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王奕鸿“徒手”建豪宅 300年不腐朽
海南琼海,宽敞华丽的王家大院正堂。中国网图片库蒙钟德/摄
没有图纸,没用钢筋,三成工程量自己动手,海南琼海市博鳌镇乐城村民王奕鸿打破传统建成两幢共320平方米豪宅。
在乐城岛登高远望,王家两幢高大豪宅如鹤立鸡群,进去一看就如一个博物馆。整幢房子连同四围的横廊小屋全用石条连成一个整体,屋顶的瓦片也比普遍房子多加一层,足够抵挡18级台风。杵桷全是黑盐等进口木材,门窗是海南名木菠萝格,承重横梁全用石条。石刻的名人名言,精雕细刻的屏风家具,还有与众不同的特长对联等等,无不显露出它的奢华。房子按300年寿命设计,每个房间都有优质木材制作的家具,10代人居住都不会腐朽损坏。
今年75岁的王奕鸿因家庭出身不好,仅读初中的他年轻时到邻县文昌当土木工,改革开放后回到家乡开山辟岭种植槟榔和柠檬,日子逐渐红火起来。年近七旬的时候他从邻村留客“海南侨乡第一宅”得到启发,决心倾其所有建豪宅。他认为留客的豪宅不到80年已墙体剥落破败,主要是钢筋腐蚀所致。因此,他造的房子一改传统全用石条当横梁。每支石条都进行过2吨承重试验,不会断裂。没有图纸,施工全靠构思自己动手挖好地基,然后指挥土木工一砖一瓦施工。仅半年时间,第一幢220平方米的两层砖瓦楼房建成,3年后又建第二幢100平方米住宅,总造价至少300多万,自己动手省下100万。
“海南侨乡第一宅”美誉的博鳌留客蔡家宅,王奕鸿老人就是受这座宅子的启发。中国网图片库蒙钟德
王奕鸿在豪宅中自己动手制作家具。中国网图片库蒙钟德
海南琼海,王奕鸿坐在华丽的厅堂里读报。中国网图片库 蒙钟德
王奕鸿打破传统建造的与众不同的厅堂。中国网图片库 蒙钟德
链接:琼海七旬老人王奕鸿徒手建大宅 耗资近200万元
中国日报网
琼海市博鳌镇乐城村委会西门村7旬老人王奕鸿,在没有图纸,不用钢筋,三成工程量自己动手的情况下,建成了两幢建筑面积共320平米的仿古“豪宅”,耗资近200万元。
昨日13时许,得知有客人来访,王奕鸿匆匆从外地赶回家。进入西门村不远,便可看到一幢醒目的青砖仿古建筑。建筑共有两幢大屋和两个天井,院内前、后庭和上、下楼都有走廊楼梯相连。
偏门门口处,杂乱地堆放着一些木料和简单工具,一侧是正在安装木扶手的石板楼梯。穿过第一个天井,走进第一间大屋,高达8米的空间尤显恢宏。后门处安装一个拱门屏风,上面各种雕刻栩栩如生。
穿过大屋,是第二个天井,四周走廊均用石条和石板连成一个整体,紧密衔接的环廊具有挡风遮光蔽雨的功能。墙壁上的古诗词石板雕刻,衬托出宅子浓郁的古典和书香气息。
让人震惊的是,第二幢大屋门口、客厅,随处可见木雕。8米高木屏风上雕刻着各种图案,客厅两侧均摆放着一排太师椅,豪华程度可见一斑。在该大屋的右侧,是一栋两层楼阁,与大屋相连通,分布有卧房、卫生间、厨房等。
站在楼阁上,将雕梁画栋、连成一片的天井、大屋、走廊尽收眼底,让人仿佛穿越时空。
王奕鸿说,大宅的门窗均采用黑盐、菠萝蜜格木等名贵木材打造,精工雕刻而成;建筑内部配以精美的石刻和精雕细刻的屏风家具等,整幢房屋共有36扇门、48扇窗、24间房、7个卫生间,耗资近200万元。其中已基本完工的一幢大屋花费120万,另外一幢还差10%完工,目前已经花了70万余元。
“前后陆续花了几年时间,现在还剩10%的收尾工程,包括诗词石板雕刻、楼梯木扶手、屏风打磨上光油等,都准备自己完成,这几天,我在锯木料雕刻楼梯扶手。”王奕鸿说,整幢大宅的三成工程量都是他动手完成的,费用起码省了几十万元。
“我没有具体的设计图纸,几年来都是一边施工一边想下一步怎么做?我动手挖好地基后正式开工,后来砌墙用的脚手架都是我搭的。”王奕鸿介绍,施工过程中,因为没有钢筋,他大胆采用了石条和石板当做横梁或走廊,还专门到采石场做承受力试验,有的石条重达1吨,由于没有起吊机,只得利用滑轮安装这些石条,“我一直对古诗词很感兴趣,便把自己喜欢的诗词雕刻在墙壁上。”
王奕鸿告诉记者,他年轻时干过木工、泥工,所以动起手来得心应手,“我现在正动手做80张椅子和20张桌子。”
据了解,这两年来,大宅在施工,琼海当地便有不少人慕名来参观。前不久,周边福田村委会一居民参观后,还特意邀请王奕鸿帮其设计一桩宅子,目前工程已近尾声。
谈及为何想要修建仿古祖屋,王奕鸿说,他年轻时便有一个想法:以后挣钱自己盖一幢宅子。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他开过店、办过厂。1990年,他投入五六十万元办了家饲料厂,并率先进行网箱养鱼等,但不料亏得一塌糊涂,“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我后来大胆承包了100多亩地种槟榔和柠檬,经过打拼,事业终于东山再起。”
“修建这幢大宅,就是希望能给子孙留下一点什么。”王奕鸿说,他的想法和许多当地人一样,希望后代能过得更幸福些。
琼海老人王奕鸿:
他的梦想 年轻时便有一个想法,挣钱自己盖一幢宅子。
他的努力 开过店办过厂养过鱼种过槟榔,失败过但最终成功了。
他的实践 动手挖地基、搭脚手架、雕刻楼梯扶手……省了数十万。(记者 钟起的 实习生 王思文文/图)
他的希望 修建这幢大宅,就是希望能给子孙留下一点什么。

最新推荐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
在春节这个中国人最大的节日里,酒肯定不可或缺。这不,离春节 [详细内容]
- ·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了过年的主题
- · 图解:春节到来,福利应该怎么发?
- ·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春节里细品文化的佳酿
- · 本网总编深入市县向有关企业社团拜年
- · 习近平给“王杰班”全体战士回信 勉励他们
- · 南京,一座有趣的城市。
- · 什么是“绝日”?为何农村老人说,今年二十
- · 人生,多做这“四善”,终会善有善报!
- · 六种错误锻炼加速衰老
- · 过年入寺拜佛烧香,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