是一艘航行于中国与南洋间载运陶瓷的木质商船,随船出水的文物中有宜兴的陶瓷缸瓮和紫砂壶,其中有300把保存较为完整的紫砂壶和数量众多紫砂残片,估计共有800把紫砂壶,这批壶多为紫泥梨形壶和直流扁腹壶,底款多是“孟臣制”行书阴文款。
另有史料记载,雍正、乾隆年间,纯粹作为外销商品的粉彩紫砂壶盛行一时,装饰工艺已经采用贴花、浮雕、镶金等手法,以迎合欧洲人的审美情趣。
3、“《丝绸之路》‘珍藏紫砂壶’推出 紧跟一带一路话题”
时间:2015-03-27
摘要:茶是沟通世界的舞台。2013年3月到2014年7月,在短短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世界瞩目的外交场合“三论中国茶”:即 2013年3月23日,在俄罗斯谈及“万里茶道”;2014年4月1日,在比利时发表“茶酒论”;2014年7月16日,在巴西论述“茶之友谊””。向世人阐述“茶—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最亮丽的符号之一!
“一带一路”不光要有经济内容,在文化上也要有所作为。
4、《福建将诞生领军茶企》。
日期:2015-01-21。摘要:福建茶叶产业正面临市场转型的重大变革,又正逢“自贸区”和“一带一路”起点建设的机遇,福建茶企茶商站在“敏感地带”,展望下一轮“闽茶十年”。
1月16日在福州开幕的“2014年度福建茶叶经济发展年会”指出,“千亿产业”已成为福建茶业下一步的重点发展目标。与会专家学者、业界人士认为,借“自贸区”、“海丝”之机,完成闽茶转型,探索茶叶可持续发展道路和新时期营销策略,甚为可行。
会上,快消品渠道专家李临春预言:“茶一定会是继水之后的第二大饮品”,【全世界茶叶年产量350万吨,福建以35万吨之数占据1/10,“茶行业领军企业将诞生在福建”】。
5、“泉州:茶叶与陶瓷的“海上丝绸之路”,
2014-02-24:泉州晚报摘要:早在宋元海外贸易繁盛之时,泉州家家户户,饮茶成风,这种神奇的东方“树叶”,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与陶瓷一起,随着丝绸登上货船,远涉重洋,开始一段前后跨越十多个世纪的繁荣的海上贸易图景。
一、相伴丝绸、开启外贸交易之门:两宋时期,泉州港是国内外进出口商品最大的集散中心和中国对外贸易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对外贸易发达,万国商船从九日山下起航,携带丝绸与陶瓷、茶叶等商品,展开海外贸易。宋朝时茶叶远销58个国家,
宋元时期已有陶瓷外贸工厂
随着泉州对外贸易的繁荣,以及茶叶外销的兴盛,陶瓷业发展迅猛,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从沿海到山区,窑烟四起,遍布城乡。冯先铭在《中国陶瓷考古概论》中指出:福建等地发现的古窑址,以宋元时期较多。福建的晋江、德化等县市,发现了大量宋元古窑。“这些瓷窑烧制的瓷器,在国内流传极少,而在东亚、东南亚不少国家都屡有发现,表明了这些瓷窑是专为适应瓷器外销而创设的。”【在当时,已有主要承接“外贸”订单的陶瓷“工厂”存在】。
1976年在朝鲜半岛西南部新安海域发现一艘中国元代沉船,船舱内出土的瓷器有1.5万多件,其中有一些黑褐色釉敞口小碗,经考古工作者鉴定,是德化窑的产品。可见当时中国瓷器外销日本的很多】。
二、随侨南下、畅销南洋各国
庄为玑《德化白瓷的窑口与港口问题》记载:“清朝盛时,德化瓷工多至二万五千人,特别是德化窑向美术瓷方向发展,名扬四海了。”
三、接续传统、复兴海外市场
新中国成立后,德化陶瓷贸易从零起步,逐渐恢复和发展。陶瓷产品销往150多个国家。作为全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德化县于2011年10月17日被商务部授予“国家陶瓷产业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6、“福建将重点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
中国文化报
2015年2月27日至28日,福建省文化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福建省副省长李红出席会议并讲话。
“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做好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会议提出,【今年将重点推进形成“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项目】,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推动建设“海峡漆文化产业园”。
7、《泉州如何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
2015年03月08日来源:人民网
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泉州优势
泉州有积淀深厚的多元文化。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各国使节、商人和传教士的频繁往来,古波斯、阿拉伯、印度和东南亚诸多文化在泉州广泛传播,与中原文化、古闽越文化交汇交融、相生相长,孕育出了独具特质的闽南文化。【正如中宣部刘奇葆部长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所述,泉州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出发站,是沿线各国多元文化交汇交融之地,镌刻着中华民族和沿线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永恒记忆。泉州由此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融传播的重要窗口】。泉州囊括了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首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三大文化头衔。
