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第一章琅玡王氏家族简史(一)琅玡王氏的早期发展之姓氏渊源

2014-04-22 09:07:23来源:汉唐时期的琅玡王氏家学研究 孙丽著

打印 字号: T|T
琅邪王氏是中古著名的门阀士族,相传出自东周灵王太子晋。秦朝末年,秦将王离之子王元始迁居琅邪。汉唐时期,琅邪王氏爵位蝉联、风流不衰,作为一个政治、文化大族延续达700余年。
一、琅邪王氏的早期发展
(一)姓氏渊源
    我国的姓氏起源较早,一般认为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姓与氏有着严格的区别,意义也大不相同。姓是标志着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氏是由姓衍生出来的分支的称号。在母系氏族社会里,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姓就成为同一个母系氏族区别于其他氏族的标志。故许慎《说文解字》说:“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女、生。”随着同一个氏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母系氏族就会不断地分化。分化出来的新的支系既要保持原来氏族的名称和姓,又要有自己的新的识别符号,于是就出现了氏。同时,伴随着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化,氏不仅体现了血缘的亲疏,而且还体现了地位和财富的不同。这样,每个人有了姓之后,又在同姓之中有了氏。一般说来,远古时代的姓表示同一个祖母所生,氏差不多都是各个父系氏族的称呼和标识。
    古人之所以有姓和氏的区别,是因为姓和氏有其不同的社会作用。郑樵《通志·氏族略序》说:“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这里很明确地道出了远古时代姓和氏的社会作用。我国古代有着“同姓不婚”的严格限制,一个“姓”通常就是一个通婚单位。在父系氏族社会中,男子是社会的主角,是社会财富的支配者,因而贵族男子都称氏不称姓。《白虎通·姓名》曰:“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贵功德、贱伎力,或氏其官、或氏其事。”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战国以后。顾炎武《日知录·姓》说:“自战国以下之人,以氏为姓,而五帝以来之姓亡矣。”《日知录·氏族》曰:“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姓即氏.氏即姓,姓与氏已不再有任何意义上的区别。
    由上述可知,我国的姓氏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姓——王姓同样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王姓是中国各大姓中来源最复杂的一个姓,《通志·氏族略》曰:“王氏,天子之裔也。所出不一,有姬姓之王,有妫姓之王,有子姓之王,有虏姓之王。”而姬姓之王是绝大多数王姓人的本源。姬姓之王,有的出自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有的出自周平王太孙赤,有的出自王子成父,有的出自周灵王太子晋,有的出自周考王之弟桓公揭,都是两周王室的后裔。
  具体到琅邪王氏,一般认为出自东周灵王太子姬晋,亦称王子晋、王子乔,是琅邪王氏传说中的第一位祖先。姬晋是东周灵王姬泄心的长子,本被立为太子,或说因直谏被废为庶人,或说因年十七岁就死去,王位便被其弟姬贵继承。太子晋的事迹略见于《逸周书》、《国语》、《楚辞》王逸注、《列仙传》、《风俗通义》和《潜夫论》等书。
    汉王苻《潜夫论·志氏姓》载:
           周灵王之太子晋,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敦敏。……(晋)平公遣师旷见太子晋,太子晋与语,师旷服德,深相结也。乃谓旷曰:“吾闻太师能知人年之长短。”师旷对曰:“汝色赤白,汝声清汗,火色不寿。”晋曰:“然,吾后三年将上宾于帝。汝慎无言,殃将及汝。”其后三年而太子死。……世人以其豫自知去期,故传称王子乔仙。仙之后,其嗣避周难于晋,家于平阳,因氏王氏。
这是最早的关于太子晋之“嗣”得姓王氏的记载。
  《新唐书》卷七十二《宰相世系表》载:“王氏出自姬姓。周家’,因以为氏。”《通志·氏族略四》云:“若琅邪、太原之王,  则曰灵王太子黝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 ‘王家’”《元和姓纂》卷五曰:“王姓,出太原、琅邪,周灵王  太子晋之后。”上述史料皆认为琅邪王氏乃太子晋之后。
   六朝时期的一些碑文、墓志、系谱等也都谓琅邪王氏祖先与周灵王太子晋有关。如东晋孙绰《丞相王导碑》:“公胄兴姬文,氏由王乔。玄圣陶化以启源,灵仙延祉以分流,贤俊相承,世冠海岱。”《古刻丛钞·齐故永明敬太妃墓志铭》曰:“永明敬太妃王氏,琅琊临沂人也。其先周灵王之后。”《文选》卷四十六任昉《王文宪集序》注引《琅邪王氏录》:“王氏之先,出自周王子晋”《南北史世系表》卷一:“琅邪王氏,系出周灵王太子晋之后。
   根据上述材料,关于琅琊王氏的姓氏起源,基本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一、因周灵王太子晋而得氏。太子晋因是东周王室太子,故亦称王子晋,或称王子乔,子孙因以“王”为氏。二、因太子晋之子宗敬而得氏。太子晋虽因直谏被废,其子宗敬毕竟是灵王之孙,又官居司徒之任,故仍被人视为“王家”,子孙遂以“王为氏这两种说法虽在王氏来源问题上略有差异,但基本点是相同的,即都认为琅邪王氏是姬姓之王,是周灵王太子晋的后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