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宁陵干警王修魁 大爱撑起艳阳天

2014-03-12 10:24:56来源:中国青年网

打印 字号: T|T

  宁陵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王修魁热情接待当事人
 

  热爱,让执行工作亮点频闪

  王修魁现年57岁,他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在部队期间表现优秀,不到一年就被提干,成为一名军官。后来,他转业到商丘市宁陵县人民武装部,因工作需要,又被组织调入商丘市宁陵县人民法院,在执行岗位上十几年如一日拼搏工作。

  今年2月24日一大早,他冒着严寒,与另一位干警一道去距县城近30公里的某村执行案件。此案是一起继承纠纷,李甲与其妻宋某共生育7个子女:长女李乙、次女李丙、三女李丁、四女李戊、长子李己、次子李庚、三子李辛。宋某和李甲先后去世,李甲生前的生活起居包括治病均由李辛承担。李甲的遗产有:瓦房3间,白蜡条行共长342米,2010年种粮补贴款323.97元。2011年3月31日,河南省某价格鉴定评估有限公司对李甲的房屋评估价格为8000元,评估费800元。原告李乙、李丙、李丁、李戊、李庚与被告李辛因其父的遗产问题发生纠纷,为此,原告等5人提起诉讼,要求继承其父亲遗留的财产。李己自愿放弃对其父遗产的继承权。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李甲遗产房屋3间归李辛所有,李辛支付给李乙等5原告房屋价款各1200元;白蜡条行共长342米,李辛和5原告各继承57米;李甲的种粮补贴款323.97元,李辛等6人各继承53.9元。判决下达后,没有得到实际履行,案件进入僵持阶段。王修魁来到被执行人家中时,李庚正在房顶上掀瓦拆房,李辛怒火万丈,持械要与李庚抗争到底,并拨打了110报警电话。派出所民警赶到时,李庚扬言:“我哪怕被判刑,也要寸土不让!”

  面对剑拔弩张的现场气氛,王修魁先好说歹说地把李庚从房顶上劝下来,然后把其拉到一旁,从拉家常开始聊天。当得知李庚的三个儿子中有两个上大学、一个读高中时,说能把三个儿子都培养成才,实属不易,将来一定前途光明,夸赞其为优秀家长。他又讲到如果拒不履行法院判决,会给其家庭特别是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危害,并以“家和万事兴”、“人心齐泰山移”等格言启发李庚。李庚被他诚挚的话语打动,情绪有所缓解。王修魁看到了一丝曙光,继续劝说李庚:“聪明人不要做糊涂事,否则会后悔莫及。”接着,他又对李庚妻子及上大学的两个儿子进行心理疏导,希望结成“统一联盟”,合力对李庚“展开攻势”,终使李庚转变态度,认识到错误,同意履行法院判决。于是,李庚撤离现场,把房子交给了李辛,李庚给李辛打了现金收条。

  王修魁不仅平息了这一眼看就要激化的事件,还使双方的骨肉情感趋向和谐。这时已接近下午一点钟。回到法院简单吃过午饭后,他又匆忙去执行另一案件。

  作为一名老同志,工作中加班加点已成为习惯,常常不能照顾自己的家庭。妻子曾经埋怨王修魁:“像他这样的人就不应该结婚,他把工作视为最大的快乐,把家庭的所有事务都推给我一个人,别的女人把自己的丈夫当成顶梁柱,然而我有没有丈夫一个样!”对此,他也知道对不起恩爱的妻子。尽管这样,妻子念及他是为执行忙碌,依然理解支持他的工作,乐此不疲、一如既往地挑起家务重担,多年来从不向他摊派家务活儿。

  今年春节前夕,法院开展涉民生案件大执行时,王修魁的父亲病危,作为孝子的他仍然坚守执行一线,家人多次打电话叫他回来见见老父亲。到家后,他的父亲已经去世,王修魁未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对此,他深感遗憾和强烈自责。按照规定,他这个年龄可以退居二线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由于痴爱执行事业,至今他仍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岗位上。