涨海声中万国商”佐证了唐宋时期泉州商旅云集、市声鼎沸的繁盛景象。泉州对外来文化和宗教的开放、包容,更让许多外国商人、船员、传教士世代定居、繁衍生息。目前在泉州的阿拉伯后裔有5万人,其中也包括一批全国知名企业家。同时,泉州人沿着“海上丝路”之路走向世界,共有791万泉州籍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90%侨居东南亚等“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其中100万人以上的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海外泉籍社团也多达8000多家。世界闽商100强中,泉州籍约占2/3。他们秉承爱拼敢赢、重商务实、开放兼容的优良传统,在所在地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具有很强影响力,可成为推动我国与海丝沿线国家开展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纽带和桥梁
以“文化引领”、经贸合作、互联互通、互惠互利为主线
“打造立足亚洲、走向世界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8《张学栋:一带一路文化创意产业大跨越的新机遇》
2015-03-31.来源: 新华网
摘要:近日,中国文化交流网执行总编徐蕴峰在北京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图·像思维(易·像学说)提出者张学栋先生进行了对话,针对“一带一路”——文化创意产业大跨越的新机遇话题作了交流。
一、“一带一路”:挖掘文化创意元素的超级“大宝库”
二、“一带一路”:以跨学科、跨领域、跨语言、跨文化的新思维,对自身重新定位
“张”: “一带一路”应该是【我国20年至30年,甚至更长时期我们国家对外开放的一个大战略】,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差不多53个国家,加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12个国家,那么【接近65个国家、93个城市和港口,涵括了世界上44亿人口,差不多占世界GDP的70%。如此一来,东盟、非盟、阿盟、欧盟“四盟”整体贯联起来了,真是我国前所未有过的最大的开放格局,也是我国国内和国际的一个重大战略。对自身重新定位】。
因为【“大战略必须新思维、大构架必须善设计、大格局必须大创意,大创意必须深挖掘”】。
三、“一带一路”各地发展最佳定位点即文化创意的着力点。
“张”:与近60个国家、40多亿人口建立广泛的沟通和协作机制,不仅有助于中国获得外部资源,同时也可以帮助中国商品、资本和适用性技术真正走出去。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全面提升文化创意的理念和层次,用全新思维挖掘创意元素,形成创意成果,“一带一路”上40多亿人口中蕴含着多大的智慧和创造活力,多么需要在交融中升华啊,“一带一路”是古代智慧加现代思维,一定要虚实相生,不仅物理上、网络里互联互通,更重要的是文化和精神层次的互联互通,一句话,各地发展最佳定位点即文化创意的着力点。
四、“一带一路”新构想,点开了人们无尽的“财富”想象。
“一带一路”新思维激起了人们的财富想象。它“传承着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它是“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是中国经济新35年提出来的一个能够影响全局,能够影响中国经济、沿线国家的经济和全球经济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思路】。
五、“一带一路”伟大实践,必将诞生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世界级品牌、世界级大师。
8、“工商银行授信50亿支持福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
:2015-02-05 查看数:
人民网福建频道消息:“银行有责任助推福建的海丝文化建设。”3日下午,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与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的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工行福建省分行行长朱春华表示。根据现场签订的协议,双方将在文化领域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工商银行授信50亿元人民币支持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建设运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并对配套的项目施工单位或合作单位、入驻项目内的企业提供多种形式金融服务。
