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铜镜的特点
原标题:魏晋南北朝时期铜镜的特点
铜镜作为一种生活用品,早在殷商时代就已出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铜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随着失蜡法、错金银等制铜工艺的出现和发展,这一时期的铜镜一改此前幼稚朴拙的风格,展现出青铜工艺的新面貌。到了汉代,无论是数量还是纹饰,都更为丰富,超越了前代。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铜器的生产仍在继续,但是由于铜矿的开采量下降,以及制瓷业和冶铁业的迅速发展,除铜饰件、铜镜、铜弩机、货币以外,其他各种铜制器皿已经明显减少。
这时期,铜镜的生产总的来看也不如汉代繁荣,北方又尤为衰落。这种情况大约也是与中原战乱相联系的。这个时期的铜镜风格仍沿袭汉镜,以三角缘神兽镜最为流行。铜镜纹饰常以民间故事为题材。
当时,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铜镜的纹饰与技法基本都是沿袭了东汉的。北方主要是柿蒂连弧纹镜、方格规矩镜、或简化规矩镜、兽首镜、夔凤镜、盘龙镜、位至三公镜等等。南方则主要是神兽镜和画像镜。神兽镜又以汉末流行的半圆方形带神兽镜和重列神兽镜居多。画像镜主要是在绍兴地区发现的,这种镜所雕铸的人物极为生动,几乎完全脱离了图案化。(来源:中国文物网)其内容主要是表现“东王公”、“西王母”的神人车马镜。这种神人车马镜既表现了神人的严肃,又表现出车马奔驰的状态,对画面的动和静处理得十分和谐,可以说已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境界。画像镜中的另一种是以历史故事为题材,常见的是吴王和伍子胥的故事。这种画像镜常常由四乳把镜面分成四个区,每一个区中表达故事的一个主要情节,四个场面如同连环画一样,组成了一个完成的伍子胥故事。这种画像镜在技法上浮雕层次多,铜的质量也较上述神兽镜精致。此外,由于佛教的流行,这是南方铜镜中还出现了佛像镜,这也是该时期铜镜的一个显著特点。
关于这一时期的铸镜中心,可以从一些铜镜的铭文看出些端倪。如从“王氏作竟甚大明,同(铜)出徐州刻镂成”、“铜出徐州,师出洛阳,雕文刻镂,皆作文章”等铭文来看,当时北方铸镜中心可能是在徐州。南方的铸镜中心则主要是会稽郡的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和武昌(今湖北鄂城),这一点也同样可以从铜镜的铭文中得到证实。如“黄初四年五月壬午朔十四日□会稽师鲍作明镜,服之大吉,宜贵人”,“黄初元年二月壬未朔六月庚已扬州会稽山侌(阴)安本里思子丁,服者吉、富贵寿、春长久”,“会稽山侌作师鲍唐镜,服明者也宜子孙□□富贵老寿……家在武昌”。从最后的这条铭文中可以推测出,这位作镜师傅鲍唐是山阴人,但家在武昌,因此这面镜子很可能就是在武昌铸成的。另外一面铜镜上还有“黄初二年武昌元作明镜……吉羊”的铭文。
此外,长江上游的成都及其附近,铸镜工艺也比较发达。
这一时期的铜镜,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北方魏镜和南方吴镜这时均首开向日本出口的先例。甚至有的南方镜工远渡重洋,赴日本铸镜,从而把中国的铜镜艺术和铸造工艺传播到了日本。(文/知冬)
世界王氏网

最新推荐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
在春节这个中国人最大的节日里,酒肯定不可或缺。这不,离春节 [详细内容]
- ·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了过年的主题
- · 图解:春节到来,福利应该怎么发?
- ·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春节里细品文化的佳酿
- · 本网总编深入市县向有关企业社团拜年
- · 习近平给“王杰班”全体战士回信 勉励他们
- · 南京,一座有趣的城市。
- · 什么是“绝日”?为何农村老人说,今年二十
- · 人生,多做这“四善”,终会善有善报!
- · 六种错误锻炼加速衰老
- · 过年入寺拜佛烧香,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