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通天帖》:最接近王羲之真迹的书法作品
原标题:《万岁通天帖》:最接近王羲之真迹的书法作品
文图/记者 金叶
唐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当朝宰相—山东琅琊的王方庆,献出了他十一代祖王导、十代祖王羲之和王荟、九代祖王献之、王徽之、王珣,一直到他曾祖父王褒,王家一门28人的墨迹真本给武则天。武则天喜出望外,命朝廷中善书者以双钩填墨法复制摹本,收藏于内府,而将王方庆进呈的原件加以装裱锦褙,赐还王家。
但王方庆和他的子孙有点儿不争气,后来不知怎么就把武则天赐还的真迹给弄丢了。收在内府的十卷摹本,在后来的流传中曾遭遇两次火灾,在历经劫难之后,到清末也只剩下一卷,包括王羲之的《姨母帖》、王徽之的《新月帖》、王荟的《疖肿帖》、王献之的《廿九帖》、王志的《一日无申帖》等书帖,被统称为《万岁通天帖》,又称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王氏宝章集》。
《万岁通天帖》是存世王羲之、王献之书法诸摹本中时代最为可靠、钩填最精到者,堪称“天下真迹一等”。其卷后有南宋岳珂、元代张雨、明代文徵明、董其昌等人题跋,俱称其钩摹精到。此帖“笔花满目,奕奕生动;用墨之意,亦一一备具,王氏家风,漏世殆尽”(董其昌语)。
王羲之的书法传世的有两类:一是木版或石刻的碑帖;二是唐代蜡纸钩摹的墨迹本。至于他直接手写的原迹,在北宋时只有几件,后来都丢失或被毁掉了,只剩石刻拓本。这件唐代的手卷虽为摹本,但其双钩填墨的描摹技法使其如实地反映了王氏一门的书法风格,而且其内容丰富,包括王氏一门七人十帖,为我们研究王氏家族书法承传关系提供了可靠的实证资料。我国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看过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件藏品后曾评价说:“唐摹王羲之帖,不论是现存的或已佚的,能确证为唐代所摹的已然不易得;如可证在唐代谁原藏、谁摹、何年何月,一一可考的除了这《王羲之一门书翰》卷外,恐怕是绝无的了。”
世界王氏网转载

最新推荐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
在春节这个中国人最大的节日里,酒肯定不可或缺。这不,离春节 [详细内容]
- ·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了过年的主题
- · 图解:春节到来,福利应该怎么发?
- ·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春节里细品文化的佳酿
- · 本网总编深入市县向有关企业社团拜年
- · 习近平给“王杰班”全体战士回信 勉励他们
- · 南京,一座有趣的城市。
- · 什么是“绝日”?为何农村老人说,今年二十
- · 人生,多做这“四善”,终会善有善报!
- · 六种错误锻炼加速衰老
- · 过年入寺拜佛烧香,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