9、《“一带一路”背景下特色文化产业的投融资路径》
2015-04-11:来源: 中国文化报
摘要: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去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在这一文件中,提到了建设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
从现代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往往经济高地就是文化高地。实际上古时候丝绸之路之所以成了中国文化向外传播的渠道,是因为那时中国是世界的经济高地。美国只有几百年历史,但不能否认全球人现在都受到了美国文化的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毫无疑问是文化带,但基础是经济带,资本的战略作用是关键。
关于投融资路径问题,首先是有政府性基金的示范引导。政府引导是因为特色文化产业有巨大的外部效益化价值,不仅对产业有意义,对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也有意义,还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对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带动发展有很大作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互联网+”,其实还可以有“文化+”。“文化+”意味着文化可以与很多产业结合发展,可以带动很多产业附加价值的提升】。这需要政府资金的引导,笔者认为,由政府来主导建设一个产业化基金意义非常大。
10、《资金互联互通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2015年4月15日
据新闻联播报道,“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资金的互联互通,从银团贷款、银行授信等方式开展的多边金融合作,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新设立的国际金融组织,各方资金共同筹集,正在搭建起一座“一带一路”资金融通的桥梁。
中国银行准备在未来三年,拿出1000亿美元支持企业 “一带一路”的产业布局。建设银行已确立“一带一路”相关项目资金需求约2000亿元人民币,将通过“信贷、融资、引资”三轮驱动,为“一带一路”提供金融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启动“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储备库,涉及64个国家约900个项目,投资金额逾8000亿美元。工商银行已经在“一带一路”境外沿线国家储备项目131个,投资金额达1588亿美元。
在国家层面,倡导合作共赢、利益共享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初始投资金额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也已正式开始运行。未来,通过发行债券等资本市场工具,将撬动数万亿美元的资金】。
11、“一带一路”振兴经济、可助30亿人圆中产梦”
2015年04月17日【新华社】摘要:外媒称,“一个历史悠久的体现中国经济影响力的发展模式,可能成为当代中国领导人治理经济成长乏力的最佳药方。丝绸之路咨询公司经济学家本·辛芬德费尔表示,中国经济的规模意味着该国拥有改变丝绸之路地区经济实力的能力,我们正在见证一个世界经济重心的重生。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研究显示:【一带一路”的宏大事业将有望在2050年前将30亿人口带入中产阶级的行列】。
三、多省份紫砂文化产业“闻机起舞”
1、《东陶西进 南陶北接》,发布时间:2015-01-29
原标题“用印台紫砂陶瓷托起一个铜川转型发展的朝阳产业”
摘要:“近几年来,宜兴地区紫砂土资源面临枯竭;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域紫砂土储量非常丰富,大部分矿藏保存完整。
印台区工信局在2014年5月份的西洽会上,用印台紫砂陶土制作并展出了“铜川印台第一壶”。受到了冯新柱书记和郭大为市长的高度称赞。
地质勘探部门初步勘探,印台区紫砂土储量在1.685亿吨以上。与江苏宜兴黄龙山紫砂土成分基本相同。【印台紫砂氧化钙0.5%—1%,氧化镁含量0.8%—1.3%,氧化铝15%—19%,氧化铁6%—8%,氧化硅59%—64%,灼烧量5.5%—11.3%】,与宜兴同等元素含量相比较,均优于宜兴紫砂。
经宜兴陶瓷工艺师鉴定和与相关产品相比较,烧制的紫砂壶可与宜兴产品相媲美。在攻克了技术上的系列难题之后,印台紫砂陶瓷已经具备了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在近期就可进入市场,形成产业化。
【积极前往宜兴、福建等地开展招商活动,主动承接宜兴紫砂产业转移】,让宜兴和印台实现陶瓷产业“东陶西进、南陶北接”态势,让铜川经济发展搭上“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高速列车。
2、《景德镇市发现大型紫砂陶土矿
2014-08-22。景德镇市国土资源局
