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海南王氏渡琼始祖达百余人

2014-12-16 08:15:54来源:海南日报

打印 字号: T|T
海南王氏渡琼始祖自东汉末期公元220年,王琳公出仕来琼后至清代止,1800多年间有记载的过琼先祖共有101位。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延绵不绝的历史传承,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底蕴。王氏繁衍的历史与中华民族同行,也蕴涵着一个民族历代的兴衰更替。从渡琼始祖(有记载的)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从朝代看,宋、明两代的王氏过海始祖最多。如宋代有43位,几乎占了过海始祖的半壁江山。明代23位。居第三位的是清代,目前已知的共有11位,其余依次为元代10人,唐代3位,汉代、隋代均稀有王姓过海始祖。

从过海王姓始祖的原籍地看,来自福建莆田县的王姓始祖最多,有41位,另有福建其他地方的始祖12位,他们占了全部王姓过海始祖的57%(这个数字佐证了“多数海南人的故乡在福建莆田”之说)。来自浙江的过海始祖5位,江苏的3位,广东的3位,江西的1位,未详的29位。

从过海始祖的定居地看,王氏始祖渡海最早的定居地是临高包登村。定居地最多的县份是琼山,有42个;其次是临高,20个;澄迈,11个;其余依次为儋州8个,琼海7个,文昌4个,万宁、定安、陵水各1个。这些地方大都处于海南的汉区。

从过海始祖渡过琼的缘由看,出仕的有21位、避乱的有23位、经商的有6位、迁居及未详的有48位、被贬、被逐的各1位。因为在长期的战乱及饥荒中,祖先们除出仕及经商的外,大都没有机会识字,因而漏记的也会存在,实际数据待以后考证为准。

从过海始祖最初的职业看,务农的显然占了大部分。出仕的占了22.5%,这个比例不算小。其中元末的王日琪曾任万州知府。南宋的王居正32岁任兵部侍郎,后晋任大学士兼枢密察,1151年因力主抗金得罪秦桧遭贬,因而流落海南。有史家称其为贬谪来琼,但从他仙逝后皇帝给他的祭词中,称其“声名争日月之光,勋业焕钟鼎之峙”来看,似乎又不是贬谪来琼。值得一提的是过海始祖中从商的仅3人,仅占3%左右,这也许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古代海南商品经济的落后。

从过海始祖的人丁兴旺程度看,王居正(悦公)是最旺的一族。他在奉旨南下途中客死海南,两个儿子除次子斗纠返回浙江老家居住外,老大斗魁在琼一共育有九子,被后人尊称为“九子王”。“九子王”及其后代散落居住海南北部、西北部和东部地区,繁衍至今,已发展成为拥有近四十万人的海南首望之族。
    总体上看,王氏先祖大规模渡琼始自宋代。宋朝为什么王氏渡琼始祖多于其它朝代,其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唐朝后,五代十国时,战乱不断,民不聊生。朝政荷捐杂税多于牛毛。历时很长时期,官贪吏要钱,黎民苦中苦,乾坤颠倒颠,八方七处乱,十户九无烟。史书记载:从宋朝后期、元朝到明朝初期,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赤地千里,禾稼不收。官员沉湎酒色,不管百姓死活。到处可见百姓吃草根树皮,社会上流传一首民谣有一句:哀哉流民!死者己满路,生者与鬼邻。加之宋朝期间辽、夏、金常常侵袭扰乱,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下,使百姓难以生存,因此,就必需找一个能生存的地方,安静住下来,而海南当时是个荒芜但和平的孤岛,物产丰富,谋生容易,且天高皇帝远。王氏先祖们为了生存繁衍就不远千里走险迁居,落土海南了。

编 辑:XBJ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