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均德园——均德公裔孙的精神家园

2014-06-19 07:34:29来源:王闻福

打印 字号: T|T

  欣逢盛世,国泰民安。通过均德公广大裔孙的共同努力,在武平县城马头山东南侧兴建的武平王氏“均德园”已初具规模。均德园的主体工程是“王氏宗祠” ,那是我们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的庄严宝殿,是敦亲睦族、和群合众的温馨家园,也是教育后昆、薰陶菁英的三槐圣堂。
中国古代自隋唐开始,我们的先祖为避战乱,从黄河流域的山西黄土高坡举族南迁入四川,后先祖吉公(49世)任江西吉安府剌史,便到了江西吉安什乡,远离了战火、灾荒、饥饿,于是,在那里安居创业,后嗣绵延。元朝初期,均德公受朝廷派到武平县任职。促成我们先祖在这里创建和平怡静的家园,这是已经远去的历史。先祖们有一股顽强的毅力开基创业,开拓深山的神奇,依凭血脉亲缘,维系着这种力量的是先祖们崇拜的祠堂。
祠堂作为一种建筑物,是宗族系统的硬标志,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每个氏族都建有自己的家庙或祠堂,以祭祀祖先。到了宋朝,朱熹在《家礼》中提出立祠堂之制。从此,原先的家庙被称为祠堂。如果说宗谱是族人的根,那么宗祠就是族人基的象征。祠堂在以血缘为坐标的宗族关系中,是家族的中心,是以血缘为基石、以亲情为纽带,穿越时空隧道,保持着后人与祖先的心灵沟通。均德园“王氏宗祠”在敬宗睦族,传承宗族优秀文化、传统思想文化方面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武平王氏均德园坐西北朝东南,大门前坪外新挖150多平方米的扇形养生塘(饮马池),从风水学角度来说,“气聚成水,气动成风”,养生塘有聚气之功。池塘外视野开阔,远处群山环绕,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心旷神怡。祠堂的左右两边分别是瑶下坝和牛轭湾居民小区,远远望去,均德园“王氏宗祠”就像一个龙头带领一群子孙向前迈进。祠堂大门两侧镶有“梅、兰、竹、菊”精美的青石浮雕,大门前一对石狮子守卫着门户,屋脊上抢珠双龙栩栩如生。大门顶上正中“王氏宗祠”四个金色大字赫然醒目。祠堂内两个天井有天地气场相通之意,旨在“天人合一”。
均德园“王氏宗祠”平面布局采用三进结构形式,两进之间设有天井,既便于采光,又便于排泄雨水。祠堂内各进之间逐级递进,有“连升三级”、“步步高升”的寓意。厅堂内八根石柱气派、庄重。《王氏祖训》和均德公后裔英才人物事迹简介等,对均德公后裔进行精神文明和先进思想文化教育,激励后昆奋发向上,成为振兴中华的栋梁。
均德园“王氏宗祠”是连接后人与母体文化的血缘脐带,是一条王氏均德公子子孙孙永远走不完的宗族绵延发展的道路。只要我们举全族之力量,聚全族之智慧,一定能把王氏“均德园”——均德公广大裔孙的精神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武平王氏均德园管理组)
 

编 辑:wangshi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