摘要:通过近两年的找矿,在景德镇市昌江区鱼山镇发现一处大型紫砂陶土矿,【该矿的发现,填补了我市紫砂陶土资源空白,将对我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有着重要意义】,据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九一二大队2014年5月提交的《江西省景德镇市严家矿区制陶粘土(紫砂)矿详查地质报告》记载,探明资源储量为1066.05万吨,可开采利用资源737.215万吨。矿区为沉积型层状矿床。
根据该矿的特点,我们将该矿原料与江苏宜兴紫砂泥矿进行了对比分析。其共性,【黄龙山紫砂矿(原矿)的主要工业指标Al2o3为20~28%,Fe2o3为7~9%,其次Sio2量为60%左右;严家紫砂陶土矿的主要工业指标Al2o3为16~24%,Fe2o3为5~8%,其次Sio2量为65%左右;且可塑性好,干燥收缩率小】,都是可以达到制作紫砂器具工业标准要求。其个性,黄龙山紫砂矿种类较多,颜色各异,有红、绿、黄、紫等各种不同颜色,且矿与矿之间互为调配成色,形成多种颜色。而严家紫砂陶土矿,就目前勘查探明的情况看,矿种和颜色比较单一,为紫砂红泥,少部分黄泥和紫泥;特点是,资源丰富,储量大,易于开采,原矿价格适中,环境破坏较小。
景德镇有作瓷工艺传统,陶瓷文化底蕴深厚,技术熟悉,人才济济,对陶器制作技艺有一定的基础;“宜兴一位紫砂矿的老矿长应邀前来指导时,有感于宜兴当地紫砂资源的枯竭和景德镇丰富的矿藏”,发出感叹说,【“你们这里的发现让宜兴颤抖”】。前来考察调研者,对严家紫砂矿开发的前景一片看好。
连苏泊尔这样的企业,也正积极与矿业公司接洽,欲用景德镇的紫砂矿来生产紫砂内胆。目前,景德镇已经有六家企业走在了前列,逐步开始投入生产紫砂器皿。
【为什么发现大型紫砂矿的消息现在才被公开?有知情人士介绍,一个矿山的确定和开发需要经历复杂的程序,加之考虑到一经发现即公开可能带来多方面负面影响,所以才出现严家紫砂矿发现后两年来看似沉寂的时光】。2012年6月和7月,景德镇市政府两次召开了紫砂矿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专题会,时任市长的刘昌林出席。
【为强化对矿区的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市政府从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转型资金、政府财政中拨付和预借共计1000万元,专项用于矿区的勘探和紫砂泥产品研发及报批相关手续】,
3、《辽西喀左发现巨量紫砂矿吸引南方艺人北上》
2013年05月31日。
新华网:辽宁省喀左县县委书记刘学军:由于喀左发现了巨量紫砂资源,政府又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吸引大批南方紫砂艺人北上创业。目前全县紫砂企业和作坊45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随着紫砂产业园的加速建设,一个新兴的紫砂产业艺术品中心正在辽西崛起。
喀左紫砂行业协会会长周占群来自宜兴。他告诉记者:近年宜兴优质紫砂资源日益减少,从业人员基本靠历年囤积的紫砂从事生产,而喀左优质紫砂资源丰富,且人力成本低、产业政策优惠,具备了建设新兴紫砂之都的条件。”宜兴陶瓷协会会长史俊堂等相关业内人士认为,喀左紫砂为上等的紫砂工艺品原料,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
辽宁省政府制定了在喀左发展紫砂产业集群的规划,并将紫砂产业列入全省重点发展的六大轻工产业之一。【喀左县还投巨资建设占地面积达371亩的紫砂产业园】,由紫砂文化公园、紫砂艺术博览园、现代紫砂物流中心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全县进一步吸引中外紫矿企业入驻,力争5年内实现紫砂产业销售收入100亿元,打造中国北方新兴的紫砂产业之都。
4、“10亿吨紫砂能为喀左带来什么”
来源:时代商报,日期:2014年07月01日
摘要:江苏宜兴紫砂壶名闻天下,是我国传统手工艺品的瑰宝。然而,【由于持续开采多年,宜兴紫砂的储量已经见底,资源稀缺导致市面上的紫砂壶价格居高不下,一把出自大师之手的紫砂壶价格达数百万】。
喀左县的紫砂产业正在飞速发展,但是本地的投资力量却非常小,大部分都是宜兴过来的商人,【他们非常了解紫砂这个行业,也明白喀左紫砂的价值,现在已开始抢占优势资源】。”
起步晚但紫砂质量媲美宜兴
记者实地走访了当地已经探明的紫砂矿。【与宜兴需要深入地下挖掘不同,喀左的紫砂由于储藏量大,在地皮表面就能开采出优质的原料。在喀左的山上,随意踢一脚都能踢出来紫砂矿。”喀左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占军说】。从事紫砂行业30年的宜兴紫砂壶大师刘曰明告诉记者:【在宜兴,优质的紫砂原料已经被炒到了10万至20万元一吨】,而喀左的紫砂和宜兴的优质紫砂原料相同,还有10亿吨的储存量。【就算喀左紫砂由于储存量丰富而拉低了整体价格,喀左紫砂存量的价值也在几千亿以上了】。”
宜兴富商为啥到喀左扎根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在喀左县经营紫砂生意的商人中,有80%以上都是宜兴人。大家都是奔着喀左紫砂商机来的。”【目前紫砂原料的市场价格非常高,几乎每年都以30%至40%的幅度在升值。在宜兴,同行们对紫砂原料的竞争非常激烈,一吨优质的紫砂原料能拍出几十万元的天价。但是在喀左,由于资源丰富,紫砂行业起步较晚,完全没有竞争。优质的原料有的是,价格也非常便宜,我们为什么不来喀左做紫砂壶?】
本地人投资致力于多种开发
拥有资源并不等于拥有一切。喀左紫砂产业与宜兴紫砂产业相比,起步晚,投入小。几十年来一直停留在“烧大水缸、做花盆”的水平。