  辛勤付出换来累累硕果,一起起重大疑难案件被他悄无声息地化解。仅近两年来,经王修魁化解的信访及历史遗留案件就达40余起,为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事业增光添彩作出了杰出贡献。

  宽爱,让年轻法官后来居上

  王修魁对待同事心平气和、宽容爱护,与同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开展工作。特别是对年轻干警,他甘当人梯,努力促其进步向上、达到目标。

  年轻法官张光辉,毕业后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后来转入执行岗位。刚转岗时,工作中他感到一头雾水,力不从心。王修魁引导张光辉在实践中摸索历练,鼓励他用心学习法院执行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引导他学会把当事人“说哭逗笑”的办案艺术。张光辉进步很快,现在已经是法院的骨干法官。

  一起借款纠纷案件的巧妙执结,张光辉对老搭档王修魁由衷佩服。王某和吴某系中学同学,吴某曾借王某10万元钱,因吴某离婚,生意亏损,无力偿还,引发纠纷。王某出借的10万元钱系丈夫伤残补助金,王某婚姻失败后,丈夫索要该笔伤残补助金,王某情绪多次失控,自杀未遂,公安机关解救后,被引导走向诉讼途径。法院判决后在执行过程中,因吴某反悔,再次引起王某情绪激动,表示如果执行不到位,将在法院跳楼自杀。

  针对本案的特殊性,王修魁向王某反复解释法律规定,但王某心灰意冷听不进去。他从“一年同学三辈子亲、生命最为宝贵”等角度,引导王某珍惜友谊,珍惜生命。经过两个多小时长谈,王某幡然醒悟。接着,王修魁又先后5次来到商丘市区找到吴某,不厌其烦地陈述王某对吴某的关心和照顾:“为人应存感恩之心,如果因为暂时无力履行法院判决,可以提出分期付款计划。”一席话使吴某看到“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于是动员其男朋友把工资卡交给王某,每月让王某领取男朋友的全额工资,直至债务履行完毕为止。本案和解结案后,双方皆大欢喜,和好如初。

 张光辉耳闻目睹张修魁的办案方法,摒弃急躁情绪,树立耐心细致的工作理念,虚心学习成功经验,千方百计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使办案水平大为提高。王修魁还为张光辉创造较好的工作条件,办案时主动让出桑塔纳轿车,自己却骑着电动车下乡。现在,二人已成为忘年之交,在工作中形成坚强的战斗堡垒。由于成绩斐然,2013年,张光辉被市中级人民法院荣记个人三等功。

  友爱,让被执行人潸然泪下

  多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王修魁刚正不阿的工作特质,使他成为善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家里手,这也成为他工作的制胜法宝。对每起执行案件的当事人,包括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王修魁均视其为朋友。他认为,朋友应相互忠诚、忠心、忠义,要为对方着想,给对方中肯建议,尽心尽力给对方排忧解难。特别是在执行工作中,要想取得当事人伙伴般的信任,就要努力消除当事人心中的怨气,在法律框架内尽量满足当事人合理诉求,取得当事人对法院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为圆满结案奠定基础。

  见到被执行人之初,王修魁感到对方或多或少地存有怨气,这怨气或是合理产生,大多则是纯属误解。不论如何,他总是耐心倾听,让对方的思想观点与其他诉求得到畅快淋漓的表达,再找出当事人怨气的症结,然后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让对方的怨气消失殆尽。

  2011年6月30日,原告张甲、孟某之子张乙因发烧到被告本村雷某诊所进行输液治疗。当输液至20 分钟左右时,张乙出现不良反应,被告发现此情况后,立即肌注药物并将其送到某卫生院诊治。某卫生院给张乙挂上吊针后,就让原告带张乙到商丘市某医院治疗。原告带张乙到急诊室,经急诊科抢救无效死亡。2011年7月6日,原告委托河南某司法鉴定中心对张乙的死亡原因进行鉴定,鉴定结论为:张乙属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后来,原告诉讼到法院要求被告雷某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失费等共计18万元。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被告雷某赔偿原告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丧葬费等共计155653.1元。

