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山东琅琊临沂市情况简介

2014-04-13 13:36:28来源:

打印 字号: T|T
     临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现辖3区9县3个开发区,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人口1083万,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2.8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70.1亿元。
    (一)、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地处新亚欧大陆桥头堡战略位置,位于“长三角”与“环渤海”两大经济圈的交汇处,东临大海、西通中原,属于港口的强辐射区。临沂是全国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境内有“一机场、两铁路、四高速”。机场已开通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义乌等 18
个城市的 20 多条航线;兖石铁路东接日照港,西连京沪铁路,沿海大通道——胶新铁路纵穿南北;日东高速、临枣高速横穿东西,京沪高速、长深高速纵贯南北;公路、铁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 2.4 万公里和 518 公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陆海空立体交通体系。
   (二)、资源丰富、要素齐全。境内铁、钛、黄金、地热等矿产资源质优量大,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有 82 种。白云岩、金刚石、石英砂、石膏储量均居全国前两位,淡水资源占山东省的 1/6,是“中国地热城”和“中国温泉之城”。拥有 600 万亩商品粮基地、100 万亩优质花生基地、100 万亩高效蔬菜基地和 100 万亩优质果品基地,“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品牌享誉全国。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在校生超过 30 万人,可为投资者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各类金融机构突破 190 家,银行、证券、期货等机构数量均居全省前列;民间资本充裕,金融创新活跃,是全省首批民间融资规范引导试点市。
   (三)商贸繁荣、物流发达。临沂是中国市场名城,素有“南有义乌、北有临沂”之称,去年城区批发市场实现交易额1771亿元;临沂是中国物流之都,每天发往全国各地的货运配载车辆8000多车次,物流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通达全国所有港口和口岸,物流成本比全国平均低30%。
   (四)平台广阔、环境优良。拥有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 12 个省级
开发区,是山东省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用时最短、收费最低的城市之一,先后被评为“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荣登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政府效率单项奖榜首,入选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十大城市、福布斯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荣获中国绿色经济十佳城市等称号。在中央电视台《2012-2013 经济生活大调查》中,临沂跻身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十大地级城市。
    临沂是一座前景美好的城市。目前,我市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具有跨越赶超的“三大引擎”:一是政策引擎。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倾力支持沂蒙老区发展,对临沂优惠政策叠加。特别是参照执行国家中部地区优惠政策,开展山东省“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列入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和蓝色经济区联动区范围,为我市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二是开放引擎。临沂商城国际化工作得到王岐山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和关怀,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工商总局等部委出台支持政策,山东省将临沂商城列为省级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我市以“国际商贸名城”为城市定位,大力实施商城国际化战略。目前,内陆“无水港”临沂港投入运营,实现了出口商品报关、报检、船务、货代、仓储、拼箱等“一站式”服务;24 个国家和地区在商城设立国际贸易办事处,常驻外贸企业 800 多家,2012年商城直接出口额增长 6.9 倍。随着商城国际化进程加快,临沂作为北方最大商品集散地的地位日益重要,这既为广大采购商提供了便利,也为现代服务业和商品制造业发展带来了契机。三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引擎。临沂市二产占比为48.5%,人均 GDP4800 美元,城镇化率 51.3%,处在工业化中期和城镇化的加速期。据专家分析,今后十年,全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区间”,临沂将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后发崛起的势头强劲。
    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科学跨越发展,临沂将在三个方面实行重点突破。一是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跨越发展的总抓手,着力实施“10+6”产业计划。建立“一个主导产业、一名市政府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方案”的“五个一”推进机制,握紧“拳头”、强势推动,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冶金(建材)、机械、木业、化工、医药、纺织服装、商贸物流、文化旅游、房地产(城市综合体)等十大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技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今年“10+6”产业产值突破 1 万亿元,2018 年在此基础上翻两番、达到 4 万亿元。二是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着力招大引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完善激励政策,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中介招商,持续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努力把营商环境打造成临沂最强的软实力、最响亮的城市名片,使临沂成为客商投资兴业的热土。三是把各类开发区作为区域发展的最大增长极,着力提质增量。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效能推进,全力把各类开发区建成产业聚集区、现代化新城区、生态建设示范区和改革开放先行区。今明两年,全市6 万亩增减挂钩用地指标,主要用于园区产业项目。同时加快园区软硬件建设,做到“九通一平”、净地待商,形成承接高能级企业的优质平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