【从事医疗和餐饮生意多年的梁海江,是土生土长的喀左人,在得知喀左探明了10亿吨紫砂储量后,他卖掉了自己的产业,投资3900万元在喀左建成了青瓷的研发和生产中心】。
因为我们的矿藏丰富,所以紫砂不用再局限于只做紫砂壶,可以涉及很多行业,比如做辽宁青瓷。梁海江说要利用喀左的优势做出与南方的紫砂商品不一样的东西。经过最近几年的筹备,【失传已久的冰裂釉青瓷瓶已经重新问世,成为喀左紫砂产品的一大特色】。
辽宁本地商人与宜兴来的紫砂艺人有很大不同。【宜兴人来到喀左后,只用紫砂做壶,而辽宁当地商人却利用丰富的紫砂资源,开发出了多种商品。”梁海江说。“喀左已经研发出了紫砂壁画,把优质紫砂加工成为一个整体的壁画,装修时可以将壁画直接贴附在墙壁上,因为紫砂有去甲醛等多种功效,所以这个产品一经推出很受市场欢迎。目前已经成为了喀左的一个支柱产业】。
徐振海告诉记者,【南方为什么从来都看不到紫砂做的大件工艺品?因为南方的紫砂资源很少,做壶都不够,不可能用紫砂做大件工艺品。但在喀左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我们漫山遍野的紫砂矿,甚至可以为紫砂爱好者量身打造紫砂园林等大型紫砂摆件,这就是我们喀左紫砂商人的底气】。
【政府统一办理采矿证,将资源集中在政府手中。“喀左的紫砂原料可以说是取之不尽,张占军说】。“喀左目前正在创造绿色紫砂壶的品牌,【同时降低紫砂壶的市场价格,让紫砂壶成为大众消费品。因为只有喀左有这样的资源,所以只有喀左能做这样的产业,市场成熟后一年能达到100亿以上的产值】。
对此,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顾绍培表示,喀左紫砂想要闯出去,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特色。【宜兴的紫砂主要生产的是高端、高价的紫砂壶,而喀左可以利用资源优势,生产相对绿色和平价的紫砂壶,以此来占领国内市场的空白】。
5、《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再启航 名城泉州新机遇新崛起》
来源:福建日报 2015-02-11
摘要: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历史与现实的激情碰撞,正赋予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新的机遇与活力。
2013年,泉州市委市政府抓住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机遇,全面对接国家战略部署,成立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文化合作先行区工作领导小组。目前,【泉州建设海丝先行区正式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成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
6、《一带一路东风 丝绸之路辉煌》,2015-03-30《瓷都德化》
摘要:德化党政考察团在敦煌博物馆考察时,一张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行经示意图吸引了参观者的眼球。示意图显示,马可·波罗游历中国时,一路东行西返,经过敦煌,南下泉州,正好在中国的版图上绕了一圈,并写下了《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
德化瓷进入欧洲之后引发了整个欧洲尤其是皇室贵族的轰动,在皇室推动下,欧洲开始了长达300年的德化瓷仿制史,如今欧美40多个国家的知名博物馆都有馆藏德化瓷。德化窑不仅是中国民窑的代表,更被国内外学术界誉为“世界官窑”。可以说,德化陶瓷是连接东西方贸易、承载东西方文明的桥梁纽带,也是中国陶瓷走向世界的一面旗帜。
‘一带一路’的龙头代表
【习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两次到过德化,他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地提出:“德化的发展最大优势、最大的希望在于陶瓷】。
当今,习总书记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构想,敦煌处于“一带”,德化处于一路,同处于一带一路构想的经济圈内,成为一带一路的龙头代表。【借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良机,德化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省自贸区建设、泉州海丝先行区建设大局,将带着新瓷器走出家门走向世界,续写昨日的辉煌】。
瞄准“让德化成为世界陶瓷产业领导者”的目标大步迈进。
7、《利永紫砂联手淘宝:推进O2O电商战略布局》
2014年09月15日
上市公司江苏宜兴“中超电缆”的控股子公司“中超利永”和淘宝合作,充分利用淘宝网几亿用户,潜在的未来客户优势,建立自己的在线业务存在,让艺术品不再是土豪的玩物,而是触及正在崛起的中国“殷实阶级”。 无疑将进一步催化紫砂业务的快速发展。双方将启动超过3亿元的战略合作。将开创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国紫砂文化之旅。
“中超利永”和淘宝战略联盟,推行“土豪、中产阶层、平民大众紫砂”路线。此举全方位拓展了紫砂文化的各消费阶层,推动了全民紫砂文化的横向、纵深领域。由此逐步增加的市场是传统紫砂市场消费量的十倍以上。
在‘一带一路’风口上,不仅要走“中产阶层紫砂”、“平民大众紫砂”,更可以生产不同国家、地区的系列特色紫砂(古已有之)。“大格局必定大创意,大创意必定深挖掘”!