  案件到了执行环节,雷某坚持认为张乙的死亡是原告的疏忽大意造成的,自己责任小,拒不履行法院判决。孟某等人得不到赔偿款,情绪很大,表示一定要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张乙的尸体被长期停放在村小学附近自家门口处,许多小学生不敢从此路过去上学,引起村民的强烈不满。法院曾打算把尸体强制拉走放到别处。

  就在双方对峙激烈、矛盾可能进一步激化时,王修魁找到雷某,分析其对法律的模糊见解。在向雷某说明法院生效文书的法律地位时,王修魁指出,判决书如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公民都应自觉遵守和履行,否则,将对自己产生更加不利的法律后果。他还从时间的宝贵、精力的限制等方面,对雷某进行耐心细致地开导。此后,他又找到张甲、孟某,苦口婆心地劝其降低期望值,最大限度地缩小双方诉求差距。在此基础上,在法院领导的支持下,王修魁提出法院担保计划,促使银行借钱给雷某,终使这一案件了结。

  雷某当着王修魁的面,痛哭流涕地说:“要不是您直言相劝,坦诚相见,倾情相助,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您真是人民法院的好干警!”

  有人开玩笑地说:“如果被执行时遇上王修魁,要事先准备好擦泪的纸!”更多人评价道:被执行人从埋怨到支持,这一陡然的转变,不是源于王修魁有着赵本山小品《卖拐》中把正常人变为瘸子的忽悠手段,而是凭着他对被执行人依法、依理、依情展开循循善诱的高超办案艺术。这一艺术,使仁者无敌,使友爱延伸,化干戈为玉帛。

  原告南某与被告商丘市宁陵县某公司经人介绍,双方协商一致,由原告给被告供应棕榈油,用于生产方便面。2001年4至5月份,被告分别拖欠原告油款9430元和1.9万元,被告先后两次给原告出具了书面欠据。在2001年8月份,原告再次给被告供油,被告收油后给原告出具了书面证明,内容为:“证明暂收南某棕榈油26.18吨,单价4920元/吨。注:按国标执行某食品有限公司 2001年8月20 号。”该证明上加盖了某公司公章。后来,原告向被告索款未果,诉至法院。法院依法判决被告给付原告货款157235元。

  本案执行历时12年未果,南某居住在天津,经常到北京上访,有关领导要求限期结案。后来,此案交由王修魁执行。他找到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杨某,向其说明若不履行判决,法院将进一步采取查封厂房、拍卖设备等措施。他又向杨某谈及这将对其孩子的升学和就业带来消极不利影响。杨某被他恩威并重的倾情调处所震撼,不由得泪水湿了双眼,由衷感到“良药苦口利于病”,便回心转意,主动履行了大部分义务。王修魁与法官一道带着13万元远赴天津给南某送去,令南某深受感激,他同意放弃部分本金、迟延履行金、诉讼费、执行费等共计20余万元。本案执结后,双双满意。

  拥有大爱的人,似那金灿灿的太阳,无论到哪里,总会把光明带到哪里。

  他把火一般的热情带给执行工作,把春日暖阳的温馨带给当事人,带给同事,带给与他打过交道的所有人民群众。他持之以恒、无微不至的大爱,似艳阳普照,撑起了一片片靓丽的晴空。他就是宁陵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王修魁。

  采访中,商丘市宁陵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王宏伟告诉记者,王修魁的工作精神和工作方法值得全院干警学习和推广,要像他那样把大爱精神渗透到工作中的每个细节,以当代最闪亮、最暖人的大爱精神集聚干警干事创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正能量,让珍贵的道德价值为创建全国一流法院增添无限激情和永恒魅力!

实习编辑王博 来源:商丘日报

编 辑:wangshi 标签:
相关文章