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果仅存明祠堂 残垣断壁盼重生
王氏家庙现已成为断壁残垣。
王氏家庙坐落在可湖二马路附近。
东莞唯一有史可考明代建筑王氏家庙因缺乏保护已“面目全非”
文/记者龙成柳 图/记者石忠情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王氏家庙,曾作为莞城医院的一部分保存完好。在2006年医院搬迁、马路修建中,它一度被列入旧城改造规划,所幸在文物专家的努力下得以保存。但因缺乏有效保护,如今的家庙已是一片断壁残垣。
明代建筑为何沦落至断壁残垣?4月16日,莞城街道党委书记刘林宏回应,目前已经将王氏家庙作为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列入受保护范围,其修复工作有望年内动工。
屋顶出现窟窿 内部杂草丛生
从可园北路往东莞人民医院第一门诊部方向转入可湖二马路,在门诊部门口,本应直行的可湖二马路突然拐了一个弯,才通往振华路。而就在这一拐弯处,周边围墙高耸,在围墙内,可见几座瓦片青砖建筑。这里就是王氏家庙。
家庙四周有一堵围墙,站在高处记者能够看到屋顶已经出现窟窿,青砖和瓦片上已经长满青苔,散落到地上,横梁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而站在人民医院一门诊高处俯瞰王氏家庙,三进两天井的建筑格局依旧清晰,而一进的前半部分已被拆得七零八落,屋顶破烂不堪,残存的灰色屋脊仍能看得出它的古朴简单,线条流畅。而家庙内部处处杂草丛生,墙壁也贴上了白色的瓷砖。
修建新路时曾为家庙“让道”
王氏家庙什么时候开始破败,杨宝霖回忆,1957年东莞运河开始挖掘,本来王氏家庙前有一个池塘,还有一个照壁,但运河线路刚好从家庙前经过,挖运河挖出来的泥全填到了池塘里,“照壁也被移走了。”
其后,王氏家庙拨给了莞城卫生院使用,这期间,家庙一直保管得很完整,卫生院还对家庙进行了修葺。而后,莞城卫生院成为莞城医院,将王氏家庙又再次交回给了莞城区政府,“医院搬迁后,家庙仍然很完整。”
直至前几年,莞城因旧城改造要建造一条马路,名为“可湖二马路”,这条路恰好要从王氏家庙经过。杨宝霖得知此事后,当即找到了时任莞城区委书记王检养,提出王氏家庙作为东莞仅存的一座明代祠堂,不应该拆除。所幸,当时莞城区领导答应了他改善规划,使规划中的马路绕道,避开了王氏家庙。
让杨宝霖先生没想到的是,虽然王氏家庙被保留了下来,但因修建马路,马路周边的房子要拆迁,拆迁人员在拆的时候把王氏家庙的前进弄塌了。
链接:多项证据证明家庙为明代建筑
王氏家庙的建造时间已无文史资料可查。但据东莞文史专家杨宝霖介绍,王氏家庙由王氏祖先王希文修建于明代嘉靖十五年,即1536年。“王氏的后代王沛昭先生生前,曾亲口对我说,家庙的红漆正梁上刻有"嘉靖十五年"的字样。”杨宝霖说,这是证明该家庙为明代建筑最直接的证据。
此外,王沛昭曾多次对杨宝霖说起,王希文与增城新塘人湛若水(字甘泉)是好朋友,当初王希文建造王氏家庙时砖不够用,湛若水得知后,就把已准备好建自家宅院的砖移送给了王希文。
也正因如此,王氏家庙的砖上有部分印有“湛宅”两字,“现场的确很多砖上都刻有"湛宅"。”杨宝霖先生说,湛若水的生存年代就在1466年至1560年,这与王氏家庙的建造时间是相符的。
昨日,记者在王氏家庙三进的后墙上,也发现了多块杨宝霖先生提及的刻有“湛宅”二字的青砖。杨宝霖表示,虽然关于王氏家庙的建造时间大多是听自于王氏的后代,但他们的说法无一不是与实物相互印证的。
专家说法
曾多次建议申请为文保单位
杨宝霖说,他还曾与王检养共同规划,将王氏家庙修葺后,作为一个展览馆使用,但因资金缺乏当时一直没有做。他也曾经建议过市文化部门,应将王氏家庙申请为文物保护单位。
直至如今,因为没有人打理,王氏家庙已经更为破败,这是杨宝霖先生迄今仍然十分痛心的一件事。“如果当时规划展览馆的计划能够实施,如果王氏家庙能够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它断然不会至如此境地,连后进的瓦片都没了。”
有关部门
初步匡算修复资金需600万元
为何前几年状况还不错的王氏家庙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会如此破败?4月16日下午,在莞城街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采访上,莞城街道党委书记刘林宏回应,之前的保护意识是有的,不然就不会在修建可湖路时特意留出空间,但在保护工作的落实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去年年底,我们已将王氏家庙作为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列入受保护范围,其修复工作有望年内动工。”
而记者此前曾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该家庙已经被处处贴上了瓷砖,地上也成了水泥地,已经不是原来的文物模样,考虑到这一点,莞城才一直没将其申请为文物保护单位。
而据莞城文化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12月,莞城组织工作人员对王氏家庙总体保存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评估,计划对其墙体、屋面、地面等进行原样修复,初步匡算修复资金大概在600万元左右,接下来也将邀请相关文物专家对修复工作进行研讨并制定相关方案。


最新推荐

王德明·忠孝廉臣王忠
王忠孝生处乱世,又遭倭患,家道中落。他放弃学业,担起家庭重担 [详细内容]
- · 王德明·忠孝廉臣王忠孝
- · 带你走进宁化王氏家庙,见证王家辉煌
- · 101岁的李王氏:苦水里长出幸福花
- · 王阳明:做个心中永远有光的人!
- · 解决问题最高明的方法,就两个字!
- · 太原王氏与“太原堂”、“琅琊堂”由来
- · 龙虎年才晒谱修谱,了解下少数民族那些特别
- · 祭祖礼仪与流程,值得收藏!
- · 传承宗亲文化的必要性
- · 族谱四种常见格式,哪一种最适合现代修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