8、“中超利永紫砂:银企合作开启紫砂质押融资新时代”2015/2/3
华夏收藏网讯:2月2日下午,由中国民生银行无锡分行、无锡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无锡分行、宜兴市“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主办的紫砂艺术品质押融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宜兴市阳羡茶文化生态园茶博馆举行。
此次三大银行与中超利永紫砂陶携手共创的银企战略合作新模式,将成为文化与金融合作新典范,为进一步推进紫砂艺术品金融化、资本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紫砂文化产业良性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紫砂汇)
9、《传统文化迎来电商时代 百位紫砂艺术家入驻云平台》
2014年9月22日
2014年9月19日,这一天,宜兴紫砂界迎来一个新的时代。百位紫砂艺术家签约并入驻艺术云平台暨“艺微汇紫砂频道”上线仪式在宜兴市花园豪生大酒店隆重开幕,【开启了紫砂艺术与电子商务无缝对接的发展序幕】。
时代呼唤一个让大家放心的艺术品电商平台,“艺微汇”就是首个以艺术家为核心的文化创意平台。“艺微汇”将免费为第一批入驻的紫砂艺术家提供宣传展示、交易的客户端。不与移动互联网对接的产业都是没有前途的,移动互联网颠覆了我们的生活,它已经不是时尚,而是生活。艺微汇紫砂频道上线是改变艺术生活的重大举措。
全新的紫砂运营模式即将演变为全新的产业格局。紫砂与电商结合,将开启一个崭新的产业时代,前景辉煌。
10、《中国紫砂艺术国际交流中心揭牌仪式在宁举行》
2014年11月25日、来源:新华网江苏频道
新华网:11月22日,中国首个紫砂艺术交流中心——“中国紫砂艺术国际交流中心”在江宁织造博物馆三楼举行揭牌仪式。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主任胡克、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马文辉、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蒋嵒、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肖泉、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吴晓林等相关领导出席了此次活动。胡克主任说,紫砂文化为中国灿烂文化的瑰宝,我们还要发展出一整套围绕紫砂为中心的紫砂生活文化,进而希望这种文化能够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四、“东南巨矿”的紫砂产业恰逢良机
(1)、10多年前就有宜兴的周占群会想到去辽宁喀左县发展紫砂产业。宜兴现在的“张占群、孙占群”也会来开发“东南巨矿”的紫砂产业。
德化的“林占群、苏占群”自然也会依托德化千年古瓷都——这一千年品牌,立足本矿数亿吨紫砂矿优势资源,打造福建省现代版“海丝之路”的:“东南紫砂文化百年产业”旗舰!
而景德镇的“王占群、李占群”更会趁‘一带一路’起航之劲风,借助“景德镇”世界瓷都之美誉,谱写新常态下的“东南紫砂文化产业”!
就连少有陶瓷文化渊源的陕西铜川、辽宁喀左都在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快车,打造紫砂文化产业品牌。
2)、重新定位紫砂文化产业
“一带一路”这个国家大战略,是我国前所未有过的最大的开放格局。依照文化部、财政部联合部署的:【调动各方力量,推动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必然会带来我国独有的紫砂文化产业元素重新定位】。因为“大战略必须新思维、大构架必须善设计、大格局必定大创意,大创意必定深挖掘”。
“麦肯锡公司”:“一带一路”的宏大事业有望在2050年前将沿线30亿人口带入中产阶级的行列。“一带一路”所过之处,获利群体越来越多,经济高地升华为文化高地,成为必然的复制十创新。
紫砂壶器具——茶具之王
紫砂壶器具如此优异,是由于紫砂矿特有的双气孔结构,使紫砂壶具有吸附性,微循环性。其双气孔呈现一种活动开放的状态,颜色会随着茶水的冲泡越来越光亮,发出一种幽幽的光泽,是打蜡所无法取代的效果,【类似于奇石被经常摩挲,石头会起凝重的包浆一样。经常使用紫砂壶泡茶的人,对紫砂壶颜色微妙的变化最敏感,无论在视觉上和心理上都有一种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感觉。而经过施釉面的白色陶瓷系列和玻璃杯,没有双气孔结构,不透水也不透气,颜色也不会变化,铁板一块,质料一成不变,用来泡茶固然也可以,但是给人死气沉沉的呆板形象,养不出什么效果,只会越养越老化、越不值钱,根本无法和神奇的紫砂壶相比】。
这,就是使用紫砂壶泡茶优于其他器皿的最重要原因。
“世间茶具称为首”。无论从发茶性能、养茶性能还是养生角度讲,中国独一无二的紫砂壶都是当之无愧的“茶具之王”。紫砂为茶而生,因茶而起。【在众多材质的茶壶中,人们发现用紫砂茶壶来泡茶最佳】,因此,紫砂茶具千百年来倍受推崇。由于长期茶文化的浸淫,紫砂茶壶器具浓积了太多的古今文化元素。
煮茶、焚香、挂画、插花,被宋人合称为“四艺”,是古代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此四艺者,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且充实内在涵养与修为。这与现代人追求的生活美学与讲究个人品味的生活态度极为一致,亦与当今的东方美学主流意识不谋而合。
【这些特质令她尊享亚、欧、美各国上层社会崇尚,风千年!】。
由于紫砂壶本身就是工艺品,千姿百态的紫砂壶融入了作者对艺术、人生的理解,发展到近、现代,还将中国特有的诗词、书法、绘画传统文化即“诗书画”融为一体。【使得紫砂壶不仅仅是泡茶的工具,还是精湛的艺术杰作而身价百倍,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紫砂消费群体由小众化向大众化群体迈进
随着中、下阶层社会大众收入的不断提升,社会人群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传统文化、茶文化的日益兴起,紫砂产品的消费群体不断由小众群体向大众群体迈进。随着茶文化的兴起,茶具系列产品的开发,紫砂产品近年来已经快速走向大众,走出国门,为越来越多的人们与国家所认识和喜爱,其市场需求容量亦在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将宜兴的紫砂带向世界,亦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世界来到宜兴,茶具之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越来越多的国家所了解。【如今不少地方的小学生都会玩茶艺了,你还会觉得这仍然是一个小众市场么?】
紫砂行业迈向国际化的步伐正在加快
无锡紫砂进入“APEC”会议贵宾客房,以国礼形式走出国门2014APEC会议参会贵宾下榻房间泡茶专用的全是紫砂壶】。
宜兴的紫砂壶艺术作品,多次被国家有关部门选为纪念品,赠送中外国家领导人和政要。像2005年东盟博览会上,经过中国外交部与商务部的层层遴选,31把紫砂壶被选为国礼,其中11把赠送给中国和东盟各经济体领导人,另20把赠送给中国和东盟各国部长。
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雄踞传统手工技艺首位的,就是宜兴紫砂而这一切,必将加快紫砂产品的国际化步伐。紫砂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茶文化中极具灿烂的一页,精品紫砂壶已经成为国宝,价值逾千万元。
紫砂文化成为新“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使者!
今天,“一带一路”风口上,“紫砂文化产业”正在演译着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使者的使命!福建省企业策划中心主任陈清福:“一带一路”和“自贸区”是难得的“闽茶机遇”(也是“紫砂机遇——编注”)。“茶不仅是饮品,是文化,更是金融商品、工业化产品,他认为,借鉴“海上丝绸之路银行”经验筹建“万里茶道茶银行”。筑造以福建茶企为核心的“中华茶馆”,传统茶文化基础上植入金融、商务,“中国式元素,世界化表达”。“福建可以建一个世界茶贸易中心,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寻找商机,变成"商机示范地"。”说到“商机”,陈清福再次强调福州马尾、厦门、平潭综合实验区的“自贸区”身份,夏商国际茶城已抢占先机,填补厦门大型国际茶业交易交流中心的空白。在这点上,紫砂产业大可借鉴并与茶文化产业的国内、国际市场高度联姻,联盟电商并进。更高效地释放出新“海上丝绸之路”中各自优势的充分融合的【政策红利效果】。
现代人不可以一直停留在1十1>2的陶醉中,【紫砂文化产业要充分享受与茶文化、电商这三大产业板块、缔结战略联盟体系,再乘以“一带一路”所引带出来60多个国家市场效应的乘法意境!
要使“一带一路”沿线几十个国家、几十种不同民族文化、不同社会阶层的广泛受众群体永续领略紫砂壶和茶的这种与众不同的上乘意境,敬仰东方文明古国的特殊文化魅力!急须全面提升我国紫砂文化产业创意的理念和层次,用丝绸之路新思维挖掘千年古国紫砂文化创意元素,形成产业创意成果。我们更将从中国视野转变到全球视野来重新定位和配置我们的传统紫砂文化产业资本,重新配置我们的市场、服务体系和紫砂文化所有的相关产业要素】。
“一带一路”沿线涉及63个国家、93个城市和港口,涵括了世界上44亿人口,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无论从人口总量还是经济总量上来说,都孕育着非常庞大的商机。占全球60%的人口中蕴含着无限大的智慧和创造活力,“一带一路”是40多亿人的商贸和文化活动的加速器。它催化着沿线国家几十种民族文化的无国界高度交融并逐渐升华,呈现从经济高地演变到文化高地。进而逐次外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外版图的前所未有的大格局!
加入“一带一路”阵营的利益,足以让未加入的国家垂涎。
今天,就连西方七个最大的工业化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谓之“G7联盟”铁杆兄弟),都经不起利诱,纷纷倒戈、加入中国主导创建的“亚投行”(2015年新设立的“一带一路”核心金融机构)。“G7联盟”多数国家背叛了美日之前绝不进入“亚投行”的盟约,争相涌入。这首批加入的57个成员国,类似北京的一环,几年后,其沿线域外周边国家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二环。
这是运用古代智慧叠加现代新思维的强国大手笔运作!
 
这种大格局,靠几个宜兴、喀左、景德镇、铜川“紫砂文化产业园”的供给产能,充其量仅仅杯水车薪!
 
这也许就是去年8月8日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倡导的“依托丝绸之路沿线丰富的文化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推动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的动因所在!
福建省新丝绸之路的
“东南紫砂文化百年产业”旗舰
2015年04月14日:“福建省提出,支持泉州市建设“海丝”先行区”【显示出重中之重,一带一路给泉州陶瓷产业带来的政策红利效应远远大于其他省份产地】。
泉州市德化县,是我国东南之滨的一颗古老崔灿的“瓷国明珠”,她承载着千年陶瓷文化积淀。古朴、厚重!称之为“金字品牌”恰如其分。
“东南巨矿”处于“福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之绝佳地域。
充分发挥这些产业要素,造就福建省新丝绸之路的“东南紫砂文化百年产业”旗舰!
“东南巨矿”将诞生出一个万亿紫砂文化大产业!
我们必须全力促使这些紫砂文化产业要素的聚集。为福建添彩!
这就是“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形态之一!
德化县是中国首个申报“世界陶瓷之都”的陶瓷产区。2014年7月“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专家组,到德化县对德化申报的“世界陶瓷之都”工作进行初评。专家组向德化县提出“让德化成为世界陶瓷产业领导者”这一目标。给“德化瓷都”装上福建省“东南紫砂文化百年产业”这一侧大翅膀。再借“一带一路”东风。更可助力实现“让德化成为世界陶瓷产业领导者”这一目标。
泉州市还有一个千年古瓷都——“晋江瓷灶”。
“晋江磁灶”作为中国陶瓷发源地之一,陶瓷文化底蕴深厚,其制陶业源于西晋武帝秦始元年,兴于唐宋,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晋江瓷都”,是一个从古代日用陶瓷演变成现代建筑陶瓷之重镇。
晋江陶瓷千年窑火不息,发展到八十年代前,主要还是烧制碗、缸等日用陶瓷。它与广东佛山、山东淄博、河北唐山并列为全国四大建筑陶瓷生产基地。2000年6月18日,磁灶镇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予"中国陶瓷重镇"称誉。
销售外墙砖的厂商70%-80%是晋江人。目前磁灶现有在外陶瓷建材营销人员1.5万多人,掌握了全国陶瓷行业三分之一的销售网络,年销售陶瓷占全国总销量的40%以上。仅晋江市现有建陶生产及上下游企业近千家,是全国建陶的重要生产基地和销售集散地之一。
上天赋予了泉州市全国独有的享誉国际的
——“德化、瓷灶这两大千年瓷都
因历史发展原因,此前,福建省紫砂器的产能较小。但这却给“福建省东南紫砂文化产业”留下了巨大的未来发展空间
君不见,这两大“千年瓷都”正在乐享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千年陶瓷文化的光辉和“一带一路”国策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政策红利效应的双重恵泽!再嫁接上东南巨矿的数亿吨紫砂矿资源,则成就“福建省东南紫砂文化百年产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这种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是其他省份产地所无法模拟和超越的。
纵观历史上任何一次产业革命的成功,只因顺应了历史潮流!
这数亿吨紫砂矿似乎就是为“一带一路”而生!
“一带一路”新常态,必须要用新理念!
我们应该做得比先人更好!
(3)、把控这一珍稀优势紫砂矿采矿权。
我国【资产证券化】刚刚兴起,这更为商界精英造就了以此为支点进行资产运作,【以低量资本杠杆撬动“东南巨矿”万亿紫砂文化产业】、提供了绝佳的矿产资源基地。
“东南巨矿”的紫砂大产业,靠独具慧眼的精英来运作。
家有大梧桐、定能引得凤凰结队来!
第三章、前景展望
现在是资源为王、胆识pk机遇的时代。
55岁下海创业,77岁身价百亿的草根企业家,“力帆控股”公司董事长尹明善说:“有胆少识,尚有50%机会;有识无胆,机会接近于零”。
传统的紫矿产业,骤遇上一带一路——这个三十年来我们国家最大的战略部署,呈现出无限商机。东南巨矿未来价值增长空间呈倍数级增长。
当今的产业博弈趋白热化,不再仅仅是信息源、优秀产品和销售市场渠道的竞争,而是资源整合的竞争。产业龙头们起来越倚重大手笔的上游大资源整合,赢在起跑线上。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盛世强国,千古一遇!古丝绸之路重焕异彩!这种机遇我辈只此一次!可遇不可求!心系“一带一路”,这个大舞台就是你的!
 “东南巨矿”的万亿紫砂文化大产业,
耐心期待挖掘它价值的主人!
 
编 辑:wangshi 标签:东南巨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